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窦性心律失常 凡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 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后者包括窦性 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窦-房游走心律、 窦-房交接性游走心律、窦性停搏、窦房 传导阻滞等。正常窦性心律 正常窦性心律静态心电图特点如下: P波方向:P波由窦房结发出,在、 、V4V6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P波频率:P波有规律地发生,频率 60100bpm。随年龄的增长,无论静息还 是运动时的窦性心率均减慢。 P波时限:0.11s。 P-R间期:0.120.20s。 P-P间期:互差0.12s。 通常窦性心率的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即 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各年龄组心 率分布如下:出生婴儿110150次分, 2岁左右心率为85125次分,4岁左右 75115次分,6岁左右65100次分, 成年人6010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 病因及发生机制: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 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过关,其常 见病因如下: 生理因素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时一种“适应”现象。影 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在体力活动、情绪 激动、饱餐、疼痛、饮浓茶、吸烟、饮酒等时 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心率加快。体位改变如 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 率则减慢。 病理因素 心力衰竭 尤其在心力衰竭早期,心率常增快。 这是机体维持心排血量的代偿机制之一。心率 加快主要由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所致。当心功能减弱、心排血量减少时,一方 面因动脉压降低,通过对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 力感受器刺激的减弱,使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和 麽走神经紧张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心排血量减 少的同时,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导致右房压和 上下腔静脉压的升高,刺激其压力感受器 ,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此外,如伴 有疼痛,感染、发热等均可造成交感神经 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儿茶酚胺再通过与 心脏的或/和受体的结合和触发细胞内 第二信息传递体系致使心室收缩加快和加 强。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 时具有代偿意义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好转以后心 率便减慢,这是病情得到控制的1个重要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增快100次/分;重度休 克时心率更快,可120次/分。 急性心肌炎 其他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心脏手术后体温升高一度,心率每分钟可增加 12-15次。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 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 体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分,少数 人可达160-180次/分。生理性者大多为一 过性;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者,则心动过 速持续较久。心尖搏动有力,心音增强, 颈动脉搏动明显。心电图特点 P波 :P直立、PavR倒置。 P-R间期 :在0.12-0.25秒之间。 P-P间期 :差异0.12 QRS波 :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 相等。 频率 :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分,多在130 次/分,个别可达160-18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 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导致的窦性心律失 常。 心外原因 生理性 午间及夜间睡眠时 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所致 如脑膜炎、脑 出血、脑肿瘤、脑炎、脑外伤等的颅内压升 高。 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 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 窦、刺激咽部、恶心呕吐、屏气、吞咽、剧 烈咳嗽、忧虑。 代谢降低:如低温、重度营养不良恶液质、脑垂体功 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药物所致:某些药物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直接 抑制窦房结功能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如:利血平、 降压灵、胍乙啶等降血压药物,-受体阻滞、洋地黄 、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镇静剂、新期 的明及麻醉药等。 某些传染病的极期或恢复期。 电解质紊乱:高血钾症、尿毒症或血pH改变者。 消化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 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 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 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 、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 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危险性在于当心率极度缓慢 至30次分以下,可发阿-斯综合征。心电图特点 1、窦性P波的形态:、导联的P波较正常心律的P波稍低平。 2、窦性P波的频率:成人应 60次分,通常在4059次分之间 ,多在45次分以上,亦有慢至35次分左右者,甚至有20次 分的报告。 45次分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婴幼儿窦性心动过 缓的心率,在1岁以下应 100次分,16岁以上应 60次分。 3、P-R间期 : 0.12-0.20s 4、QRS波 : 每个波后紧随一个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 常。 5、T波、U波 :窦性心动过缓时正常,也可出现T波振幅较低,U 波常较明显。 6、Q-T间期: Q-T间期按比例延长,但校正后Q-Tc间期在正常范 围内。窦性心律不齐 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 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有以下几种类型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 律不齐。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行心 律的起步现象、成对出现的窦性心律及窦 房结的游走节律。对见于儿童及年轻人, 也可见于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窦性P波 P-P间隔差别0.16s。 P-P间期 0.120.20s。 心率 心率快慢随呼吸而变化,吸气时心 律增快,呼气时心律减慢,心率快慢变化 的周期相当于1个呼吸周期 。窦房继结内游走性心律 一系列窦性P波逐渐发生高低的周期性变化,但不出现 逆行P波。 P-R间期有差异,其差别0.12s 。窦性停搏 持久性窦性停搏:窦性P波消失;不见房性逸搏心 律。 短暂窦性停搏:在较长的心电图记录中,窦性P波暂时 消失出现一个长的P-P波间歇。若出现数个长的P-P间歇 ,每个长P-P间歇之间的间距不相等,长间距与短间距 之间又不成最大的公约数。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 SSS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 变,导致传导功能障碍或衰竭所产生的心 律失常,而致脑、心、肾供血不足的临床 表现所形成的一组综合症。病程可达数月 数十年。病窦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形式: 持续严重的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 持续2s以上的窦性停搏。 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有交界性逸搏。 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 或颤动等,又称快-慢综合征。 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是同时合并房 室结双结病变特征。 室内阻滞,包括室内阻滞和室内束支及其 分支传导阻滞,证明病变已深入到室内传 导系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