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1-01 试述科学管理之前的管理发展 自从有了人的社会活动,就有了管理实践,就产生了关于管理的学说 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万里长城,金字塔, 著名大型水利工程等历史遗迹) ,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孔孟老庄等 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以及古罗马帝国、古 代中国的管理实践),始于战争(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 争论),始于宗教(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宗教在一定时期,某种程 度上超越了国家和政府对个人生活的控制和影响)。 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人类在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 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 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 基础,为企业管理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开创的以实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 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德普及和飞速发展,为管理技术 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01-02 为什么称泰罗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经过试验和研究,形成了“科学管理”(或称“泰罗制”) 的管理理论和制度,其内容: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工作环境 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 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日常事务授权、管理人员对例外事项 保留处置权利) 他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 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01-03 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是 什么 他的管理职能和一般管理理论 他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提出的一般管理理 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所 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提出了六种 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和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而后者成为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框架 他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责对等、纪律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服从整体、员工报酬、 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 、团结合作),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01-04 什么是理想的行政组织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 理论,是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组织类型 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织的“理想模型 ” 其内容包括: 权威的基础: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 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 的理性权威进行管理 官僚制的特征 官僚制的优越性:个人与权力相分离,体现了理性精 神和合理化精神,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 需要01-05 巴纳德理论的特征是什么 巴纳德(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一般组织管理原理 组织论的管理理论(总特征),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 管理的职能和过程。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 组织理论-管理理论 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 系统)与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 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理论 组织平衡理论(组织内个人与整体,组织与环境、组织动 态平衡),组织平衡是管理与组织之间的联接环节 管理人员的职能理论(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职能是协调,实 现组织三方面的平衡) 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 原理,是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01-06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 是什么 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人际关 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 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工人不仅是追求金钱和物质收入 的“经济人”,还有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情感需 要,也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由非正式的接触和感情 纽带联结在一起,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 式组织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会影响劳动生产率) 行为科学(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中一个重要侧面 )01-07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是什 么 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形成企业文化理论 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01-08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管 理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最 终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发端于技术变化,然后是劳动生产 力方式改变,再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生产 方式发生变化后,才是结构制度层面的变化,最后是意识形态、文化 层面的变化。 按照这一线索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在技术层面引起变革。技术变化导 致生产组织方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于是有了科学管理、泰勒制的出现 。科学管理只解决生产组织过程和方式问题,于是人际关系-行为科 学理论应运而生。 在一个单一企业单位内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开 始进入制度层面的问题。 同时,企业与外部环境相关问题逐步成为关注的对象。 进一步的才是涉及意识形态、文化层次的问题。 这是一条管理发展与历史发展的粗略线索。01-09 为什么说科学化、理性化是管 理发展的主要线索? 工业革命以来管理发展总的趋势是科学化和理性化。对效 率、效用、科学、理性的追求,是推动管理发展演变的根 本性力量。 管理学发展的几个较为显著地线索: 科学化、理性化线索(广义上,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得到 不断强化和重视的是科学化、理性化。狭义上,从科学管 理理论,到运筹学,再到当代的信息技术应用) 人道主义线索(梅奥的“社会人”,巴纳德的“独立的个体” ,都在强调尊重人、重视人) 管理过程线索(从法约尔到孔茨,对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 的研究和探索始终不懈) 实证分析线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操作过程的倾向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