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陆地生物群第一节 热带生物群一、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 二、热带季雨林(tropical monsoon forest) 三、热带稀疏草原 Tropical Sava-nnas 萨王纳群落savanna 终年高温多雨的条件,发育成热带雨林生物群; 年内的降雨分配不均,出现明显的干湿季,但是干 季也有降雨,形成热带季雨林生物群; 如果降雨集中在雨季,干季很少或几乎没有降雨则 形成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热带生物群热带雨林生物群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水、热条件结合得最好的地区 ,森林居民可以不受水和温度的限制而尽情发展.*极端茂盛的植物却使争夺阳光、空间和矿物营养 的斗争异常激烈,这些条件塑造了独特的热带雨林 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生物群(一)生境特点*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低海拔区域,主要分布于赤 道附近,南北纬5-10以内的热带气候区,以及 其两侧的湿润区域。在大陆向风边缘地带伸展到 15-25左右。*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起最 大作用的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分布区域终年高温多雨 ,土壤养分极为 贫瘠,而且是酸性的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年均温25-30,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8以上。极 端最高温度36以下,温度年较差1-6,日较差 3-16年降水量2000mm以上,多的达6000-12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典型土壤为砖红壤。土层深厚,养分极为贫瘠,而且 是酸性的 ,含有高量的铁铝氧化物。热带雨林生物群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流域及 马来群岛;二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三是东南亚一些岛屿,往北 可伸入我国西双版纳与海南 岛南部。 海南岛热带雨林西双版纳(二)、生物群的基本特征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外貌:无明显季相变化 生活型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 叶子以中型全缘常绿单叶占优势 叶具有滴水叶尖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 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茎花现象很常见 寄生植物很普遍 动物种类极其丰富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 * 据统计,组成热带雨林 的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 上,而且绝大部分是木本 的。* 雨林中的种类组成丰富 的原因:有利的现代生态 条件,热带陆地的古老性热带雨林物种的多样性,热带雨林植物很少由风传 播花粉,主要依靠昆虫、鸟类、蝙蝠等传播,甚至 在马达加斯加狐猴也成为传播植物花粉的媒介。生境条件优越,生物充足:大多数动物形成食性特 化,以狭食性和单食性为多数。很难找到优势种,科的优势现象代替了种的优势现 象,单种的优势现象也能偶然发现。林内发育众多灌木、草本、藤本、腐生、寄生、附 生植物动物组成丰富。科的优势现象代替了种的优势现象 ,全球90%的灵长动物生长在热带雨林2、外貌 无明显季相交替* 组成雨林的每一个植物种都终年进行生长活动, 但仍有其生命活动节律。* 乔木叶子平均寿命1314个月。* 多四季开花,但每个种都有一个多少明显的盛花 期。 3、群落结构复杂 * 热带雨林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极为明显,植物对群 落环境的适应,达到完善的程度,每一个种的存在, 几乎都以其他种的存在为前提。* 热带雨林生物群基本上也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三个 层次。* 此外,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发达,成为热带雨林的重 要特色。藤本植物: * 藤本植物使森林显得更加的繁茂复杂和阴暗 郁闭。 * 热带雨林中拥有世界上全部藤本植物的90% 。 * 最长的省藤和白藤长可达300米,是世界上 最长的生物。附生植物:* 热带雨林的附生植物与其 它森林显著不同,附生植 物中有大量是高等植物。* 低等的附生植物有时会附 生在叶片上,形成“叶附 生”。 * 各种附生植物布满整个热带雨林,形成美丽壮观的 “空中花园”。绞杀植物 :绞杀植物介于藤本植物 和附生植物之间,是争 夺阳光、空间和矿物营 养的残酷斗争达到顶峰 的产物。n 最著名的绞杀植物是各种榕树,其发 达的气根系统甚至可以形成“独木成 林”的现象。4、乔木的特殊构造 雨林中的乔木,往往具有下述特殊构造:板状根。 裸芽。乔木的叶子在大小,形状上非常一致,全缘, 革质,中等大小。幼叶多下垂,具红、紫、白、 青等各种颜色。茎花:多一年四季开花。 多昆虫传粉。 * 板状状根:板状状根是热带热带 雨林中 一种种的奇妙现现象,热热 带带雨林中的很多树树木 在树树干的基部延伸出 一些翼状结构状结构 ,有时时 高达达3-4米,象一座座 隔墙墙。* 茎茎生花或茎茎生果茎茎生花或茎茎生果是热带热带 雨林中的奇妙现现象, 大多数数植物都在新枝上开开花结结果,但热带热带 雨 林中的很多植物却直接在树树干或老枝上开开花 结结果。5、雨林中动物的特征* 雨林中动物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 动物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与雨林环境适应;* 食物链错综复杂,共生、寄生等现象普遍;* 代表动物主要有长臂猿、猩猩、眼镜蛇、懒猴、犀牛 、 蜂鸟、极乐鸟等。 最经经典的热带热带 季雨林生长长于亚亚 洲的南部,那里的热带热带 季雨林 不仅仅面积积最大,而且发发育最典 型,种类种类 也最多。 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白肢野牛 仅产仅产 于我国国广西石灰山季雨林 中的白头头叶猴更是世界珍奇, 不仅仅是我国国的特产产,其他国国家 甚至连标连标 本都没没有。 (三)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地理分布 特点: 雨林以桑科的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大青树(Ficus altissima)马椰果(Ficusglomerata)、菠萝蜜(Artocarpus spp.),无患子科的番龙眼以及番茄枝科、肉豆蔻科、橄榄科和棕榈科的一些植物等。 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缘。 附生与寄生植物较少。 龙脑香科的种类和个体数量不如东南亚典型雨林多。 小型叶的比例较大。 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季节变化。 见血封喉, 桑科植物, 又名箭毒木 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 的常绿林中,乔木,高 达30m;具乳白色树液 ,树皮灰色,春季开花 。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 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 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 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 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 失常导致),血管封闭 ,血液凝固,以至窒息 死亡,所以人们又称它 为“见血封喉”。分布于 热带季雨林二、热带热带 季雨林(一)生境特点(二)基本特征(三)地理分布季雨林(monsoon forest)是分布在周期性 干湿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是热带季 风气候下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植被类型。(一)、生境特点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变化:年平均温度为25左右,年温差达8及以上( 热带雨林的温差在6以下)。北界最冷月平均 温度1013,极端低温年平均值约2。年降水量为800-1500mm,但季节分配不均匀, 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雨季在5(4)9(10)月土壤砖红壤性红壤 (二)、生物群基本特征 种类组成由较耐旱的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组成 ,植物种类较雨林少,优势种较明显。 群落的外貌生活型:木本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约占70 -80%。叶的性质:叶级较雨林小,中型叶种类在 60%以上(雨林80%以上),表现为明显的 热带类型特征周期性:季相变化明显。一年开花结实一 次的植物占大多数结构特征季雨林结构较雨林简单 乔木层板状根和老茎生花现象不普遍。 灌木层 草本层 层间植物 木质藤本 草本附生植物常见、木本附生植物罕见 。寄生植物也较少季雨林的类型 半常绿季雨林 落叶季雨林 中国: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石灰岩山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在我国热带北部 分布最广。种类数量 和典型性上都不如雨 林。 有榕树-白颜树- 鸭脚木林等群系。柚木马鞭草科柚木 季雨林的典型植物柚木,马鞭草科。原产印度、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老挝。为世界上最贵重的用材之一。其心材比例大,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材质致密,耐磨耐腐,列于世界船舰用材的首位。莞香,作为一张国际名片为去年东莞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立下了功劳,当年香港也因其而得名;香市,曾与广州花市齐名的广东四大名市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变迁,香市繁华不再,莞香种植也一度濒临消失。 石灰岩季雨林是生长在 石灰岩地区 的一类植被 型。主要分 布在广西南 部、云南南 部山地上。 组成种类多 数是石灰岩 所特有。龙血树(龙舌兰科) 龙血树生长于海拔 l000 米 以下石灰岩山地季雨林中 。原产非洲西部的加那利 群岛,我国滇东南、滇南 各县有产。稀有种,国家 II级保护。 据考证,红杉、猴面包树 、澳大利亚桉树均可活到 多岁,而“世界爷 ”巨杉已活了多岁 。 年,著名的地理 学家洪堡德在非洲俄尔他 岛考察时,发现了一棵年 龄已高达岁的植 物老寿星。 三、热带热带 稀树树草原(一)生境特点(二)基本特征(三)人类类活动动影响响(四) 地理分布稀树草原(savanna)的形成与稀树草原气候密 切相关。指在其背景上具有多少散生木本植 物的热带旱生草本群落。(一)、生境特点 气候:稀树草原气候(savanna climate),或称 为热带干湿季气候,与季雨林相似,但 降水量更少(约900-1500mm),旱季更长 ,长达4-6个月,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全年保持相对高的温度和降水量的相 对不均匀是稀树草原发育的原因。 土壤:砖红壤(二)基本特征 由两种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形成了特殊的组 合。在草本植物组成的草被上散生着木本 植物,树木之间的距离是高度的5-10倍。 在草丛间可以见到裸露的红色地面,旱季 时草本层呈现一片黄褐色色调。 乔木层 散生在草原背景中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枝 ,具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具 典型旱生结构。 草本层以高约1米的禾本科植物占优势,亦具典 型旱生结构。 层间植物藤本植物非常稀少,附生植物不存在。 动物特征 食草动物占优势 集群的生活习性地栖动物多 穴居、善跑类型突出火1、食草动物占优势代表种类:非洲羚羊、斑马、长颈 鹿、 非洲犀牛 2、集群的生活习性 3、地栖种类多 4、穴居、善跑类型突出非洲猎豹时速110 km (三)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地理分布 非洲:面积最大,类型多种 多样,以撒哈拉大沙漠的 南部最为发达。代表植物:伞状金合欢猴面包树金合欢(含羞草科) 澳大利亚 多种常绿的桉树为优势种,金合欢仍很普 遍,另有独特的瓶子树(Brachychiton australe),高达20m以上,树干粗大。 矮乔灌木萨王纳和萨王纳草地占地最广, 疏林则分布于东、北两侧的准平原化高台 地上。桉树、金合欢瓶子树南美 坎普群落在南美巴西高原上分布着萨王纳疏林, 乔木高仅48m,树干扭曲,可能因干旱使 顶芽死去之故,树皮厚而开裂,叶虽较大 但质地坚硬,故干季仍能保持很久,只短 期无叶。 里雅诺群落南美北部的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地的广 阔河谷冲积平原上,因砖红壤风化壳(硬 盘)埋藏较浅,树木的根系一般难以穿透 ,故常以草地为主或杂有少量乔木。 卡汀珈群落巴西高原东北部,气候显著干旱,多月不 雨,降水不规律,此处形成的包括热带旱 生具刺落叶疏林和刺灌丛等类型。卡汀珈 群落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体内贮藏大量水 分的纺锤树,属木棉科,树干粗大,上下 两端较小。此外,还有众多的肉质植物, 如仙人掌类、非附生的凤梨科和大戟科植 物。 亚洲稀树草原分布在印度半岛22N以南、斯里 兰卡的北半部、巴基斯坦、中南半岛及东 南亚地区。 我国的稀树草原 我国在云南干热河谷,海南岛北部,雷州 半岛和台湾的西南部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