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子良大疱性皮肤病简介和治疗ziliang921qq.com讲座流程图大疱性皮肤病简介大疱性皮肤病(bullous dermatosis):是指 一组发生在皮肤粘膜以大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 病,有自身免疫性及遗传性、表皮内及表皮下 之分。大疱性皮肤病的分类自身免疫性遗传性其他表 皮 内天疱疮单纯性大疱性表 皮松解症 家族性良性慢性 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 型药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表 皮 下大疱性类天疱疮 瘢痕性类天疱疮 疱疹样皮炎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妊娠疱疹交界性大疱性表 皮松解症 营养不良性大疱 性表皮松解症多形性红斑 肠病性肢端皮炎天疱疮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 严重性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一 组累及皮肤粘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特征 是疱壁薄、松弛易破的大疱,组织病理为棘层 松解所致的表皮内大疱,免疫病理显示角质形 成细胞间IgG、IgA、IgM或C3网状沉积,血清中 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天疱疮抗体。【病因及发病机理】v病因未明。是由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抗天疱疮 抗原抗体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v天疱疮的抗原主要集中在桥粒;天疱疮的抗体主要是IgG,少数是IgA【临床表现】v天疱疮的临床类型: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 v特殊类型天疱疮:包括 疱疹样天疱疮、药物 诱导性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IgA型天疱疮【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临床表现】(一)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1)是天疱疮中最常见而又较严重的一个类 型,皮肤及粘膜均易受损。(2)多发生于中年人,儿童罕见。(3)皮损好发部位:病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 部位,但头面、颈、胸、背、腋下、腹股沟、 外阴等处比较多见。约60%患者于皮肤损害之前 数月出现口腔粘膜糜烂,经久不愈,4-6个月才 发生皮肤损害。(4)典型皮损:本病典型表现是在正常皮肤 上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浆液性水疱和 大疱,疱壁薄,松弛,易破,疱壁破后呈潮红 糜烂、渗出、结痂,不断向周围扩展,棘突松【临床表现】解征或尼氏征(Nikolskys sign)阳性。很少有 自愈倾向。糜烂面常向周围扩大,在其边缘可见 如领圈状分离的表皮。若继发感染,则有脓疱及 脓痂。 (5)预后:在天疱疮中最差,在应用皮质激素 治疗前,死亡率可达75%,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死亡率仍为21.4%。死亡原因多为长期大剂量应 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感染等并发症 及多脏器衰竭。也可因大量体液丢失、低蛋白血 症、恶液质而危及生命。【临床(3)典型皮损:为外观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 生的半球形、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疱壁厚,饱 满,内含浆液,尼氏征阴性,水疱一般不易破 裂,破裂后的糜烂面较易愈合,留下色素沉着 ,少数患者起病时表现为非特异性皮损(如风 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浮肿性红斑),约数周后 开始发生水疱。【临床表现】(4)自觉症状:有瘙痒及烧灼感。通常无全身症 状。(5)预后:部分病例可自行缓解,但年老体弱 而有继发感染者亦可导致死亡。预后好于天疱 疮。死亡原因 :为机体消耗性衰竭及长期大剂量 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引起的感染及多 脏器衰竭等并发症。【组织病理】 为表皮下水疱,疱顶为正常表皮,疱腔中为血 清及纤维素凝结形成的网,其中有许多嗜酸性 粒细胞,也有嗜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在大 疱周围乳头顶部,有时可见嗜酸性白细胞为主 的小脓疡。 电镜检查水疱发生于基底细胞浆膜和基底板之 间的透明板内。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本病的诊断较可靠。抗体 结合在皮损周围的基底膜上,呈线状免疫荧光 ,主要为IgG和C3。盐裂皮肤(分离表皮真皮)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IgG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结合 在表皮侧。【组织病理】【组织病理】【组织病理】类天疱疮:表皮下大疱,内有嗜酸细胞浸润【诊断】 诊断要点:典型临床表现:好发于老年人,为外观正常 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紧张性大疱,尼氏征阴 性; 组织病理见水疱发生在表皮下,疱顶多为正 常表皮,疱腔内有嗜酸性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基底膜带有IgG抗体和C3 呈线形沉积;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gG型基底膜带自身 抗体结合在表皮侧;【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获得性原发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一组以皮肤粘膜出 现水疱大疱为牦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中 以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最为常见。天疱疮和大疱 性类天疱疮的病程慢性,可危及生命,属于重症 皮肤疾病。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及对药物副 作用的预防,对于疾病的控制及预后具有重大意 义。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皮质类固醇 通常是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首选药物。遵循 “早期应用,足量控制,合理减量,小量维持” 的原则。 1.天疱疮 治疗天疱疮常选用强的松,按照皮损范围、严重 程度决定最初剂量(首剂量),般对皮损面积占 体表不足1O的轻症腐例,或损害仅限于口腔粘 膜的患者,以3040mgd为宜;占30左右的中 度病例,以60mgd为宜;占5O以上重症病例, 则以80mgd为宜。给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是否【皮质类固醇治疗】新水疱;尼氏征是否转阴性;原有糜烂面渗出是 否减少。若35天内无好转,且仍有新水疱出现 ,应及时增加强的松的用量,增加剂量应为原剂 量的405O。在皮疹完全控制、原有糜烂面 基本上均为新生E皮覆盖后可以减药。开始减药的 速度可快些,如最初3-4周,可每71O天减总药 量的1O,以后每24周减一次。并逐渐过渡到 隔日服药的维持剂量治疗阶段,维持剂量可为隔 日晨起顿服15-20mg,常需服用数年。若治疗规律 ,多数患者可逐渐停药达到痊愈,般平均需要4 5年的服药时间。减药过程中一旦有新疹出现, 则应暂停减药。若因减药速度太快或骤然停药, 导【皮质类固醇治疗】致皮疹大面积复发,则需果断地增加用量或重新 给药。 2.大疱性类天疱疮 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基本用药原则类似于天疱疮 ,但首剂量略低于天疱疮的剂量,对良肤损害占 体表面积不足1O的轻症病例,般以30mgd为 宜;对皮损占体表面积在30左右的中度病例, 般以405Omgd为宜;对皮损占体表面积5O 以上的重症病例,则以6080mgd为宜。皮损控 制后需维持治疗,一般需要服用23年。对重症 病例,采用了大剂量强的松仍未能控制,可考虑 用冲击【皮质类固醇治疗】疗法,方法是250500mg甲基强的松龙于250ml 5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连续给予3天冲击后仍 用原来的口服剂量。在以皮质类固醇治疗期间, 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如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 、消化道出血;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如口腔白 色念珠菌感染、肺炎;水电解质紊乱及精神神经 症状等;长期服用者应注意自内障、骨质稀疏, 乃至腰椎压缩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的生。 旦出现,应予以相应处理。为预防不良反应的 发生,对长期服用激素者宜同时给予保驾药物, 如鱼肝油丸、钙片用于预防骨质疏松;氢氧化铝 凝胶、胃膜素或H2受体拮抗剂预防胃溃疡;10【皮质类固醇治疗】枸橼酸钾或缓释钾片预防激素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并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尿常规,便潜血 ,血糖,电解质及胸片等。【米诺环素&烟酰胺联合疗法】米诺环素&烟酰胺联合疗法 1986年Berk MA和Lorincz AL首次报道四环素&烟 酰胺成功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此后关于四环素 成功治疗类天疱疮屡见报道,该疗法已成为一个 替代皮质类固醇治疗类天疱疮的方法。其机理尚 不确切,多数作者认为与这两种药物抑制嗜酸性 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向病灶部位趋化、抑制炎症 作用有关。通常的治疗剂量四环素12gd,烟 酰胺0615gd。不良反应是服用四环素易 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可造成肠道菌 群失调、腹泻、二重感染等。【米诺环素&烟酰胺联合疗法】米诺环素是四环素的衍生物,具有较强抑制炎症 细胞趋化的作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于 2002年2004年采用米诺环素一烟酰胺联合疗法 治疗了25例在治疗前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合并症 ,平均年龄75岁的类天疱疮患者。治疗剂量是米 诺环素200mgd,烟酰胺06-09gd。在皮损 完全控制后米诺环素可减为100mgd。治疗结果 是40病人皮损完全得到控制;44%病人虽然不能 完全控制,但仅需加用小剂量的强的松即可完全 控制,副作用发生率为24%,并且大多比较轻微。 由此可见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治疗类天疱疮,疗 效【米诺环素&烟酰胺联合疗法】肯定,副作用相对较低,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尤其对于年龄较大,有较多合并症的患者,建 议首先使用该方法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 单独使用或与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与皮质类固 醇联合应用,疗效较好,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 低皮质类固醇的用量。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 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等 。并且药物起效与皮质类固醇相比,比较缓慢。 1.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 叶酸拮抗剂,影响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对B细胞的 抑制作用较强。也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炎 症因子。通常与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1025mg w,肌注、静脉点滴或口服。此药用法简单,副【免疫抑制剂治疗】作用较少,价格便宜。但单独使用作用较弱。常 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作用和肝脏的损伤,尤其 是长期积累作用可导致肝脏纤维化。总的药物积 累剂量应控制在15g以下。 2.环磷酰胺(Cyclophcsphamide,CTX)一种烷化剂,抑制细胞增殖,非特异地杀伤抗原 敏感的小淋巴细胞,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 抑制。也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与激素合用疗效 显著,可加快激素的减量,通常采用冲击疗法,8 12mgkg-1/d ,连续2天,每2周一次。皮损控 制后就不再用。主要副作用是出血性膀胱炎,【免疫抑制剂治疗】骨髓抑制,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 3.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拮抗次黄嘌呤核苷酸,抑制淋巴细胞DNA合成,对 T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口服50150mgd或15 2mgkg-1/d。与CTX比较,使用方便。主要的副 作用是骨髓抑制,并且不可与其它影响嘌呤代谢 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合用。 4.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 选择性地抑制由抗原激活辅助性沐巴细胞的DNA合 成。与皮质类固醇合用,部分病例也可单独使用 治疗。通常口服3-5mgkg-1/d ,严重的【免疫抑制剂治疗】6-8mgkg-1/d。与MTX,CTX和硫唑嘌呤相比,环 孢菌素A无骨髓抑制作用,肝脏毒性轻。但有肾毒 性,易导致高血压,高血钾。并且价格昂贵。 5.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Ce- llcept骁悉) 抑制活化盼口B淋巴细胞内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 ,从而抑制鸟嘌呤的合成,选择性阻断T和B淋巴 细胞的增殖。口服,初始剂量500mgd,可逐渐 加量,平均大约2gd。该药的安全性好,无肝肾 毒 性,对骨髓的抑制也轻,长期使用的耐受性好。 但价格昂贵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该药影响嘌【免疫抑制剂治疗】呤代谢,不可与如别嘌呤醇等影响嘌呤代谢的药 物合用。【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 抑制或去除免疫球蛋白,或抑制T细胞的功能。常 作为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辅助治疗,可以 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 1.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 免疫球蛋白中的特异抗体可以中和致病性的内源 性抗体,并且可以抑制B细胞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 合成;同时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作用。方法 是0204gkg-1/d ,静脉给药,连续35天 。此疗法起效快,抑制自身免疫的同时还可抗感 染。但是作用持续时问短,并且价格昂贵。当【免疫调节治疗】患者需要大剂量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