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反射 平面镜 要点疑点考点课 前 热 身能力思维方法延伸拓展要点疑点 考点 一、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 质的分界面上,光将改变其传播方向,一部分光 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i=r.3.反射的分类:漫反射、镜面反射4.光路是可逆的: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都是 可逆的,在这里这点显的极为重要.要点疑点 考点 二、平面镜的作用1.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 ;而所谓的光束的性质,即平行、会聚、发散.2.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正立、虚像、物像 关于镜面对称.所谓虚像,即实际光束的反向延 长线的交点所成的像.3.注意在平面镜中光路可逆的规律用得比较多 .要点疑点 考点 三、平面镜成像光路图1.画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技巧:先要根据平面镜成像对 称性的特点,确定像点的位置,再补画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实际光线必须加有箭头;还需注意:镜后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虚线上无需加箭头.要点疑点 考点2.确定平面镜成像的观察范围的方法 :观察的范围的确定重点在边界光线的确定 ,所谓边界光线,即镜后的成像点与平面镜的边缘点的连线,而一个点的边界光线有两条,如是实物,则虚像的边缘点不止一个,边界光线也不止两条,所有边界光线的公共部分为完整的观察范围,其余区域分别为半像区域和无像区域.要点疑点 考点【注意】平面镜的所有入射光线均是由物点出发,而所有的反射光线均好像是由像发出的.要点疑点 考点3.对学生来说能否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是能否学好本章的关键.课 前 热 身2.如图15-2-1所示,光线投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10,若绕过入射点O且垂直纸面的轴转动平面镜,当镜面转到跟水平面夹角为多少度时,光线沿水平方向向右传播?图15-2-1课 前 热 身【答案】顺时针转过40.注意如果没有说是向右的话,还包括逆时针转过50.课 前 热 身3.一个人以速率v向平面镜靠近,则此人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向自己靠近的速度大小应是( B )A.vB.2vC.v/2D.3v/2课 前 热 身4.采用下列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 )A.增大观察者与平面镜间的距离B.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片的上缘跟自己头顶等高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 悬挂到适当的高度课 前 热 身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C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一定能同时看到甲的眼睛D.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能力思维 方法 【例1】画出图15-2-2甲中从光源S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过P点的反射光线 .图15-2-2能力思维 方法【解析】因从S点发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能经镜面NM反射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一定是经过S的像点S的,经P点的光线也是如此 .所以作图的过程是利用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先作出光源S的像点S(如图乙所示)连SP交镜面于A点,则SA即为所求入射光线,AP为所求反射光线.能力思维 方法 【例2】如图15-2-3所示,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 前.(1)若镜不动,S以速度v沿SO方向向左平移 ,光源S的像如何运动?(2)若S不动,镜以速度v 沿SO方向向右平移,S的像又将如何运动?(3)若 S不动,镜以O为圆心,以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 周运动,转动角小于45,S的像又如何运动?图15-2-3能力思维 方法 【解析】(1)S以速度v向O点平移,根据物像以 镜面对称的规律,像S必以速率v向O点运动.(2)画出示意图,镜面向右平移,在t时间里O 移到S点,同时像、物重合,即t时间里O点的位移为vt,而S的位移为SS=2vsin45= vt,S以v=SS/t= v的速度沿SS连线向S运动.能力思维 方法(3)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根据运动的相对性知识,我们可以认为镜面不动,S绕O点逆时针转动.又根据像与物对称规律,可知像S绕O点顺时针转动,其转动的角度是镜面的转过角度的两倍.能力思维 方法 【例3】图中AB为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P1P2是 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 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 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 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15-2-4),图15-2-4能力思维 方法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上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画图法画出可看到的部分,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能力思维 方法【解析】答案如图15-2-5:画图步骤:(1)画出S点对AB的对称点S,S就是像点;图15-2-5能力思维 方法(2)连接S、a并延长,与AB交于c点;(3)连接S、c并延长,与P1P2交于一点,此点是看到部分的左端;(4)连接S、b并延长,与P1P2交于一点,此点 就是可看到部分的右端;上述的步骤并非惟一,此外,上图的步骤可自行完成.延伸拓展【例4】如图15-2-6所示,激光液面控制 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 射液面,反射光OB射到水平的光屏上,屏上用 光电管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输入控 制系统中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发光点B在 屏上向右移动了S的距离到B,由上可知液面 降低(升高或降低)了stan(i/2).图15-2-6延伸拓展【解析】做出两次的反射光路图如图15-2-7 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液面下降,又由几何关系 可得:O1M=BB=s,液面下降高度 h=stan(i/2).图15-2-7延伸拓展【例5】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上 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 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 MN为d=10m,如图15-2-8所示,图15-2-8延伸拓展转台匀速转动,使用激光器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t=2.5s ,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延伸拓展【解析】在t内,光束转过的角度为=360t/T=15;如图15-2-8所示,有两种可能;(1)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接近N点,t内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变为30,小车走L1,速度应为v1=L1/t ,由图可知,L1=d(tan45-tan30),即得:v1=1.7m/s.延伸拓展(2)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远离N点,t内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变为60,小车走过L2,速度为v2=L2/t ,由图可知:L2=d(tan60-tan45),即得:v2=2.9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