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作者对汉字无比的喜爱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的一个个方块而动 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嬉戏,像一 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 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 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一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出作为中 华民族子孙的骄傲、自豪之情。 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 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有这么丰 富的书法瑰宝?在这个句子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 的比喻:汉字字数众多,汉字文化浩瀚 壮观,像夏夜的星空令人神往!表达了 作者“无限钟情于汉字”的感情。汉字既 古老又充满活力,在当今时代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 啊!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 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 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 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结合加点的词语,体会下面句 子的意思。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 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 魅力。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 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 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 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 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 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 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 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 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 “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 “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 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 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 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 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 的事物。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 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 无共同音素了。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 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 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 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 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 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 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 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 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 “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 考也,考者老也。诗经的大雅棫朴亦 云:“周王寿考。”。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 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 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 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 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 ),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 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 觉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