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大学生的消费看符号消费布希亚对消费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期,在早期的研究当中他试图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类型的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的观点,因而在看他早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他总是把消费同生产来做对比,从而来阐释他的消费理论。在早期布希亚明确的批判了建立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观点上的消费社会理论,他认为经济学和社会学已经不能胜任对新型消费主义的分析。经济学在分析消费的时候是从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假设出发的,而社会学则使用了诸如个人嗜好等范畴以及对个人具有决定意义的概念,但从这些假设出发在做出的研究在布希亚看来都是无法解释和把握现代消费主义的实质的。他认为消费对象不能从任何具体的需要之类的概念出发予以理解,而只能从不断变动的符号象征关系体系中得到解释,这种变换不定的符号象征体系具有一种永无止境的激发人们欲望的能量。正是消费对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人们对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的需要被转换成为为欲望而欲望的需求,从而过去意义上满足需要的消费被转变成为满足欲望的消费,即对欲望本身的消费。在后期布希亚看到生产范畴不足以理解战后商品的地位与情形,而只有符号学的模式才能破译和理解现代商品的意义结构,因而他在对消费社会的研究中逐渐放弃了生产者的比喻,从而不断发展了他对消费现象的符号学研究。在他看来,消费社会的商品所体现的沟通交流结构与传统上对符号的理解分道扬镳,在商品中,信息、形象、意义与所指的关系业已破裂并被重构,所以他的力量不是指向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他的实用性,而是直接指向欲望,从而使消费社会陷入商品世界自参照、自组织的符码体系的迷宫之中。与此同时,布希亚的符号象征系统拒绝任何整体意义的存在,基于拟像的符号系统没有那种意义赖以依存的确定性,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编码规则是支配人们消费欲望的唯一指涉结构。整个社会日益成为一个被不断增值的符号所主宰的世界,商品世界的符号象征系统的编码规则的流变性、无指涉性以及虚幻性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着一个现实的意义参照,从而构造着整个社会。从现实社会来看就是比如我们需要购买一件貂皮大衣,一方面他可以为我们提供冬天御寒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们带来社会地位、安慰、威望等要素,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注重的不是他的御寒功能而是他带给我们的种种可以彰显我们不同于其他人的各种社会要素。我们在对物品的需要并不再是对某一物品的实在需要,而是对差别的需要,即对社会意义的需要。所以消费实质上和需要的满足已经毫无干系,我们在购买某一东西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在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是在购买符码告诉我们应该购买的东西。现代大学生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布希亚所说的符号消费。当然也并不是全部,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还是处于对使用价值的消费阶段,还没有进入布希亚所说的符号消费,而一些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学生很多情况下就是处于对商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阶段。特别是恋人之间的消费。我们走在校园当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身上的衣服都是一些品牌。比如鞋子大多是耐克、安踏、阿迪等。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同学是可以消费这些产品的,但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同学脚上都登的是名牌呢?主要是在于他们看到那些有钱的学生穿的都是一些品牌而自己穿的都是一些便宜货,一看就不上档次,别人很容易从外表的服饰当中就看出他的经济贫困,这会让他们很没有面子,特别是那些打算去追求异性的男生或是那些有女朋友的男生,他们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就会不惜花大量的金钱在自己的穿着打扮上。有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为了支付这笔昂贵的费用,就在课余时间拼命的去外面做兼职,甚至有些同学在正常的上课时间也去外面打工,同学很少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有时出现在课堂老师和同学都会感到非常惊讶。以至于把学习全部都荒废了,而且整个大学也是过的非常的累。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让自己过的即轻松要兼顾好学习的,只要他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放弃他的符号价值就可以了。但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在现在的社会太有魅力了,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他所编制的符码所支配和控制着。因为如果我们忽视他的符号意义我们就会被身边的社会所鄙视和非议,而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作为一个正常的有自己意识的社会人,没有一个人可以忍受自己的自尊长期受到践踏而无动于衷,除非他的精神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在学校中特别是大学时期在很多时候最伤人自尊的事件不是来自学习上的,而是来自生活中的,而在生活中人往往感到在经济上的拮据是最容易让他们丧失自尊和话语权的。因为大学里人们不再像高中那样以成绩来论英雄,所以只要你成绩好,经济上再贫困也不会有人看不起你,相反大家会很崇拜你。但是大学就不一样了,同学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本不知道别人的成绩的,而且大多数也不会去关注这些方面的情况,而是把大多的焦点放在了生活设备的拥有情况和休闲娱乐的方式及场所上。我们的话题也主要是围绕这这些事情来展开的。比如昨天谁买了一件什么品牌的衣服,多少钱,款式多么的新颖独特。以及放假的时候谁要去那里旅游了,谁生日的时候请同学去哪里吃饭了,还有就是参加了什么样的休闲活动,哪个同学拥有什么高档的产品等等,反正大多数的话题都是以这些物质的东西为中心来开展。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避免进行这些谈资。而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永远是处于这些舆论当中的羡慕着而不是被别人所羡慕的人。其实如果从我们所羡慕的这些消费的功能上来看,并不是那些便宜的商品和服务就没有这些功能,事实上二者在功能的满足上是殊途同归的,他们的差别也就是在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是不同的,便宜的商品所代表的是比较低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而昂贵的商品所代表的正是高的威望以及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同时那些既简单又便宜的休闲方式所代表的则是品味的低下,与此相反那些昂贵的休闲方式背后所表示的则是高贵的品味以及时尚的前沿。所以在追求符号消费的今天大部分学生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就在最大限度的追求高品位、高地位的消费。也有一些同学在追求品牌消费的同时非常注重品牌的差别消费。比如在昆明学生逛街大多选择的是南屏街。而在南屏街学生一般消费的品牌大多是美特斯邦威和森马等,而这些店的款式有时有限的,所以很多情况下你刚买回来一件衣服你就可以看到也有其他同学跟呢穿的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就会就觉得特别的郁闷,尤其是对方身材比你好时更是闷闷不乐了,此时有些同学为了就再也不愿意在学校里面穿那件衣服了。而有些同学就会选择以后不再去那些店里面买衣服而是去昆百大这些档次更高的商场,这样在可以减少撞衫的可能性的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自己高于别人一等的身份。在同学之间的礼物馈赠也在体现着符号消费的作用和影响。记得以前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同学生日送礼大多是买一些非常实用的东西,如衣服、鞋子、手表之类的,但现在的学生送礼大多考虑的是这件礼物是不是符合他的品味、档次以及能不能代表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如女生送男生手表的时候不再是因为他需要这块手表来看时间,而是因为她想要他在看时间的时候就能想起他,是表达爱慕与思恋的意思。如果男生不能接受这个女生就可以送百合花等,表示两个人之间是纯洁的朋友关系,如果男生对这个女生也有爱慕的意思就可以送玫瑰等象征爱情的物品,这样这个女生也就会理解他对她的感情是什么类型的了,这样就可以避免既可以避免被拒绝的尴尬也可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而在这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些礼物所代表的意思是总所周知的,不需要别人再加以解释当事人就可以完全理解,可以说他已经是生活中的潜规则了。在送礼以及回礼的整个过程当中人们所在消费的就是这些礼物所代表的意义而不是礼物本身。在学生以及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去追求符号的消费,那就是在于他是一种控制和掌握符号的系统行为,在于获取自己的社会地位,消费是无止境的。在消费的过程当中我们完成了交流沟通, “也正是通过消费,我们才能与作为符号的物发生关系,与他人发生关系,才能真正进入社会。 ”消费品界定着人群和社会地位,消费者因消费不同商品而区分为不同的社会地位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表明了自己属于社会的哪类人,与哪些人不同。商品被当作权力、声望、奢华以及权力等等的表达和标志来消费,而需要也是以这种方式来界定的,所以需要是永远的、无尽的、是不能被满足的,他让我们拥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贯穿终生的将自己与占据社会中其他位置的那些人区别开来的需要。处于社会中的我们是不可避免的会被这些符号所控制,但是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和符号意义系统,不能一味的去跟随那些存在于社会中所有的符号意义。要不然我们就只能是一生都被符号所规定的意义所掌握,终生活在符号的阴影之下。尤其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更不应该去追求这些符号的消费,而是应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去消费,只有当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时候才可适当的去追求这些符号的消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