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过镜头看珠三角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30年,我们“衣”路走来在70年代末80年代,“的确良”三个字可说是家喻户 晓。谁都希望有件的确良衬衫,买不起成品买块布回 来做也行。“的确良”词中的“的确”:为完全确实 、肯定之意,“良(凉)”有良好、凉爽的意思。 的 确良的确靓!上世纪80年代牛仔裤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 ,至今不衰。那时候,街上也开始流行红裙子。90年代,服装样式色彩缤纷,款式层出不穷。 带拉链的夹克衫、西服成为当时的大众流行。 2000年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更趋国际化、多 元化。爱美的人要求服装有品味和个性,世界 最流行的服装不出几天就能在街头看到。 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 词语, 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还的时代。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对于大家来 说或许是新奇,但是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 ,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 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 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 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 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 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 的珠三角! 第六节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读图:尝试说出 珠江三角洲的地 理位置。区位定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北回归以南广东省中南部,珠 江下游,南临南海毗邻港澳 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珠江三角洲的范围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 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 珠江三角洲。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广西“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 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 、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 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 谋发展。 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 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大珠三角:小珠三角+香港、澳门。泛珠三角:九省加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概况珠江三角洲概况深圳东门工地深圳梅林社区过去的深圳今天的深圳近30多年来,伴随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那么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伴随 着怎样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一、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前沿思考:珠江三角洲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发展快的区位条件是什么?(完成下表)条件优势地理位置自 然 条 件地形气候水源社 会 经 济 条 件人口与城 市 历史因素国家政策1.1.何为城市化?何为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 地区的过程。 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 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2. 2. 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由城乡一体化向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 城市群模式转变一、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阶阶段进进程特点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 初期20世纪纪90 年代中后 期城乡融合,农业 与非农业相混杂 的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分布具有广泛性 以核心城市(广 州)为中心的城 市群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广 州、深圳)的辐射 带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主要表 现在四个方面。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B、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C、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D、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 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 水平居全国前列。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大都市地理位置兴兴起和发发 展的主要 影响因素巨大成就广东省南部,南临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优越的 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大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 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方法区域工业化 的条件分析区域工业化 的推动力区域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 发展过程区域工业化和 城市化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 出合理的解 决措施读“珠三角工业总产值增长图”,你认为把增长 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最合适?如何划分?探究活动:分小组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每个阶段珠三 角工业化特征,主要从时间、机遇(背景)、工业发 展状况、主导产业以及相关工业部门等方面分析。 材料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材料二: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 ,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重点侨乡。华侨、华人众多,归侨、侨眷人 数也居全国首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有力地促进广东与世界各 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与经贸、科技交流合作,促进广东的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三: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 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 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 契机。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情况发生了巨 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新经济 ”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国经 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全球经济越来越 成为一个不可分割、分解、分离的整体。 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 发展过程。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产值在 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 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何为工业化?何为工业化?薄弱贫乏丰富_优势改革开放 初期主导产业_密集 型产业_、技 术、_引进_ 加工厂建立外商投资 规模_附加 值_ 吸引外资额 增长_工业增 加值增 长_工业基础工业基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政策政策、侨乡侨乡生活消费品生活消费品 较慢较慢劳动劳动较慢较慢劳动力劳动力低低资金资金 设备设备小小二、工业化的推进二、工业化的推进第一阶段: 1979年至1990年劳动密集 型产业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_已不明显工资 水平 _ _的优 势丧失_产 业不能支撑该 地区工业化的 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_,发 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全国 最大 的电 子 信息 产业 基地政策优势劳动力成 本低产业 升级高 新 技 术 产 业提高劳动密集型全球化、信息化 经济结构调整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二、工业化的推进二、工业化的推进高 新 技 术 产 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夯实实 基础础 阶阶段稳稳步 发发展 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 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 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 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 的轻型工业体系。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 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 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 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 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探索合作与探索 1、东莞的工业起步于什么模式?2、东莞具有哪些显著优势?3、东莞抓住了哪两次机遇?三来一补三来一补地理位置、著名的侨乡地理位置、著名的侨乡两次国际产业转移两次国际产业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推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乡村地区 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 布的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 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 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毗邻香港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外向型经济 稳步发展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城市化阅读 汹涌的“民工潮”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活动活动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外资企业建立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边贸发展国有大中型企 业发展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发展机遇 (国内、 国际) 主导 工业 发展状况 工业化进 程 城市化进 程劳动力充足、侨乡、 区位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 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 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生活消费品加工工业 (劳动力密集型) 工业产值增长快夯实基础阶段城市群体系工业实力增强改革开放、发达国 家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相对较慢稳步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的主要动力 B、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 C、不同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起步时间是一 致的,只是道路、水平存在差异 D、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必 须的历史过程2、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说明 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 型产业 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 产业升级 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A、 B、 C、 D、四、 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产业基础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科技实力和和人才队伍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 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由于南岭 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支撑珠江三角洲地 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较小较弱薄弱受南岭阻 隔,腹地 范围小大强雄厚大珠江三角 洲长江三角 洲人才队伍科技实力产业基础经济腹地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 2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握手楼深圳楼房密度大规划管理滞后;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中村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 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 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问 题3水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水质性” ”缺水问缺水问 题突出;题突出;(06江苏1112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 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06江苏1112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 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c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对策?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 好的广州市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