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性导读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课程谢 新华【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 陶铁柱(译)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年2月第1版 1998年2月第1次印刷上冊目錄:第一卷 事实与神話n译者前言n作者序n第一部 命运n第一章 动物的性生活:生物学的论据n第二章 性一元论:精神分析学中的妇女观n第三章 经济一元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n第二部 历史n第四章 遊牧民族中的女人n第五章 早期農耕時代的女人n第六章 父权時代与古代社会n第七章 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紀的法国女人n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以后:就业与参政n第三部 神话n第九章 梦想、恐惧与偶像崇拜n第十章 五位作家笔下的女人神话n第十一章 神话与现实下冊目錄:第二卷 当代女性n第四部 女性形成n第十二章 女孩n第十三章 少女n第十四章 性发动n第十五章 女性同性恋n第五部 处境n第十六章 结了婚的女人n第十七章 母亲n第十八章 社交中的女人n第十九章 妓女n第二十章 中老年女人n第二十一章 女人的处境和特徵n第六部 生存之道n第二十二章 自恋n第二十三章 情妇n第二十四章 修女n第七部 走向解放n第二十五章 独立的女人n结论一、作者简介 无法忍受无聊的一生 “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 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二、第二性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性的年代 不得不读的理由三、精彩导读 这本书的鸟瞰 了解波伏娃用到的概念 女性是第二性吗 男权制使女性沦为第二性 从小女孩到少女:女性被建构为第二性的早期阶段 婚姻中的第二性 性中的第二性 生育中的第二性 经济政治中的第二性 女性必须从第二性中解放出来一、作者简介n西蒙娜德波伏娃n生卒年:1908-1986年n国籍:法国n社会职业: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的著名学者n家庭情况 :“德”在法语中是贵族才能拥有的姓氏 ,表明波伏娃有贵族血统,家庭生活也是一度富裕, 但更经常的是经济拮据,好在由于她本人才华横溢, 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外,她基本 衣食无忧。她是家中的长女,另有一妹。无法忍受无聊的一生n波伏娃出生于法国巴黎,自幼聪慧早熟,早在她还是个小姑娘时 ,父亲就夸奖她深思熟虑,她本人则很早就树立了将来要成为著 名作家的志向。n17岁时,波伏娃进入索尔帮大学(现巴黎第三大学)学习文学, 但她本人打算学习哲学,年仅19岁波伏娃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 普通哲学证书,后来赫赫有名的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当时则取 得了第三名。n1929年大学毕业后,波伏娃先后在巴黎、马赛和里昂的中学教书 ,1943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女宾,并且大受欢迎。受到 鼓励的波伏娃开始如愿以偿为一名职业作家。n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1949年第二性的出版,使波 伏娃享誉法国,人们以讨论她的小说、随笔、哲学著作和戏剧为 荣,并开始邀请她到欧美等国讲学访问。 n1955年的9月至11月,波伏娃来中国访问了45天,回 国后写了长征一书,记录她在中国的见闻和对中 国的美好感情。n60年代以后,波伏娃参加了许多政治活动。为了抗议 法国政府对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的侵略和女性在战争 中遭受到侵害,她走上街头示威,甚至还受到侵略分 子的威胁。n1970年,她和“妇女解放运动”组织一起在街头游行 ,响亮地呼喊“我们只生想要的孩子,想要的孩子才 可爱”!在那次游行中,她还和的别的几位女性一同 焚烧了象征着女性地位的拖把。n1972年,她和别人一起先后创建了女权组织“抉 择”协会,并担任协会的主席。n1974年,又创立了抗议日常性别歧视的妇女权利同盟 。n1986年4月14日,波伏娃女士溘然长逝。n总体来看,波伏娃的一生的确做到了真正的存 在:不断反思和自主选择生活,这是一种真正 的人道主义。不妨用一句她作品中的话来显示 她的生活态度:我有一个固执的地方,那就是无法忍受无 聊,因为无聊很容易变成忧虑,那些仅仅能运 动我的手足却无法令我理性参与的工作,不免 也会让我空虚我最重视自我充实,就像我 发现盲目履行婚嫁的枯燥乏味一样。“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波伏娃是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 作家之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 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她将现当代哲学流派存在主义和性别研究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对性别制度与文化的全 面深该剖析,使她成为第一波和第二波女权主 义的承上启下者。n小说:精神的优势、不速之客、女宾、 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 自由之路、被毁的女人、老年、好形象 等,其中名士风流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 尔文学奖;n哲学论文和著作: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 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 阿斯等;剧本有吃闲饭的嘴、禁闭等;传 记有长达四卷的自传西蒙娜波伏娃回忆录,纪 念母亲的安详的辞世,纪念萨特的致萨特的信 、战争日记、永别的仪式。第二性是 她享誉世界的最著名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系 统地、深刻地剖析女性境遇的著作,被称为“女权主 义的圣经”,成为一代代思考性别制度、推动性别公 正人士的必读书目。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n如果用两个标签来概括波伏娃的思想,应该是 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存在主义,是西方派思 想流派中的重要一支,代表人物有(丹麦)克 尔恺郭尔、(德国)雅斯贝尔期、(德国)海 德格尔、(法国)萨特与波伏娃等。萨特与波 伏娃的观点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 n这里的“存在”强调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自然的存 在。换言之,存在主义非常注重对人生命意义的考察 。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在他看来, “人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 在提这个问题时已经存在了,人不是凭自己意志而存 在的,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人如何存在?n根据存在主义,存在可以分为两种:自在存在和自 为存在。前者只是活着,生命是被动的、未经思考和 选择的;后者是主动的,她/他的人生目的是经过本人 真正思考和自由选择的,她/他主动地为实现自己的人 生目的而生存。n自在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有自为存在才是真正 的存在。n虽然上述这些男哲学家、思想家提出了存在主 义,但创造性地将它用来剖析女性生活和性别 制度的却是波伏娃。正是由于她创造性地将存 在主义与性别视角结合在一起,使她洞察了许 多杰出的男哲学家都未能看到的社会事实;女 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构建的;男人也一样 。系统阐述这一观点的著作就是她发表于1949 年的第二性。 n也正是从第二性开始,人们才开始全面思 考:n究竟是什么导致女性成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 为什么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如此普遍持久?n为了消除对女性的歧视,什么是有效的改变途 径?二、第二性的故事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性的年代 1、女人是“第二性” 2、一本唤醒、引导女性的指南 3、契约式爱情不得不读的理由 1、第二性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光芒 2、因为你年轻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性的年代1、女人是“第二性”n在人类历史上,欧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伟大文明,但 同时,对女性的偏见、歧视也在内部滋生蔓延,所以 有许多在人类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哲学家、政治家、神 学家、科学家都说过对女性很不公正的话。而且对女 性的偏见和歧视不仅仅表现在一些人的言行中,更重 要的是,它成了人们看待世界、女性和男性自身的认 识论和方法论,被写入法典、哲学、艺术、自然科学 、教科书,渗入日常习俗,生活方式中,成为与经济 、政治等制度同样至关重要的社会制度。 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性的年代1、女人是“第二性”n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英、法、美等国的妇女解放运 动风起云涌,历史上称为第一波女权运动,目标集中 于选举权和教育权。在波伏娃20岁的时候,英国女性 获得了首选权,但法国政府却直到17年后(1945年) 才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 女性获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只是漫长征途中的第一步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女性遭受的偏见与歧视仍比比 皆是,这些在她的第二性中都有深刻生动的剖析 。 n2、一本唤醒、引导女性的指南n波澜壮阔的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在艰苦斗争了 近一个世纪后,终于为女性初步取得了平等的 受教育权和政治权。但是女性生活并没有得到 全面改善,无数女性依然生活在有名或无名的 烦恼痛苦之中。那么,女性的烦恼痛苦到底来 自何方呢?女性解放到底应该继续向哪个方向 努力呢?n波伏娃从来不轻易接受所谓的天生如此,她酷爱自由 和理性,全面地审视了影响女性的方方面面,从令人 肃然起敬的学术知识,到以往那些被认为见不得人的 、不体面的话题:性、避孕、怀孕、流产;从普通受 到重视的政治、经济,到似乎琐碎得不值一提的家务 、梳妆打扮等。在她的第二性中,处处可见波伏 娃的真知灼见。n正是波伏娃深邃睿智的目光,才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 了不公正的性别制度如何影响每个男女;开始于20世 纪60年代的第二波女权主义正是因波伏娃的先行,才 创造出那么多振聋发聩的知识,使阶级、性别、种族 成为剖析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三驾马车。换言之,波 伏娃及其第二性是第一波和第二波女权主义的承 上启下者。n3、契约式爱情n这种契约式爱情的要点在于:相爱但不结婚, 情感不必专一但要坦诚。 不得不读的理由n第二性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光芒n第二性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具备 经典的一个特征:它是绕不开的,你必须不断 与它对话。许多人对波伏娃的第二性非爱 恨?就是因为第二性像一道破晓而出的晨 光一样,既给在黑暗中经受苦难的人们带来希 望,指明前进方向,也使那些借黑暗而谋利的 人们无法再继续下去。因为你正年轻n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翔实地证明,性别教育 是从儿童开始就一点一滴进行的,性别观念和 性别关系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构建的。n既然性别的构建是从点滴开始的,那么,让每 一个男性女性都全面发展,做到勇敢又温柔, 建设和平、公正的两性友好就不是难事。 n一切的限制并非牢不可破,尤其是当你正年轻 ,新鲜的目光和新鲜的头脑需要接触真正有益 身心的书籍,所以,因为你正年轻,从阅读 第二性开始吧。三、精彩导读n这本书的鸟瞰n了解波伏娃用到的概念n女性是第二性吗n男权制使女性沦为第二性n从小女孩到少女:女性被建构为第二性的早期阶段n婚姻中的第二性n性中的第二性n生育中的第二性n经济政治中的第二性n女性必须从第二性中解放出来这本书的鸟瞰n波伏娃的第二性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全 文共分上下两卷,七部二十五章。n时隔半个多世纪再读波伏娃的这部传世杰作, 仍然无法不叹服她思考的辽阔与深邃,时间上 至原始社会,下至第二性1949年发表时; 空间则穿梭于五洲四海;学科涉及哲学、生物 学、心理学、史学、文学、教育学、社会学; 学术流派则自由徜徉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唯物主义等。 n第二性的全文线索是非常清楚的。首先,波伏娃 在“作者序”中提出了全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女人? 女人为什么总被认为是不如男人的第二性?n 然后通过第一卷事实与神话,剖析了科学知识 与文学神话等正式与非正式的知识是如何将女人界定 为第二性的。n 在第二卷当代女性中,波伏娃以女性生命周期 为线索,分析女性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生活;同时对不 同的女性群体(如修女、情妇)也进行了讨论,鞭辟 入里而又文采飞扬地指名,所谓的女性、女人是如何 被一点一滴地训练出来的,女人第二性的处境有时如 何被制造出来的。n 在全书最后一章中,波伏娃热情地呼吁:让女人 走向解放吧,因为解放女人就是解放男人。n 纵览全书,可以用一问一答来高度概括这 部巨著。问题就是波伏娃在“作者序”中所提出 的:女人是什么?女人为什么总被认为是不如 男人的第二性?n 回答就是她在第二卷的第一句话“女人 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这句 话影响极其深远,并渐渐被后人表述得更简洁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建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