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8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5页 / 共98页
第6页 / 共98页
第7页 / 共98页
第8页 / 共98页
第9页 / 共98页
第1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 儿 急 救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 环功能停止。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 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技术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病因原因甚多:如新生儿窒息、婴儿猝死 综合征、喉痉挛、喉梗阻、气管异物、胃 食管反流、严重肺炎及呼吸衰竭、药物、 严重心律失常、中毒、代谢性疾病、心肌 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血管介入治疗 操作过程、各种意外损伤等。 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最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的状态不稳定急速进展的肺部疾病外科手术后的早期临床的一些操作等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临床表现为:突然昏迷,一过性抽搐,呼吸停止,面色灰暗,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患儿突然昏迷及大血管搏动消失即可诊断年长儿心率8岁)按压方法与成人相同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配合新生儿3:1 婴儿或儿童15:2按压1分钟后判断有无改善 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瞳孔大小、皮肤颜色等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治疗:现场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Airway, A)建立呼吸(Breathing, B)建立人工循环(Circulation, C)进一步处理及其他治疗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进一步处理给药途径:静脉给药气管内给药骨髓腔内注射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进一步处理 常用药物:1. 肾上腺素:0.01mg/kg 静脉或骨髓腔 给药;气管内给药0.1mg/kg2. 碳酸氢钠:1mEq/kg 静脉或骨髓腔给予3. 阿托品:0.02mg/kg 静脉、气管或骨 髓腔给药;儿童最大剂量不能超过 1mg。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进一步处理 常用药物:4. 葡萄糖:0.51.0g/kg以25%葡萄糖静 注5. 钙剂6. 利多卡因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心肺复苏其他治疗预防及处理复苏后出现的低血压、心律紊乱、颅内高压。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新生儿复苏评估新生儿生后反应评估新生儿生后反应维持体温维持体温调整体位、清理气道、刺调整体位、清理气道、刺 激呼吸、必要时给氧激呼吸、必要时给氧 建立有效通气建立有效通气 气囊面罩气囊面罩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通常需要较少需要较少需要很少需要很少需要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与 体液和组织相互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 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或 死亡,这一过场称为中毒。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多发生在婴幼儿至学龄前期婴幼儿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学龄前期常为有毒物质中毒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中毒的途径:1. 经消化道吸收 最常见 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2. 皮肤接触 小儿皮肤薄 脂溶性毒物易吸收3. 呼吸道吸入 吸入毒物易迅速吸收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消化道吸收+ 皮肤粘膜直接吸收+ 呼吸道吸入+ 误用药物(医源性)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常见中毒机制:干扰酶系统抑制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直接化学性损伤作用于核酸变态反应麻醉作用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等 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毒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与排泄毒物的分布:主要在体液和组织中毒物的排泄:经肾、胆道或肠道排泄有害气体经肺排出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急性中毒的诊断病史仔细询问:4 摄入毒物的名称、进入途径4 摄入的量、时间4 出现症状的时间4 已进行的治疗 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急性中毒的诊断病史 病史不详者有下列情况应考虑中毒:8 健康小儿急性起病8 有异食癖或可疑接触药物及毒物史8 临床表现中毒症状及生命体征改变8 皮肤改变、瞳孔改变或呼吸异常气味 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急性中毒的诊断体格检查 观察: 8 神志、瞳孔变化及光反应 8 生命体征 8 皮肤、粘膜变化 8 体表温度及湿度 8 有无肌颤或痉挛、肌张力 8 呕吐、排泄物性状,呼出气气味 8 衣物有无药渍、颜色及气味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化学检查及毒物鉴定a 收集血、尿、粪、呕吐物或胃液等标本 a 进行毒物鉴定是确诊中毒的最可靠方法 a 酌情进行: 肝、肾功能检测 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 血胆碱酯酶测定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中毒的处理:原则:急性中毒应立即治疗排除毒物为首要措施维持生命器官的功能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急性中毒的应急处理p 抢救与诊断同步进行,分秒必争p 对由于毒物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进 行对症处理p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p 对脏器功能不全进行相应处理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一、毒物的清除根据中毒的途径、毒物种类及中毒时间采用相应的排毒方式。1. 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液体毒物在误服后30分钟内被吸收固体毒物在误服后1-2小时内被吸收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一、毒物的清除1. 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催吐 适用于年龄较大、神智清醒和 合作的患儿。越早效果越好洗胃 催吐方法不成功或病人有惊厥、昏迷而去处胃内容物有必要时。首次抽出物送毒物鉴定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一、毒物的清除1. 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导泻 全肠灌洗皮肤粘膜毒物清除吸入中毒者 应放在通风良好处止血带应用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一、毒物的清除2.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利尿 5%10%葡萄糖溶液 静注利尿剂 保证尿量 注意补钾碱化或酸化尿液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一、毒物的清除2.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血液净化方法 透析疗法血液灌流法换血疗法血浆置换高压氧的应用 用于一氧化碳中毒等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二、特异性解毒剂的应用中毒种类中毒种类 有效解毒剂有效解毒剂 剂量及用法剂量及用法砷、汞、金等砷、汞、金等 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醇( (BAL) 3BAL) 35 mg/kg, 5 mg/kg, 深部肌注深部肌注4 4小时一次,小时一次,5 51010日为日为 一疗程。一疗程。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 亚甲蓝(美蓝)亚甲蓝(美蓝) 1 12 2 mg/kg, mg/kg, 配成配成1%1%溶溶血症血症 液,静注。液,静注。维生素维生素C C 每日每日50050010001000 mgmg加在加在5 5%1010%葡萄糖溶液内葡萄糖溶液内静滴。静滴。儿科学儿科学 第六版第六版小儿急性中毒二、特异性解毒剂的应用中毒种类中毒种类 有效解毒剂有效解毒剂 剂量及用法剂量及用法有机磷化合物类有机磷化合物类 解磷定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