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欧成柱【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2.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3.主体部分材料的组织和结构的安排(难点)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听读、默读、朗读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课前准备】1.自我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渡江战役的背景材料。2.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收集校园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2分钟)(由时代背景入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1.你从朗读中听出了哪些信息?(理清新闻六要素) (学生探究回答)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三、自读课文,体会情感(18分钟)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怎样处理才能读好这则新闻?(讨论、交流)明确:朗读时应庄重,平稳,略带喜色,标题要读出气势;语速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要注意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之间及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停顿。关键在于把握节奏,并作好如下处理。2“冲破” “横渡” “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胜利的豪情。“封锁” “控制” “切断” “歼灭” “击溃”应干脆利落的重读,读出自豪和胜利的喜悦。“不料” “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2、学生两两之间对读与互评。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情感和气势。3、推荐2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这两位同学的仪态、表情及朗读质量进行评析,提出建设性意见.4、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应一段话,其余部分为主体)教师组织讨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6、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7、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五、咬文嚼字,体会新闻特点(5分钟)1.思考:把标题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或“人民解放军几路大军横渡长江”行不行?(真实) (准确)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渡江线役胜利了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及时)2.找语言因素进一步体会新闻的特点。电头(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及时、准确)数字与地名的组合(准确)板书: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六、合作探究,质疑释疑(10分钟)1.预设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可能有:课文主体部分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写得最详?那个层次写得最简略?这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可结合渡江战役示意图指出三路大军渡江的起讫点及进军情况)32.在探究释疑的基础上,适时揭示背景。(1)明确文章依次报道了中、西、东三路大军的战况,其中东线写得最详。首先敌人投入兵力多,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其次,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对中路军所遇敌情写得简略。因为重大的国内外新闻,往往具有连续性,因此不宜孤立地一篇一篇去读。在毛泽东同志亲自写的这条消息之前,还有多条消息报道大军渡江的。其中有一条主要报道了中路军战况,所以写得简略。三路大军之间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内容上的衔接(在写到西路军时,中间又插上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将二者衔接起来)(2)背景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 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 约二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 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 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 鲁港 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 军 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七、结束语(5分钟)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炮火连天的日子。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成长在和平环境中的新一代人,无疑是一次战争的洗礼。此外,这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简明准确,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八、作业(同学们回家完成)请同学们每人写一则消息,要求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要素。内容不限。字数在200300之间。4校本研修过程序号 研修活动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 你的反思与改进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讲述详细,分析合理,能抓住新闻的六个要素和五大结构进行讲解,但所讲内容过多、过繁。教学时间安排不当, 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未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应该尽量的做到精、简,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以便于学生接受。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紧扣教学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只是在文章的主体分析时,不够清楚,速度过快,给予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时间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留出给予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时间。5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1、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讨论较 少。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坐而待之,积极主动性不高。2、忽略了新闻和通信、消息三者的异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4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讲、少 讲,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上本课之前,教 师应该勤于查找资料,讲解新闻和通信、消息三者的异同,便于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应精讲、少讲,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应该勤于查找资料,有利于课堂教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