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广东建筑与园林第二节 广东三大传统民居广府民系:即广府人口语中的“广府人”即根源于秦朝遗民,以珠江三角洲 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区,以 粤语(俗称白话,又称广东话)为母语,以珠玑巷同迁的 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广府文化、饮食、语 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小知识l 广府民居建筑的历史可以从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模型 开始。 l 从这些建筑陶器的构造上看,主要有干栏式住宅、曲 尺式住宅、三合式住宅、阁楼式住宅、坞堡式住宅等形式 。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 l 民居的基本单位“间” l 由“间”组成“屋”,“屋”有三间、五间、甚至七间。 l “屋”围住天井组成“院落”,如三合院、四合院等。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 l 民居建筑一般由厅、房、厨房、杂物房、天井、廊道 等基本内容组成。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广府常见民居:1.竹筒屋即单开间民居,有的地区称为“直头屋”。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1.竹筒屋形成主要原因: 粤中地区人多地少,地价昂贵 ,尤其城镇居民住宅用地只能向 纵深发展。 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竹筒屋的 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 靠开敞的厅堂和天井、廊道得到 解决。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1.竹筒屋代表性建筑: 广州宝华路华正中24号某宅 广州文德南路后街某宅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2.明字屋平面为双开间,象征“明”字,故称明字屋,也有称为 明次屋者。 n 优点:功能明确,平面紧凑,使用方便,通风采光好 ,特别是有一个良好的安静环境。 n 缺点:不能分为两个独立开间单独使用。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2.明字屋 n 代表性建筑: 广州西关的明字屋民居 广东佛山三水农村某宅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3.三间两廊即三开间主座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的三合院住 宅,这是广东地区最主要的平面形式,特别在农村,大多 数都是三间两廊民居。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3.三间两廊三间两廊屋的大门布置方式有两种:正面入口和两侧入口,这由总体布局和道路系统来决 定。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4.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代表性建筑:清末广州西关的旧民居(西关大屋) 有“甲第云连”之誉。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5.广府庭园式民居广府住宅带庭园者称庭园住宅。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5.广府庭园式民居住宅的布局有几种方式: l 住宅在庭园之旁或后部,两者之间相对独立布置,各 自成区,两者之间用围墙门洞或置有大门出入,如佛山梁 园等;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5.广府庭园式民居住宅的布局有几种方式: l 在宅布置在庭园内。住宅和庭园间隔或用洞门花墙、 或用廊亭、或用花木池水庭园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 比较疏朗开阔和灵活自由。如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 、东莞可园等。一、广府民居(一)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5.广府庭园式民居住宅的布局有几种方式: l 以书斋为主的庭园,是专为书斋而设置,它与住宅结 合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独立式,书斋与住宅分开,规模稍大,书斋附 有庭园,如番禺瑜园; 另一种是书斋、庭园与住宅都布置在一起,但根据建 筑的具体使用功能而各自分开。如广州西关逢源路小画舫 斋等。一、广府民居(二)广府民居的显著特色镬耳墙 l 以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 。 l 镬耳屋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 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 称“镬耳屋”。 l 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 l 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镬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 。一、广府民居(二)广府民居的显著特色镬耳墙 l 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在元 明清时代,只有拥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资格建造,官位大小 决定锅耳的高低。 l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修锅耳墙可以保佑子孙当官,蕴涵 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广府民居(二)广府民居的显著特色镬耳墙 l 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一、广府民居(二)广府民居的显著特色镬耳墙 l 镬耳屋代表性民居:广州番禺沙湾、佛山大旗头村、 云浮水东村等地。一、广府民居潮汕地区主要指潮汕四市:潮州市、汕头市、汕尾市 、揭阳市。二、潮汕民居(一)潮汕民居的文化理念 l 美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l 建筑特点:居室安排讲究伦理纲常,园林布局讲究天 人合一,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浑然融合,积极追求人与建筑 高度和谐的精神境界。二、潮汕民居(一)潮汕民居的文化理念 l 聚族而居,是潮汕先人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潮汕 地区的众多乡村,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最为常见 。二、潮汕民居(二)潮汕民居基本形式1.下山虎式 l “下山虎”是潮汕民居的最基本构成单位,形似下山之 虎,状像爬行之狮,故又称“爬狮”。二、潮汕民居(二)潮汕民居基本形式2.四点金式 l “四点金”是在“下山虎”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出自周易 算数之“九宫格”格局。二、潮汕民居(二)潮汕民居基本形式2.四点金式 l 因其屋顶四角上各有一个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 名。二、潮汕民居(二)潮汕民居基本形式3.驷马拖车式 l 是大户人家或家族式居住的大型复合单元。 l 正门前面辟一空地为广场,广场两边设置的大门称为“ 龙虎门”,在广场前面挖的池塘称为“兜池”。二、潮汕民居(二)潮汕民居基本形式4.百鸟朝凤式 l “百鸟朝凤”俗称“三落座”、“三厅串”、“八厅相向”。其 主体建筑由两座以上的“四点金”串联,以中轴线对称为平 面布局,相邻两座中间均隔着天井,两边从厝和后包多由 一座座“下山虎”相连维护而成,整个建筑格局总共为“一百 间房屋”。二、潮汕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 l 其基本类型有:门楼屋、锁头屋、堂屋。 l 两进称二堂屋,三进称三堂屋,当地也称“三厅串”。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 l 组合类型:由正屋和横屋进行组合而成,大型的在后 面再加上半圆形围屋或枕头屋。 l 如以锁头屋为基本单元组合发展而成的有:合面杠、茶 盘屋,再增加横屋,称之为三杠屋或四杠屋,甚至六杠屋 。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 l 客家民居中有两种特殊类型: 一种叫楼; 另一种称围龙,是属于聚居防御式民居类型。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 l 各地的客家民居都不尽相同: 福建的客家民居以土楼为主; 广东客家民居以楼和围屋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围龙屋一种富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1.方楼 l 因平面方形,故称为方围,有的客家地区称为四角楼 。 l 最早的楼是河源市紫金县龙安区桂山乡的“桂山老石楼 ”。 l 营造者桂山廖氏八世祖廖肇衍。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1.方楼 l 这种楼的特点:四角有微凸的碉房作防御用 l 代表性建筑:惠州市的崇林世居。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2.围龙屋 l 是广东客家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集居式住宅,主要建于 山坡上。 l 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堂屋与横屋的组合体, 后半部是半圆形的杂物屋,称做围龙屋。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2.围龙屋 l 特点: 房间为扇面形,正中间称为龙厅,其余房间称为围屋 间。 围龙的布局以堂屋为中心,一般为二堂屋、三堂屋, 然后在两侧加横屋,后部加围屋组合而成。三、客家民居(一)广东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2.围龙屋 l 围龙屋在艺术造型上很有特色,当地称它为“太师椅” 。比喻建筑坐落在山麓上稳定牢靠。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1.围合性 l 客家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防御性强 l 客家聚居建筑的防卫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外墙抵御手段 、内部组织结构、生活供给系统。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2.向心性 l “慎终追远”客家民居的围合中心是放有祖宗牌位 的宗祠祖堂,祖堂是家族祖先的象征,它通过宗法礼制观 念以及家族观念来“监督”家族成员,具有很强的威慑力, 其核心点表现在对祖宗的崇敬,即以祖宗牌位为中心的一 种家族人文秩序。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2.向心性 l 以祖堂为核心的平面构成关系形成了空间的向心性。 l 聚居建筑,这是以宗族、血缘为基础的大家族聚集而 居的建筑群。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3.中轴性 l 大门、祖堂、公共厅堂、内院天井都布置在一条中轴 线上,大门通常位于祖堂的轴线上,并且与祖堂相对。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3.中轴性 l 客家民居通常为对称性的布局方式,无论是圆楼,还 是各类方楼角楼。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4.祠宅合一 l 客家民居以祠堂为中心,住宅环绕祠堂而建。 l 在客家建筑中,祠堂居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一 个围屋、围楼只能有一个祠堂,居室则可布置在祠堂的周 围,或环形,或在两侧。三、客家民居(二)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4.祠宅合一 l 围龙屋是客家民居聚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l 堂横屋和杠屋则是客家民居单幢建筑的代表。三、客家民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