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妇科病史和体格检查妇科病史n主诉:患者就医的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及其严 重程度,就诊的目的与要求。n现病史:应包括发病原因、时间、主要表现及 发展变化和治疗经过。v 阴道出血:量、色、与月经的关系、伴发症状v 白带异常:量、色、性状、气味、瘙痒等v 腹痛:时间、部位、程度、与月经、体位关系等v 腹部包块:时间、部位、大小、速度、症状等n月经史n婚姻史v生育史 简写:足月产数-早产数- 流产数-现存子女数v计划生育史n既往史n个人史n家族史体格检查n全身一般检查n腹部检查n妇科检查妇科检查n检查前注意事项n检查方法v外阴检查v阴道窥器检查v双合诊检查v三合诊检查n记录: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总论n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机能v解剖方面:小阴唇合拢,阴道前后壁紧 贴,防止外界的污染;宫颈内口紧闭, 粘液栓堵塞,可阻挡病原体入侵。v生理方面:阴道自净作用, 维持阴道 酸性环境;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脱 落,清除感染;输卵管粘膜上皮纤毛向 宫腔方向摆动及输卵管向宫腔方向蠕动 。阴道自净作用阴道上皮受雌激素的作用,上皮细 胞增生角化,可防止损伤及病原体侵入 ,同时上皮含有丰富糖原,阴道杆菌作 用下,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的酸性环 境,而宫颈管的粘液呈碱性,故能使大 部分的病原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称阴 道自净作用。炎症病因及发病机理n病原体v细菌:厌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淋病双球菌等。v霉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偶有放线菌感染v原虫:阴道毛滴虫、阿米巴等。v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v其他:螺旋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来源及传播方式n感染来源:内源性、外源性n传播方式n上行感染:生殖道粘摸上行:子宫 输卵管 卵巢 腹膜,常 为淋病双球菌、葡萄球菌感染途径n淋巴道播散:生殖道创伤部位 淋巴道 宫旁结缔组 织、子宫附件、腹膜。化脓菌的传播途径n血行播散: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血行播散到生殖道 ,结核菌的感染。n直接蔓延:邻近部位的感染如:阑尾炎、肠结核,病 原体直接播散到生殖道外阴炎外阴皮肤的炎症。可因阴道 炎性分泌物刺激、长期受尿液 浸渍或糖尿影响,外阴不洁和 局部使用化学药物过敏等因素 引起。前庭大腺炎n病因:病原菌侵入小阴唇内侧的前庭大腺管口 和腺管,引起前庭大腺炎。n病原菌:化脓菌及淋病双球菌n临床表现:急性和慢性v急性:发热、乏力、局部疼痛;检查一侧大阴 唇下方红肿硬块,触痛明显,脓肿形成时,有 波动感,可破溃。v慢性:急性期未彻底治疗转为慢性;急性期后 ,腺管口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前庭大腺脓 肿的脓液吸收后转为清液,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治疗v急性期选用抗生素治疗v脓肿形成后的处理:切开引流v前庭大腺囊肿的处理:造口术滴虫性阴道炎n病因: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n传播方式:直接传播、间接传播n临床表现:典型分泌物灰黄色或绿色,稀薄的 泡沫状。检查:外阴潮红阴道粘膜水肿、充血 ,散在性红色斑点或草莓状突起,后穹窿明显 ,伴有多量液性或脓性泡沫样白带。n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而无症状,称带虫者白带检查n滴虫检查n阴道清洁度v度 以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为主,白细胞 很 少或无,属正常。v度 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等量,说明有炎症 。v度 有大量杂菌和白细胞,无阴道杆菌, 说明炎症明显。n诊断:典型症状及体征;白带检查:悬滴法。 临床可疑:悬滴法阴性时,白带培养。n预防n治疗:全身治疗:夫妇同服,禁同房。 n局部治疗:保持局部清洁:酸性溶液清洗外阴 或坐浴,阴道放药:灭滴灵泡藤片 。n治愈标准:连续3次月经后复查白带检查均为 阴性,方为治愈。 念珠菌性阴道炎n病因: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n易感因素:v妊娠:雌激素水平增加 阴道上皮糖原含量 阴道酸度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繁殖。v糖尿病患者v广谱抗生素的应用v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免疫抑制、改变糖代 谢v免疫抑制物的应用n传播方式:间接、直接传播。与引起手足藓病 的浅霉菌无关。n临床表现:v症状:外阴瘙痒、灼痛。典型白带:白色豆渣 或凝块状v检查:小阴唇内侧、阴道粘摸上紧紧粘附白色 片状薄膜,揭去可见粘摸红肿,可有小的浅表 溃疡与渗血。n诊断:外阴瘙痒及典型白带,白带不典型者, 白带检查方法:v悬滴法v涂片染色:阳性率可达80%,可见白色念珠菌 芽苞及假菌丝v培养:此法的阳性率最高。n治疗v消除易感因素v保持局部清洁:碱性溶液清洗外阴和坐浴v杀菌剂:制霉菌素(米可定)泡藤片 、达克宁栓,同 时加用口服的抗霉菌制剂,夫妇同服,治疗期间禁同 房。v外阴瘙痒严重:局部应用止痒软膏。v治愈标准:疗程结束停药3天后,每天查白带,连续3 天阴性,为近期治愈;以后每次月经来潮前5-7天复查 白带,两个月,连续阴性为治愈。v顽固病例:慢性或反复发作者,一般存在易感因素。 注重查找原因,适当延长治疗疗程。v合并妊娠的处理:常选用局部治疗,坚持至孕8个月, 以防复发。老年性阴道炎n原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上皮变薄,糖 原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所致。n临床表现:v症状:白带增多黄水性、脓性、脓血性、浆液 血性,点滴血性,外阴瘙痒v检查:外阴萎缩、阴道粘膜变薄,散在的出血 点诊断: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不困难,但需除外 生殖器的恶性肿瘤。n治疗v酸性溶液阴道灌洗或坐浴v复方乙底酚胶囊阴道放药v顽固病例,激素替代治疗淋菌性阴道炎n原因: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对移行 上皮和柱状上皮有特殊亲和力,女性侵犯尿道、尿道 旁腺、宫颈管腺体及输卵管等部位。n传播途径:直接传染、间接传染、胎盘与产道传染n临床表现v急性淋病:潜伏期2-8天,外阴阴道炎主要表现,若侵 犯前庭大腺,前庭大腺脓肿的表现,继而出现宫颈管 淋病,阴道排液为主,检查按压阴道前壁,可见尿道 旁腺开口处有脓液溢出,若炎症沿子宫内膜、输卵管 及盆腔腹膜,可出现相应的急性炎症,全身症状较轻 。v慢性淋病: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过多及下腹坠 胀等,白带检查可无淋菌,但淋菌可长期潜伏在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泌尿生殖道腺体内,成为急性发作 的根源。n诊断n急性患者的诊断依据v男或女有婚外性生活史v白带增多、阴道排液及泌尿道症状与体征v分泌物直接镜检,尿道口、阴道、宫颈口等处分泌物 检查,找到淋球菌确诊。v慢性患者镜检阴性者,上述部位之中,宫颈管分泌物 涂片或培养阳性率最高。治疗v一般治疗:休息、禁房事v抗炎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选用 红霉素,用药时间延长,青霉素耐药者,可选 用淋必治2克,肌肉注射v性侣同时治疗随访:疗程结束后一周,第一次复查,包括 症状及分泌物镜检,连续随访3次,症状消失 及分泌物检查为阴性,方为治愈。外阴尖锐湿疣n病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n临床表现:好发于大小阴唇、阴蒂、会阴、 肛门,初起为淡红色散在性细小丘疹,以后互 相融合、重叠合成鸡冠状、乳头状,呈暗红色 ,表现为白带增多、局部瘙痒、烧灼痛等。n诊断:不洁性生活史,外阴的改变n治疗:小:三氯醋酸烧灼,大:激光、物理 治疗护理诊断n1、组织完整性受损n2、知识缺乏n3、疼痛n4、自尊紊乱n5、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预期目标n1、治疗期白带明显减少,瘙痒减轻。破损皮 肤及黏膜溃疡逐渐修复。n2、能讲述发病的病因及传染途径,正确遵循 医护人员指导,坚持治疗。n3、疼痛减轻或好转,脓肿消退。n4、能正确认识自身形象,并采取应对措施。n5、能说出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不发 生泌尿系感染。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宫颈炎n急性子宫颈炎(少见)S主要病理变化:子宫颈充血、水肿及上 皮脱落,严重时可出现坏死或形成溃疡S主要症状:白带增多,呈黄色脓性,有 臭味;检查:子宫颈充血、水肿,脓性 分泌物自宫颈管溢出,宫颈触痛明显S治疗:病因治疗、全身抗炎治疗 慢性子宫颈炎n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由分娩、流产或手 术造成宫颈裂伤,细菌侵入感染所致。S病理表现:子宫糜烂(单纯、颗粒、乳 头)、子宫颈腺体囊肿、子宫颈息肉、 子宫颈肥大。S临床表现:白带增多是主要症状,白色 粘液、浅黄色脓性,血性白带及接触性 出血。诊断:S子宫颈糜烂的分度S轻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子宫颈面积不足1/3S中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子宫颈面积1/3-2/3S重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子宫颈面积2/3以上预防:正确处理分娩及阴道手术,避免损伤子宫颈, 子宫颈裂伤,及时修补,注意产后、流产后保健 ,保持清洁,避免感染,积极防治各种阴道炎,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发现宫颈糜烂,积极治疗 。治疗n慢性子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前应常规 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以排除早期宫颈癌。n药物治疗:适用于轻、中度子宫颈糜烂患者, 方法:药物腐蚀n物理治疗:适用于中、重度子宫颈糜烂及分娩 过孩子的患者,方法电熨、冷冻及激光治疗等 。n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护理诊断n1、组织完整性受损:宫颈上皮糜烂,与 慢性宫颈炎症、分泌物刺激有关。n2、焦虑:失眠、悲观或情绪不稳定,与 知识缺乏、病程长、迁延不愈或疗效不 明显有关。n3、慢性疼痛:长期有下腹及腰骶部隐痛 ,与慢性盆腔炎症刺激有关。预期目标n1、能说出宫颈糜烂的危害及防治必要性 ,宫颈糜烂治愈。n2、能说出对疾病的心理感受,焦虑减轻 ,主动配合治疗。n3、学会运用缓解疼痛的方法,自觉疼痛 减轻或消失。盆腔炎n急性盆腔炎l病因l分娩及流产后感染l手术l经期卫生不良l邻近感染器官直接蔓延l病原体:厌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 菌、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l感染途径:化脓菌感染后 子宫内膜 炎、子宫肌炎,也可经创伤处淋巴道扩 散,形成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子宫内 膜炎,淋菌、葡萄球菌上行感染,结核 菌血行播散。 l病理: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急 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血栓 性静脉炎、急性盆腔腹膜炎 l临床表现:l症状:发热、下腹疼痛l体检:急性病容、体温可达39-400,腹部压痛 、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子 宫压痛,双附件压痛,有时可触及包块。l诊断:诱因及临床表现诊断不困难,应与阑尾 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进行鉴别l预防治疗l一般治疗l抗炎治疗:首选青霉素及甲硝唑,最好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择合理抗 生素。使用原则:早期、足量、多途径 及联合用药。l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l病理改变为:结缔组织增生及粘连。 常见有:慢性附件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 囊肿、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l临床表现:l症状:白带增多,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劳累后 加重。l妇科检查:子宫多后位,活动欠佳,压痛,双 附件增厚,或有粘连的囊性肿快,压痛明显l诊断: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不困难。须与生 殖器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淤血症及卵 巢恶性肿瘤等鉴别。治疗:l一般治疗l中医中药治疗l物理治疗l抗生素治疗l手术治疗: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卵巢囊肿。健康指导n指导病人应重视妇科疾病普查,定期检 查宫颈,早期发现炎症,积极进行治疗 。同时要做好月经期、妊娠期、分娩期 、产褥期及人流后的自我保健,重视个 人卫生,增强体质锻炼,避免发生急性 盆腔炎。如有急性炎症应及时、彻底治 疗。预习内容:月经不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