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关源良 二零一三年三月,2,基本思路:确定框架(五部分)内容跟进案例激活着力实用基本方法:明晰重点(前三后二)分层阐释时势时事知理结合基本目的:助推给力悟理进取(夕阳感悟,把手寄语,吾辈拾阶,甘当人梯),3,共五部分:第一部分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 领导讲话稿的主要分类第三部分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格式 (以工作报告为例)第四部分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五部分 对文秘人员的基本要求,4,第一部分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概念,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领导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领导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领导讲话既是领导者施展才能的主要平台,又是领导者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领导讲话稿则是文秘人员,根据领导讲话的对象、用途和内容,代拟的不同类型的讲话材料。 鉴于领导讲话稿的重要性,决定了文秘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写作知识,娴熟掌握写作技能,正确运用写作方法”。,5,第二部分 领导讲话稿的主要分类,一、按照领导讲话的对象分: 可分为“对上、对下、对平级”三类讲话。其中:对上多为工作汇报类讲话;对下则为布署安排类讲话;对平级多为礼仪推介类讲话。在这一分类情况下,对下讲话比重最大。,6,二、按照领导讲话的用途分: 可分为“传达布署类讲话,总结布署类讲话,总结汇报类讲话,对外推介类讲话,礼仪致辞类讲话”五类讲话。在五类讲话中,前三类比重最大,其中总结布署类居首。,7,三、按照领导讲话的内容分: 可分为“会议类讲话、宣传类讲话、礼仪类讲话”三类讲话,其中“会议类”讲话比重最大,占90%以上。,8,四、按照领导讲话的具体名称分: 可分为各类代表会的开幕词、主题报告、闭幕词;各类专题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其他各类会议上的讲话,如:汇报会、动员会、表彰会、现场会、座谈会、纪念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招商引资会、对外推介会、广播电视会上的讲话等等,在不同礼仪场合领导的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以上领导讲话中最主要的是领导的工作报告,既是文秘人员展示才华的主笔之作,也是文秘人员最辛苦的笔耕之地。,9,第三部分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格式(以工作报告为例),一、讲话的标题大体有两种:一是“单标题”。 如: XXX在全市经济工作上的讲话 (2013年3月5日)一是“双标题”(主副标题)。 如: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推动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2013年3月10日在XX市农业工作会议上 市长 XXX,10,二、讲话的正文写作(以工作报告为例),1.引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主题。2.主体部分:用递进手法,总结前期工作安排下步工作。其一、总结上一阶段工作。总结成绩,简明扼要,数字说话; 总结经验,提纲挈领,高度概括;指出问题,切中时弊,群众认可;其二、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基本思路与工作目标;安排具体工作措施;组织保障措施。3.结尾部分:呼应主题,鼓舞士气。,11,第四部分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要求,一、讲话稿写作要体现“三项规定性” 1.要注重讲话对象与内容,提高讲话的针对性; 2.要注重讲话布局与篇幅,严格讲话的合理性; 3.要注重讲话主题与重点,增强讲话的易行性。 (也谈开会的三个99%,不罗嗦、不要多、不多变),12,二、讲话稿写作应作到“三个结合” 在写作思路上: 与上级精神结合起来(不跑题), 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空泛), 与领导的思路结合起来(不走样)。,13,三、明确讲话应达到“三种效果” 1、讲话入耳,上下共鸣(习总书记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讲话入脑,基层可行(习总书记谈改进工作作风), 3、讲话入心,百姓拥护(习总书记谈人民的期盼)。,14,第五部分 对文秘人员的基本要求,一、文职人员要加强“三项学习” 一是党的理论学习;二是专业知识学习; 三是社科知识学习(邯钢)。 学习是成长的阶梯,实践是成长的课堂。,15,二、文职人员要注重提高“六项基本素质” 1.政策的精者; 2.大局的明者; 3.文笔的能者; 4.事业的干者 ; 5.灵犀的通者; 6.做人的正者。,16,三、自身要练就“三个出彩” 1.积淀厚重的自然出彩(练就会写会说会做的 出彩能力) 2.快速出手的能力出彩(练就“一遍成”的实战 出彩能力) 3.关键时刻的爆发式出彩(练就大场面大手笔大思路的 出彩能力),17,感言:,人生如卷,笔耕自强; 岁月如歌,曲词悠长; 往事如梦,斯事神恍; 功名如风,曦夕弹殇; 真情如魂,天地徜徉; 吾语如挚,冀汝图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