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1页
第2页 / 共161页
第3页 / 共161页
第4页 / 共161页
第5页 / 共161页
第6页 / 共161页
第7页 / 共161页
第8页 / 共161页
第9页 / 共161页
第10页 / 共161页
亲,该文档总共1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林业关键制度的变革第三讲袁畅彦ycy_eye163.com1381134210512u林地林木产权制度u林产品价格制度u林产品流通制度u木材加工制度u采伐管理制度u林业税费制度林业产权 一、产权基本理论 1.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 产权概念属于现代经济学范畴 现代经济学使用产权概念具有以下特点: 1. 注 重 产 权 的 现 实 形 式, 即 产 权 的 实 际 支 配 权。 2. 产 权 主 体 的 泛 化。 3.产权分析的定量化 产权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首先产权是一种 权利束,它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并呈现出 一种结构状态。具体包括了财产所有权、 实际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自由的处分权, 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受益、受损以 及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产权的功能 从本质意义上讲,产权是指人在使用稀缺物时与他人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劳动的收益。也就是说明确的产权更有利于市场交换,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产权关系越明晰,外部性越小,人们的收益预期越明确,从事某项交易活动的激励或动力越强,交易费用越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越高。相反,产权不清晰将通过交易费用的增加而限制经济增长。 如果产权关系不清晰,且收益权、处置权界定模 糊,人们无法界定生产出来的东西的归属,不能 保证交易获得的收益和利益归自己享有,就会出 现顾虑和担忧,就难以保证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 性投入生产、劳动和交易,可见产权也是人们经 济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产权制度是否健全以及 产权运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市场的命 运。产权 (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产权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归属;从产权的本质意义讲:产权=所有权;拥有产权即拥有四权,但产权人可以通过让渡 而失去四权中的部分或全部;拥有四权也不意味着就是产权人,非产权人可 以通过赎买或按规定获得四权的部分或全部。产权的特点: 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 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 产权是一组权力,是多种权利的总和 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 产权的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制度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 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 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则程序和行为的 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 利益的个人行为。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 行为,有助于抑制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使 人们形成可预期的行为范式与利益激励机制,从而 促进劳动分工、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 制度是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能约 束、规范人们的相互行为,帮助他们形成别人行为 的预期。一般而言,制度包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社会强制 执行的正式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同样规范着人们 行为的习惯、道德、文化传统等非正式规则的总和 。正式的行为规则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等组织制定的 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规则,包括宪法、成文 法与行为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 意识形成的,来源于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主 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 与意识形态等因素,其中意识形态占核心地位;而实 施机制则是指为合作者提供信息,监督规则的执行 情况,从而保证规则实现的一套方法。 (二)制度的内涵 制度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他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 2、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当事人的利益及其选择的结果。 3、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 它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每一个人。制度的构成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 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 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 规则的实施机制。 (一)非正式规则 1、定义 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 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即那些对人的行为的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 式制度相对的概念。制度的构成 2、构成 非正式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因素。 3、特征 非正式规则具有自发性 非正式规则的出现不是人为设计的,而是人类社会共同体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彼此的认同,在内部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共同的习惯、思维方式和习俗,成为维系共同体成员的纽带。制度的构成 (二)正式规则 1、定义 正式规则又称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 系列政策法规。它一般是由统治共同体的政治权力 机构自上而下设计出来、强加于社会并付诸实施的 各种规则。 2、构成 正式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 一系列规则构成的社会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 与普通法,再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 们共同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制度的构成 3、特征 正式规则具有强制性 正式规则的出现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它是由一个主体设计 出来并强加于共同体。进行制度设计的主体高居于共同体 之上,具有政治意志和实施强制的权力,往往借助国家暴 力来实施正式规则。 正式规则明确以奖赏和惩罚的形式规定可干和不可干的行 为。对社会成员来说,正式规则都是一种外在约束,不管 你愿意与否,而且这种强制性还在于利益的差别性,即一 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制度的构成 (三)实施机制 1、定义 实施机制是指有一种社会组织或机构对违反制度的 人做出相应惩罚或奖励,从而使这些制度或规则得 以实施的条件或手段的总称。 2、构成 实施机制包括惩罚和奖励两大机制(功能)。惩罚 机制(功能)的目的是使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大于违 规所得,从而使违规变得不划算;奖励机制(功能 )的目的是让守规者守规成本小于守规收益,认为 守规是划算的,从而产生执行制度的正效应。制度的构成 3、地位 实施机制对于制度的功能和绩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因为如果制度得不到实施,不仅会影响到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从而使制度形同虚设而不起作用,而且还会使人们产生对制度的不正常的预期或使人们产生蔑视制度的文化心理,从而使目无法纪的行为畅通无阻且愈演愈烈。 比如当前的反腐问题制度的作用 制度作为一种具有稀缺性的公共物品,其 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制度能够促进合作和竞争 在经济社会中,每个参与主体都想通过某种行为谋 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但资源是有限的,市场是有限 的,由此构成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冲突、 协调利益、约束行为、加强合作,制度便应运而生 。合作可以大大节约交易费用,减少市场中的不确 定性,降低风险。制度的作用 2、制度是获取集体行动收益的手段 为了集体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解决单独工作时所 不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些制度安排以实现监督 、强制执行等功能。等级制、合同、法律都是这方 面的制度安排。 3、制度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 正如诺斯所说:“制度制约既包括对人们所从事的某 些活动予以禁止(约束机制),有时也包括允许人 们再怎样的条件下可以从事某些活动(激励机制) 。他们是为人类发生相互关系所提供的框架。”制度产生的原因 1、引发制度需求的早期原因 更多的归结为人口对稀缺资源禀赋所带来的压 力增加 2、引发制度需求的晚期原因 更多的归结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经济价值上 升、人口变化和技术变迁引发的相对产品和要 素价格变化以及市场规模和宪法秩序变化等, 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引发制度需求的外生变量 ,甚至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文化、历史传统 等也会影响制度安排的需求。制度产生的原因 3、科斯认为 只有当新的制度安排带来的收益超过新制度产 生的成本或者旧制度安排的成本高于新制度的 成本时,制度供给才可能发生,即超过预期成 本的收益是新制度产生的动力。 4、卢瑟福指出制度产生的两条途径: 一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而是自发演进的结果制度变迁 关于制度变迁及其诱因,不同学者有不同 意见。 综合来看,制度变迁具有历史延续性,不 是突然而发的过程。 变迁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各种利益考虑,当 个人和组织的预期利益大于预期成本时, 或者人口增加引发相对资源禀赋紧张时, 就会考虑制度变迁的需求。 3.产权制度与产权关系 产权关系是指财产的所有权收益权使 用权处置权与由法律界定的经济当事人之 间的权力关系。 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组合 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产权界定 产权结构安排产权保护。林业产权 产权制度的功能:界区功能;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交易功能。 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各种经济主 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 合理有效地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简单 地说,就是允许产权主体能干什么以及不 能干什么的一种规则。产权制度具有以下 功能 界区功能产权制度具有界定产权主体之间、产权主体 与非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的功能。拥有了 产权,就界定了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之间的权 利和责任界区,主体才可能与非主体之间彼此独 立,并可能平等地进行商品交换。产权制度的界 区功能是在确定产权的归属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 ,产权的确定过程也就是界定产权主体权利和责 任的过程。界区功能是产权制度最基本的功能。 激励功能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是指由于产权的确立而 使产权主体积极努力行为的功能。产权的确立意 味着产权主体利益和责任界限明确了,产权主体 可以使用产权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扩大。这种激励 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利益刺激,它对产权主体的激 励程度大大高于一般收入分配所产生的经济刺激 ,而且,由于产权的持久性会使产权主体更多地 追求长远利益。 约束功能产权制度的约束功能是指产权确立之后,对 产权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约束力。产权的确立既然 明确了主体的权利和责任界区,产生了激励功能 ,由此也必然产生约束功能。这种约束表现为: 一是投资者对法人的条件约束,如通过股东大会 约束法人的行为;二是法人以财产权利来约束自 己的冒险行为,因为法人所支配的财产既是它进 行生产和经营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承担风险的能 力界限。所以,产权的确立能对企业形成强有力 的约束。 交易功能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产权制度的交易功能具有两重含义 :一是塑造了市场经济 的主体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即 产权的确立起到了为产权主体成为商品生产者奠定基础的作 用;二是扩大了市场交易范围产权成为商品,即产权也 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对象,比如股权、各种证券的收益权, 它们成为商品,成为证券市场上流转的交易对象。产权的交 易功能使市场的构造复杂化,也使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复杂 化。一方面,它为原始产权主体与派生产权主体增加了更大 的相互选择的自由,强化了各自的独立性,如股东宁愿到市 场上出售股权,可能也不愿意到股东大会上陈述自己对企业 经营管理的意见;另一方面,使投机行为兴起,又给无端地 影响产权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机会。林业产权的基本内容 产权是最重要的经济权益,他是构成各种 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是规范各种经济活 动的重要依据。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各种经 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林权制度是我国林业体制和政策的核心, 而林权制度改革则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 强大动力。 一、林权的概念和构成 二、林权的主体和客体 三、林权的特点 二、林业产权 1.林业产权的含义 林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权利人对林木和 林地拥有的一种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 或使用权。 构成要素:产权客体、产权主体、产权 持续时间、产权的利益分配规则。林权的概念和构成 (一)产权 产权是一组权利束,是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狭义 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分权。 据此,林权也应是一种复合性权利。 (二)林权的含义和构成 林权的含义 林权即森林、林木、林地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