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 技 论 文 的 写 作及有关注意事项云南化工 编辑部 Email: ynhgzz126.com 2012.3n1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n2 科技论文的写作n 2.1科技论文n 2.1.1 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2.1.2 科技论文的分类n 2.2 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n 2.2.1 章、条、条、条的编写 2.2.7 正文n 2.2.2 题名(篇名) 2.2.8 结论n 2.2.3 著者 2.2.9 参考文献n 2.2.4 文摘 2.2.10 科技论文的致谢n 2.2.5 关键词 2.2.11 附录n 2.2.6 引言(前言)n n3 几类典型的科技论文写作分析n 3.1 实(试)验研究类 3.2 技术改造类n 3.3 综述类 3.4 技术应用类n4 有关注意事项n 4.1 正确使用量和单位 4.2 文中图和表的处理n 4.3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 4.3 写作科技论文11步骤 n 4.4 撰写科技论文常见的误区n 1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n 科技知识的积累n 进行学术交流 n 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 n 考核科技人员业务成绩 2 科技论文的写作n2.1 科技论文n2.1.1 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n 什么是科技论文?对创造性成果进行理论分 析、实验验证以及科学总结,并通过公开发表或者通 过答辩的文章体例。n一般来说,科技论文需要回答3个问题,即:n1)为什么研究(why)?(引言或前言中)n2)怎么样研究(how)?(正文中)n3)结果是什么(what)?(结论中)n 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n科学性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可重复 )。n首创性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 n逻辑性文章的结构特点。n有效性文章的发表方式。 n 2.1.2 科技论文的分类 n可对科技论文作如下的分类:n论证型n科技报告型 n发现、发明型 n计算型 n综述型n其他n2.2 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n2.2.1章、条、条、条的编号 n 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编 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 (GB/T1.193和GB771387 )n2.2.2 题名 n 完整的标题告诉读者文章所要谈论的主题内容。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尽量避免 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 称。 n n2.2.3 著者n 论文的法定权利人和责任者;按对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n2.2.4 文摘(摘要)n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 ;是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 n报道性文摘:目的、方法、结果、结论n指示性文摘:研究前提、目的、任务、主题范围n报道/指示性文摘 *中文文摘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文摘可以更简短一些,应 控制在200字上下。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译文,必须准确、流 畅,不要另摘一套。 n2.2.5 关键词n 38个反映论文特征内容的词或词组。第一个为论文的主 要工作或内容;第二个为论文主要成果或类别名称;第三个为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的名称;第四个为论文采用的研究 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n避免使用“分析”、“特性”、“计算”等普通词组。n2.2.6 引言 n 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 。n2.2.7 正文n 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 。n 主要内容:研究基于的理论或原理分析;实验材料与设备 、采用的方法或方案(根据内容而定);数值计算,分析或实验结 果(根据内容而定);讨论,主要根据理论分析或实验结果讨论不 同参数产生的变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符的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 问题等。 n n2.2.8 结论n 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 (what)。它应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 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n 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n 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n 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含他人和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n 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n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n2.2.9 参考文献n 按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n2.2.10 致谢n2.2.11 附录3 几类典型的科技论文写作分析综合本刊多年来的来稿类型分析,在我刊投稿和发表的科 技论文主要有实(试)验研究类、技术改造类、综述类、技 术应用类、工程设计类、企业管理类等。它们共同具有的格 式如下:n1)题名; n2)著者(作者):按顺序排列,如果不是同一单位,加上角 标区分;同属于两家单位的,同时加上相应角标。n3)作者单位名称:包括单位名称、省名、市名和邮政编码。 n4)文摘; n5)关键词; n6)上述15项的英文; n7)正文;n8)参考文献 .另外,还应附第一作者的简介、通讯作者的联 系电话、基金项目的编号等,其中作者简介的格式 如下。n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略 ),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n例:n作者简介:杨娜(1970-),女(白族),云南大理 人,云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药用 植物活性成分研究。根据文章的类型不同,其正文部分有很大的区别 。几类典型的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格式大概如下, 但并非完全如此。3.1实(试)验研究类n0引言(前言);n1实验部分;n1.1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n1.2实验方法(步骤)n1.3计算公式n2结果与讨论(分析)n2.1温度的影响n2.2压力的影响n2.3催化剂用量的影响n2.4.n一般来说,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其中会有大量的图和表出现。这部分 内容也是最后得出结论的依据。如果能从理论上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 ,那么文章的水平相对说来更高。n3结论n例子1、例子2n3.2技术改造类n0引言(前言):公司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概况n1(现状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n1.1所要改进工艺或设备的现状或存在的问题;1.2原因 分析n2改进措施n2.1改进方案的选择;2.2改进方案的实施n3改进后的效果n3.1改进前后的对比;3.2改进费用;3.3经济效益或社会 效果n结语:是否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可能;对别人的警戒( 不合理的设计选型)或借鉴作用等等n例子3、例子4n3.3综述类n这类文章比较特殊,它不要求具有首创性,尽管好 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有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 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作者在综合分析和评价 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 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n0引言(前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及主题所涉及 的范围n1国内外研究主题的现状:根据主题内容分层次介 绍分析n2对发展趋势的展望n要点:1)引用的资料比较齐全,包括国内外的最新 研究成果;2)要对汇集的文献资料有所评述,并提 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n例子5n3.4新工艺技术或设备应用类n0引言(前言):企业、生产工艺或设备的 概况n1新工艺技术或设备介绍n2如何应用n3应用后的效果n3.1应用前后的对比;3.2费用;3.3经济效益 或社会效果;3.4是否存在不足n结语:新工艺技术或设备应用趋势。n例子64 有关注意事项n4.1 正确使用量和单位n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介绍详可参阅国家标准 GB3100-3102.1-1393 量和单位。7个SI 基本单位;21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我国选用的非SI的单位;组合单位;由SI词头 与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单位。这里仅介绍一 些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SI基本单位 n长度: m (nm, m, mm, cm, km);质量: kg (g, mg, g, t);时间: s, min, h, d(天), a(年) ;电流:A;热力学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 :cd(坎)导出单位 (21个) n压力(压强): Pa(N/m2), MPa, kPa (不用atm, mmHg, mmH2O等) n能量: J (不用cal等) n功率: W,kW, MW我国选用的非SI的单位(16) n面积:公顷(hm2)(不用亩)、旋转速度:r/min(不用rpm)、体积:升(L,l)等 容易混淆的量和单位n物质的量: mol (不能用摩尔数) 如,盐酸的物质的量为4 mol,不能说盐酸的 摩尔数为4 mol。n物质的量浓度: mol/L, mol/m3可以简称浓度。(不用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 n质量浓度: kg/m3 、kg/ln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3个分数要分清,不能用 ppmppb等表示。n化学物质的质量分数应表示为:w(A)=20%; n化学物质的体积分数应表示为:(A)=20%;n化学物质的摩尔分数应表示为:x(A)=20%.n要强调的是n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能称为浓度,可表述为:c(A)=3 mol/L。质量浓度可表述为:(A)=3 g/L,后者不可 简称为“浓度”。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为“浓度” 也是错误的 。n含量(纯度)一词只能用于定性表述,但不能用于定 量表述。如,可以说有机物中碳含量高,硫含量低; 但不能说机机物中碳含量是25%,硫含量是1%。因为这 一数值不知表示的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 ”或是“摩尔分数”。 n化学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应表示为:m(A):m(B)=2:1; n化学物质之间的体积比应表示为:V(A):V(B)=2:1;n化学物质之间的量比(或摩尔比,粒子数比)应表 示为:n(A):n(B)=2:1; n注:括号内的A,B应为化学物质的分子式。n液固比(固液比)最好换成质量比、体积比或摩尔 比。若非用不可,应详细注释液是什么物质,固又 是什么物质,各自的单位又是什么。4.2 文中图表的处理n4.2.1 图的处理n自明性;示意性;写实性;规范性;技术性。n要先有文,后有图。图型的构成要素图1所示。n1)简易函数图的注意事项:简化处理;应顺序给出 图序与图题,图题应具有自明性,防止选用过于泛 指的名称;标目由物理量及其相应的符号和单位组 成;标值应防止标注得过分密集或稀疏,认真选取 物理量的单位大小,尽量使标值的数字不超过三位 数,防止使用不整的标值;标出坐标轴的增值方向 。2)框图的处理:图题和图序;用箭头指出流程 走向;图不宜排得太大。 流程图示意如图2所示。422 表格和处理 顺序给出表序与表题;突出重点;表述简洁;科学设计 ;表头栏目填写该栏的项目名称。推荐使用三线表。也是要先有文,后有表。三线表结构如表1所示。 4.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详见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这里仅作简单介绍。n4.3.1标注作者名字时注意事项n作者人数在3人以内时,要求全部注录;作者人数超过3人时,只注明前3人名字, 3人以后用等表示。n外国人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