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道路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曲折发展十年 (全面建设十年)十年文 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新时期十四大 “南方谈话”1992现代化建设 新阶段 (改革开放 步入新阶段)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条件 政治上:巩固新生政权 经济上:土改、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内容 :(2)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3)实质 :发展生产力工业化1、条件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同 时 并 举1949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1949年,我国有年,我国有5 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66元,人均元,人均 有粮食有粮食209209公斤,钢公斤,钢0.290.29公斤。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 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 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共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中共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100分)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80分)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 0 0分)分)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 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 3、第一个五年计划(1)制定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2)何时开始何时结束?1953-1957年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 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4)有何成就?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 成。四大标志工程: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 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有何意义?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时从轻工业开始的。只 有经过一个长时期,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 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 需要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 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 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发展重工业,如果这 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当时的国际环境2、我国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3、受苏联的影响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沈飞制造的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一五”时期的鞍山钢铁厂 重点发展了重工业重点发展了东北地区4 4、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319561956)内容:三大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评价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积极意义: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存在问题:后期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 简单划一原因:适应国家工业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 农民报名参加合作社农民报名参加合作社荣毅仁荣毅仁( (左一左一) )等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改造前:改造前:工商业: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农业农业、手工业手工业 : 个体私有制个体私有制性质性质: :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公 有制有制(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性质性质: :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公 有制有制( (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 )改造后:改造后: 主要形式主要形式: : 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主要形式:主要形式: 公私合营公私合营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 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课堂小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而国民经济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展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根据总路线的要求,国家制 定了“一五”计划,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1、过渡时期是指A 19491952 B 19491953C 19531956 D 194919562、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 共同纲领 B 国民经济已恢复C 过渡时期总路线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下列表述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B 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C 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 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 B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订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5、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这种经济成分是A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B 公私合营经济C 个体户的联合经济 D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6、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基本建设任务而言, 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A 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B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C 发展科技教育与独立外交的有机统一D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