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9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5页 / 共69页
第6页 / 共69页
第7页 / 共69页
第8页 / 共69页
第9页 / 共69页
第1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 础 医 学 概 论基本组织p18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组织:结构和功能 相同/相似/相关细胞群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构成(细胞群+细胞外基质)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胚胎学:研究人体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称人体胚胎学。常用组织学技术石蜡切片术:基本程序:取材和固定脱水和包埋切片和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封片苏木精:碱性染料,使细胞核着蓝色,为嗜碱性伊红:酸性染料,使细胞质着红色,为嗜酸性细胞质细胞核上 皮 组 织分类: 1.被覆上皮 覆盖在体表或衬在有腔器官的腔面2.腺上皮有分泌功能,构成腺体 (一)结构特点1. 密集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2. 极性3. 无血管4.游离神经末梢丰富上皮组织的功能: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1. 被覆上皮复层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角化非角化(二)各类上皮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被覆上皮类型和主要分布上皮类型 主要分布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 心、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他 肾小囊壁层等单层立方上皮 肾、甲状腺等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食管皮肤 复层柱状上皮 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肾小囊壁层、肺泡等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 肾小管、甲状腺、腺体导管等单层柱状上皮: 分布: 胃肠道, 子宫腔面等。小肠上皮游离面有微绒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柱状细胞 杯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分布: 呼吸道功能:保护分泌变移上皮器官空虚时:表层细胞大, 呈立方形, 称为盖细胞 中间层细胞呈多边形基底层细胞呈低柱状器官充盈时:细胞层数变少, 表层细胞呈扁平状复层扁平上皮表层: 有多层, 细胞扁平中间层: 有多层, 细胞较大, 呈多边形基底层: 只有一层, 呈低柱状或立方形 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分布: 口腔、食管等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分布: 皮肤表皮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器官称腺。内分泌腺:腺无导管,腺细胞的分泌物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或淋巴管到全身,称无管腺。激素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外分泌腺:腺有导管与表面上皮相连,其分泌物经导管排到体表或器官的管腔内,又称有管腺。 唾液腺汗腺胰腺外分泌部腺2、腺上皮1.紧密连接:靠近细胞游离面,相邻细胞侧面呈嵴状部分融合,封闭细胞间隙功能: 阻止物质扩散2.中间连接和桥粒:细胞间均有一定宽度的间隙,其内有丝状物,胞质面有少量致密物质及丝状物附着功能: 牢固的连接细胞(三)细胞间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3.缝隙连接: 细胞膜呈间断融合, 形成小管功能: 物质交换和传递信息连接复合体:在以上4种细胞连接中, 2个同时存在。缝隙连接(四)游离面1.微绒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表面伸展形成指状突起, 内有微丝 功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利于吸收功能。吸收细胞:营养物质吸收2.纤毛: 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表面伸展形成的突起,内有微管 功能: 摆动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功能:加强细胞与结缔组织间的连接,是一种半透膜(五)基底面基底面游离面01 大量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种类多、数量少,分散而无极性02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03 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具有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二、 结 缔 组 织(一)结构特点(二)结构 功能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骨血液一般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指前四种1. 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细胞 细胞种类多、分散。其中恒定细胞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另一些是可游走或数量不定的细胞,如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血液中渗出的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是主要细胞成分。胞体较,多突;胞质弱嗜碱性,胞核大,染色浅,核仁明显;电镜下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纤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数量多,分布广,细胞形状随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电镜下含溶酶体、吞噬体等。功能(1)吞噬作用:异物、衰老死亡的细胞(2)分泌功能: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机体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浆细胞呈卵圆形;核圆,居细胞一端,染色质排列成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电镜下含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来自于B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呈卵圆或圆形;核小而圆;胞质内有粗大的嗜碱性颗粒有异染性。颗粒含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肝素细胞质内含慢反应物质(白三烯)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它们在结缔组织中起支持作用。胶原纤维(白纤维)主要的纤维成分,粗细不等,直径120 m 。交织成网。 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集合而成 。化学成分是胶原蛋白。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小。 弹性纤维(黄纤维)纤维粗细不等,分支交织成网。 由弹性蛋白和原纤维构成。弹性大,韧性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交织成网,使疏松结缔组织既有弹性又有韧性。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纤细,分支交织成网。 H-E染色不显示。硝酸银染色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化学成分也是胶原蛋白。疏松结缔组织中网状纤维少 ,主要分布于网状组织。网状纤维3. 脂肪组织*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脂肪细胞胞质内脂肪聚集成大滴,胞质成分和核被挤到边缘成一薄层。* 脂肪细胞聚集成群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脂肪小叶。分布于皮下、大网膜等处。* 功能: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4.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分布于造血器官。网状细胞:星形多突起,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连构成网架。网状纤维:细小有分支。彼此连接。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器官的支架。网状纤维肌组织组成: 肌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特殊命名:肌细胞肌纤维 细胞膜肌膜 细胞质肌浆 滑面内质网肌浆网分类骨骼肌 收缩性强 随意肌 横纹肌心 肌 节律性 不随意肌 横纹肌平滑肌 收缩性弱且持久 不随意肌(一)骨骼肌基本成分骨骼肌纤维,附于骨骼,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 舒张,完成各种躯体运动。1.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细长圆柱状,直径10100m,长140mm,多核,扁椭圆,于周边,肌浆中有大量肌原纤维肌原纤维: 细丝状,直径12m。明带 (I带)和暗带 (A带) 相间排列,形成周期性横纹明带和暗带的结构:MH带A带ZZI带I带肌小节肌节= I带+A带+ I带 肌节长1.53.5m2.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 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粗肌丝 位于暗带,即肌节中部,两端游离,中央固定于M线,长度与暗带相同,约1.5m,直径10nm粗肌丝细肌丝: 肌节两侧,长1.0m,直径5nm。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向并游离于暗带的粗丝之间,和粗丝处于交错重叠的状态。细肌丝在肌小节的不同位置横切肌原纤维,可见在不同位置上肌原纤维的肌丝组合3. 肌管系统形成: 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 位置: 明、暗带交界处 功能: 传导兴奋 横小管(T管)肌质网(纵管、L管)中部纵行纵小管 两端呈扁囊终池 三联管 功能: 调节Ca+浓度(二)心肌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 短圆柱状,有分支, 核1个或双核, 卵圆形,位于中央2. 闰盘色深,呈直线或阶梯状3. 有横纹4.横切面大小不等,有或无核。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 肌原纤维粗细不等,分界不明显 2. 横小管粗,位于Z线 3. 肌浆网不发达, 终池小而少。二联体多,线粒体丰富4. 闰盘横向部分有中间连 接和桥粒, 纵向部分有缝隙连接(三)平滑肌 平滑肌的光镜结构:1. 呈长梭形,20500m,直径8m2. 核呈杆状或椭圆形,位于中央3. 无横纹4. 横切面大小不等,有或无核。神 经 组 织组成神经元 (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接受刺激、 传导神经冲动支持 联系 营养 保护 (一)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 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细胞体 大小不同,形态多样。细胞核 位于中央,大而圆、色浅, 核仁明显细胞核细胞质尼氏体:光镜: 嗜碱性斑块或颗粒状 分布均匀电镜: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功能: 合成蛋白质 神经原纤维 :光镜: 镀银法: 棕黑色丝状 交织成网电镜:中间纤维 微管功能:细胞骨架 运输物质细胞膜: 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并传导冲动树突 呈树枝状,有一至多个,树突棘,内部结构同胞体相似轴突 仅有一个,发出部位称轴丘,轴突内无尼氏体。轴突细长 均匀 侧支少轴膜 轴浆(轴质)功能: 接受刺激并传入胞体功能: 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末梢,影响下一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的生理活动树突轴突光镜: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 电镜: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突触后膜 受体突触间隙 1530nm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化学性突触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泡1.有髓神经纤维轴突 髓鞘 郎飞结结 间 体施万细胞核(三)神经纤维神经膜是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或长树突(轴索)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细胞组成。轴索外面包有髓鞘结构的神经纤维。节段施万细胞、郎飞结体积最大,有长的胞突,有些末端膨大附着在毛细血管上,称血管周足,其余突起填充在神经细胞之间,附着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上,因此该细胞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1.星形胶质细胞(二)神经胶质细胞3.小胶质细胞最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4.施万细胞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2.少突胶质细胞 胞体小,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第三节 解剖学基本术语1、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 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2、方位上、下前、后深、浅内、外内侧、外侧近、远侧3、切面矢状切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 线, 则叫做正中矢状面。额状切面(冠状切面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横切面(水平面)(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 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小 结 上皮组织结构特点和分类 结缔组织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三种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神经元基本结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