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查房糖尿病足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 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 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 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糖尿病 大国。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 率为9.7%,约有患者9240万。全球每8秒钟就有一人因糖尿病丧 生,每30秒钟就有一个糖尿病足 患者被截肢。糖尿病病人中,截肢的危险比其 他病人增加40%。随访研究发现,截肢后5年内, 70%的病人死亡。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糖尿病与足病拯救因糖尿病而截肢致残的患者二. 发病机 制 一. 定义三. 分类及 分级四. 临床表 现五. 检查及 治疗六. 个案查 房目录糖尿病足的概念是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 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 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WHO的定义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使肢端缺血,合并周 围神经病变而失去知觉,继发感染而导致)下肢远端神经异常 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 组织破坏。它至少应当具备如下要素:第一是糖尿病患者。第二是应当有足部组织 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第三是伴有一定下肢神经或(和)血管病变,三 者缺一不可,否者就不能称其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定义6神经病变愈合 不良坏疽截肢糖尿病足发病过程微小创伤溃疡足底压力 的变化神经系统 功能障碍感染血管病变发病机制q eBiz Total Service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 为血糖升高是基础,血管病变和神经功 能障碍是关键,足底压力异常是诱因, 若在此基础上再合并感染就促使肢体缺 血进一步加重而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生。大血管 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微血管 病变结构性:毛细血管基膜增厚 功能性:动-静脉分流 血流增加神经性浮肿交感神经功能异常感觉神经功能异常肢体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易于发生皲裂,使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容易合并感染。使肢体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甚至丧失,加上糖尿病易于合并眼病发生视力障碍,使有些患者在足部遭受外伤后形成溃疡时尚不知晓,导致损伤加重。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易引起神经营养障碍和缺血性神经炎。末梢 神经病变与高血糖有直接关系。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的游走性和吞噬能力降低 ,使其易于发生感染且难以控制。缺血的肢体更易于发生感染,且 多为革兰阴性菌、厌氧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感染后使血液中促凝 物质增加,局部氧耗增加,使局部缺血加重而发生坏疽。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却是 促使其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感染后使血液中促凝物 质增加,局部氧耗增加, 使局部缺血加重而发生 坏疽。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缺血分类及分级目前,我国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 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比较少见。神经型缺血型神经缺 血型(混 合型)根据病因分2 2级级1 1级级3 3级级4 4级级5 5级级0 0级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全足坏疽分类及分级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本系统由 Meggitt于1976年建立,随后Wagner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得到推广,简称 为Wagner分级系统,包括伤口深度、位置、是否存在坏疽3个参数。以伤口深 度为主分为05期。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 软组织感染,无 脓肿或 者骨的感染1级 溃疡无感染3级 深度感染 伴有骨组 织病变或脓肿 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 跟或前足背)5级 全足坏疽临床表现一.症状: 间歇性跛行:为下肢早期表现,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 行走一段距离后乏力劳累、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停止行 走或休息后使症状缓解。 休息痛:是病变中期表现,多局限在足趾或趾远端,夜间尤 甚卧床时疼痛加剧,下肢下垂可缓解。 肢端溃疡坏疽:是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有3种类型:湿 性坏疽:肢端表现局部组织糜烂。形成溃疡,深入肌层,甚至 破坏骨质形成脓腔排除较多分泌物。干性坏疽:局部皮肤 暗褐色出现缺血性坏死,皮肤肌腱干燥坏死。混合性坏疽: 即有湿性坏疽又有干性坏疽。二.体征 小动脉阻塞,循环障碍,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 神经营养障碍体征:皮肤干燥裂隙。痛觉减弱或消失。 感觉神经减弱或消失,容易受外伤感染。形成神经损害顽同 性溃疡。临床表现检查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底压力检查踝肱指数测定触诊、多普勒超声检查、皮肤温度检查、经 皮氧TCPO2监测、血管造影DSA 、核磁肌电图检查、触觉、温度觉、痛觉、震动觉 定性与定量检查风险筛查、预防治疗ABI=踝部动脉收缩压/肱部动脉收缩压正常比值: 1.0-1.4 轻度供血不足: 0.9中度供血不足: 0.5-0.7 跛行重度供血不足: 0.3-0.5 静息痛极重度供血不足:0.3 足坏死治疗糖尿病足既有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有肢端溃烂、局部感染等外科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治疗上要重视内外科综合治疗。对此病治 疗要根据病情的分期、病变的类型及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综合的治疗 方案。 主要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糖尿病改善血液 循环防治感染治疗末梢 神经功能 障碍外科处理一般资料:16床,陈永凤,女,81岁 入院时间:2016-04-14 现病史:患者因“血糖升高伴右足破溃7月余”收治入院 ,2015年10月患者因右足第一、第五足趾破溃流脓,于 外院切除第五足趾,伴大面积脑梗塞,为求进一步治疗入 住我科。“查随机血糖为:3.7mmol/L。 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伴多发并发症,2型糖尿病足伴感 染,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脑梗死个人史 出院时间:2016-04-20 个案查房Page 21既往史个人史 家族史患者平素身 体较差,否 认高血压, 心脏病史。 2016年1月 诊断大面积 脑梗塞。出生于当地 ,无外地居 留史,无血 吸虫疫水接 触史。无烟 酒等不良嗜 好。否认有家族 史过敏史否认药 物及食 物过敏 史。入院风险评估p 压疮风险评估:9分 (高度危险) p 坠床跌倒风险:60分(高度风险) p 导管脱落风险:0分 p 生活自理能力:10分(完全不能自理)p 1、食欲尚可 p 2、清醒5-6小时/日,夜间右肢疼痛影响睡眠。 p 3、大便1-2次/日 p 4、小便白天5-6次,夜间4-6次 p 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p 1、精神状态:尚可 p 2、对疾病认识:缺乏 p 3、心理状态:焦虑 p 4、家庭社会关系:住观察室期间缺乏家庭成员 的陪护。心理社会状况体格检查:T:36.4C; Bp128/55mhg; P78次/分;R20次/分;发育不良,营养不良,神志清,精神可。骶尾部有6.5*3cm2压疮,右坐骨结节6*4cm压疮 ,左坐骨结节6*7cm2压疮,右足底4*2cm压疮, 左足跟6*4cm压疮。右足背可及8*10cm破溃,表面 稍干燥,发黑,骨质暴露,第五足趾缺失。日期空腹P2h中餐后 P2h晚餐后 P2h睡前随机4.145.26.24.153.85.56.110.710.14.163.64.84.75.610.95.94.1710.29.814.114.513.34.189.910.313.811.49.24.193.23.68.28.27.24.14.205.1治疗方案换药胰岛素控制血糖What can we do ?1. 感染:与血糖升高,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糖尿病引起的物质 代谢紊乱有关3.疼痛:与糖尿病足、伤口感染、压疮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糖尿病足有关5.有坠床跌倒的危险:与糖尿病足,高龄,虚弱有关6.知识缺乏: 缺乏糖尿病足的预防与自我护理知识7.潜在并发症:低血糖、该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症状 护理活动 指导饮食 指导用药 指导发热、疼痛、糖尿病足心理 护理对该患者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1.感染护理目标患者感染得到控制,不要加重护理措施(1)遵医嘱给与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保证病室环境,床单及病人皮肤的清洁。创面周围的皮肤用温水轻柔地清洗,避免挤压伤口患周皮肤护理评价 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2.营养失调护理目标患者能定时进食,保持机体需要量护理措施(1)严格定时进食,控制总热量,严格限制各种甜食。(2) 调整饮食结构,鼓励患者近视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限制高脂饮食,荤素搭配,少食辛辣,饮食坚持清淡原则。护理评价 患者住院期间饮食尚可3.疼痛护理目标患者疼痛有所缓解 护理措施( 1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睡前做好各项清洁卫生护理,保持室内安静,有助于睡眠。(2)夜间查房时为其变换舒适体位,并遵医嘱给予止疼药。护理评价 患者住院期间自述疼痛未减轻但也未加重,患者知晓缓解疼痛的方法。4.皮肤完整性受损 护理目标患者压疮有所缓解,皮肤无破溃护理措施(1)促进循环,减少组织缺血遵医嘱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的治疗。(2)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防止因长期卧床而造成皮肤破损,对已有的褥疮进行换药护理,并予塞肤爽按摩脚跟。(3)保持床铺干燥,整齐。防止皮肤受到摩擦严格观察患者创面情况,有无渗液,周围皮肤情况,皮肤颜色,肿胀程度,皮温变化,有无新的破溃等。护理评价 患者住院期间无皮肤破损发生5.有坠床跌倒的危险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护理措施( 1 )对患者病床加床挡并固定妥当,挂防坠床防跌倒标识,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巡视病房,协助入厕,穿衣,口护等生活护理。(2)患者外出检查时需用轮椅,嘱患者活动时动作要慢。(3)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鼓励支持家属陪伴,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护理评价 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事件。6.知识缺乏护理目标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及护理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部的护理知识,保持双脚清洁避免感染。(2)告知病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其次应减少受压和感染的危险因素。(3)向病人详细讲解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名称,剂量,用药时间注意保护足部。护理评价 患者家属了解了疾病的知识7.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低血糖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进餐,三餐热量分配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一日三餐合理分配。一般按1/5,2/5,2/5或者各1/3的比例。(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识别低血糖,及自救方法。如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出汗、心慌、颤抖、面色苍白,需进食含糖食物、饮料即可缓解。告知病人活动时随身携带甜点及病情卡,避免活动时受伤,已备急需。(3)遵医嘱按时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