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护心理学基础主编编 陈陈礼翠 陈劲陈劲松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学习目标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心理过程与健康个性与健康健康的性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原则和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熟悉了解第一章 健康心理 第第1 1节节第第2 2节节第第3 3节节第第4 4节节概 述心理过过程与健康个性与健康健康的性心理第第5 5节节健康的生活方式案 例马加爵来自广西宾阳,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云南大学,成 为家乡读书人的榜样。在那个较为封闭落后的马村,马加爵 完全有骄傲的资本,他是那里的焦点人物,习惯受到别人的 赞许。然而,云南大学不是马村,在精英云集的大学校园, 开学时雄心勃勃的马加爵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平凡,当在学习 、体育娱乐、社会活动、经济条件等方面都不能凸显自己的 优势时,马加爵陷入了严重的自卑困扰中不能自拔。最后, 在大学毕业的前半年,因为和同学玩牌发生了争执,竟然一 气杀死同窗三年多的4位同学而成为一名罪犯。问题思考:(1)马加爵心理健康吗?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2)马加爵心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第一节 概述一健康 的 概念三心理健康 的 标标准二心理 健康 的 概念五促进进 心理 健康 的 途径四心理 健康 的 基本 原则则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1989年提出健康新概念:指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 应健康和道德健康 ,而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或虚弱。健康新概念的四个内容:生理健康 道德 健康心理 健康 社会适应 健康二、心理健康的概念指个体的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协调 ,心理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完整稳定 和环境适应良好的一种持续状态及相对 平衡过程。心理健康的特征v 1.心理内在活动的认知、情绪、意志,外在的行为表现正 常,协调。v 2.心理活动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能正确地反映客 观事物。v 3.人格具有相对稳定和结构完整。v 4.对当前和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我内环境 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v 5.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实质上是个体对其生 存期间的环境一种高级主动的适应状态。v 6.心理活动与环境是一种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 过程。三、心理健康的标准v 1认知功能正常 -基本条件。v 2情绪调控适度 -核心内容。v 3意志品质健全 -基本保证。v 4行为表现规范 -基本要求。v 5人格完整稳定 -最终目标。v 6人际关系和谐 -重要途径。v 7社会适应良好 -重要基础。(概括为:心理健康人人要,知情意行人人好。)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一)先天与后天因素并重原则(二)人与环境协调原则(三)生理与心理统一原则(四)个体与群体协调原则(五)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六)发展与防治并重原则五、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1. 建设精神文明和和谐家庭及社区。 2. 减轻社会压力。3. 提供公民足够的娱乐和健身的设施。 4. 住宅和交通的改善。 5. 嗜酒、烟瘾及药物依赖的控制。 6. 性病和传染病的防治。7. 改善医疗条件,健全医疗保健机构,构成社区心理卫生网络等。 8. 指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与心理 健康知识的普及。1. 给婴幼儿母爱和关怀。 2. 培养良好的性格,健全 人格。 3. 提供科学的教育和训练 。 4. 对心理压力,给予支持 和帮助。 5. 培养乐观、自信、愉快 的良好情绪。 6. 发展人际关系能力,提 高适应能力。 7. 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理 念。 8. 加强心理健康指导。 9. 青少年期开展性心理健 康教育。1. 实施优生优育。2. 保证儿童营养。3. 预防常见疾病。4. 加强体育运动。5. 合理休息娱乐。6. 积极诊治疾病。7. 定期体格检查。案例:2011年4月6日,针对近期有关“阴性艾滋病 ”的报道,卫生部通报两次调查结果。卫生部专 家认为,目前可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广 医一院对60名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员进行了 系统的临床观察及病原体检测。2011年05月07日 下午,钟南山院士就“恐艾症”人群的研究结果 向媒体作出通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病人首先 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同时也没有发现所谓“新 病毒”或“未知病毒”。研究结果和卫生部公布 的结果是一致的。 问题思考 (1)这些人真的患上艾滋病吗?(2)他们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第2节 心理过程与健康 一一认知与健康二二情绪与健康三三意志与健康一、认知与健康v 1. 认知的概念。v 2. 认知与健康关系。v 3. 认知能力与健康。v 4. 认知特征与健康v 5. 不正确的认知影响健康。v 6. 正确认知的增进健康。二、情绪与健康 1. 情绪的两级性。2. 情绪影响生理和心理功能。3. 不良的情绪易引起疾病。4. 良好的情绪可促进健康。三、意志与健康 1. 意志与健康。2. 意志薄弱导致疾病加重。3. 意志坚强促进健康。邰丽华与 舞蹈千手观音 第3节 个性与健康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三自我意识识与健康二个性倾倾向性与健康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 1. 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心理、躯体健康。2. 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增进健康。3. 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影响健康,导致疾病。二、个性倾向性与健康 1. 需要和动机的概念。2. 动机冲突的产生。3. 动机冲突是个体成长的必要条件。4. 动机冲突如持续、强烈导致疾病。5. 学会解决心理冲突,保持心身健康。三、自我意识与健康 v 1. 自我意识的重要性。v 2. 自信自强、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人。v 3. 自卑心理、自傲心理是不健康的人。自知 自不知他知A 公开 的我B 盲目 的我他不 知C 秘密 的我D 未知 的我乔韩窗口理论第4节 健康的性心理 一、性科学的概念二、人类性活动的基本特点三、性心理发展过程四、健康性心理的标准五、性心理健康教育健康 的 性心理一、性科学概述v1. 概念:性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性活动的多学 科综合性的科学。 v2. 组成:由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文化社会 学、性医学、性道德、性法律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组成。 v3. 形成:性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以20 世纪初德国医学家布洛克用人类学方法对性障碍 进行研究为标志。 v4. 意义:在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中,性科学已越 来越被重视。二、人类性活动的基本特点v1. 需要性 v2. 普遍性v3. 长期性 v4. 隐蔽性v5. 情感性v6. 选择性v7. 责任性v8. 制约性三、性心理发展过程终身 发展性心理的潜伏期性心理的雏形期终身发展儿童期少年期性心理的持续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性心理的成熟期性心理的适应期特点:不断发展变化四、健康性心理标准v (1)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能稳定地与异性交往。v (2)在两性人际关系中,能较好地进行相互性适应和社 会性适应。 v (3)性欲和性反应与年龄变化相一致,并能进行有理智 的情感实现和调控。 v (4)性活动中保持个性完整和谐和相对稳定。v (5)性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性心理状态与社会 环境协调。 v (6)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并有 社会责任感。 v (7)在婚姻前提下的能够自然地、高质量地享受性生活 。第5节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心情一适当的体育锻炼二合理的膳食三不吸烟酗酒四一、保持愉快的心情v1. 情绪对人的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 v2. 健康的情绪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积极向 上、精力充沛,可使人乐观地对待困难和 挫折,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v3. 消极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不仅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生活、工作和学 习,且易导致各种心身疾病。 v4. 保持愉快、开朗、乐观、自信、满足的 心情和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二、适当的体育锻炼v1. 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v2. 体育锻炼能改善睡眠状况;改善心境;促进思维活动 和智力发展;减少心理疾病 的发生,促进心理健康。v3. 记住伟大的名言:“生命 在于运动”。三、合理的膳食v1. 合理的膳食能达到合理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v2. 合理膳食是食用低脂肪、低钠盐、适量的蛋白 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纤维素的食品。 v3. 提倡“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 v4. 膳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引起各种营养性疾病, 如营养缺乏病、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 某些癌症。 v5. 人人都要重视膳食平衡,长期坚持膳食平衡是 健康长寿重要保证。四、不吸烟酗酒(一)吸烟有害无益-戒烟v 1. 吸烟为20世纪的一大瘟疫,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v 2. 长期吸烟者易患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v 3. 吸烟不但危害本人,而且危及周围的不吸烟者,特别是妇女和儿童。v 4. 长期吸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注意稳定性,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特别是对青少年危害更 大。v 5. 青少年一定要远离香烟。若已开始吸烟,可采取戒烟。(二)酗酒伤身伤心-限酒v1.急性酒精中毒v2.慢性酒精中毒v3.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v4.损害认知功能v5.社会犯罪原因之一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心理健康 3.性心理健康 二、填空题 1. 健康的内容包括:_、_、 _、_。2. A型性格的人易患_ , C型性格的人易 患_。3.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_、_、 _、_。目标检测三、选择题1.个体能够恰当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被称为: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负 E.自强2.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A. 健康常模 B. 心理状态 C. 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 心理绝对平衡的过程 E. 内心无任何矛盾3. _是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A. 认知功能正常 B. 情绪调控适度 C. 人格完整稳定 D. 社会适应良好 E. 人际关系和谐4.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头”是说说明_与健康的 关系:A.认认知 B. 情绪绪 C. 意志 D. 行为为 E.个性 5. 心理方面促进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有:A. 实实施优优生优优育 B. 保证证儿童期的营营养 C. 提供免疫和 其他医疗疗措施 D. 加强体育运动动 E. 培养愉快的情绪绪四、简答题: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标检测标检测www.sciencep.co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