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电器的EMC问题目录1. 电磁兼容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2. 电磁骚扰的耦合与传输理论 3.电磁兼容实验Chapter1 电磁兼容定义及其发展现状1. 电磁兼容定义2. EMC标准3. EMC发展历史1.1 电磁兼容定义l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按国家军用标准GJB 72-85定义为:“设备 (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 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 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 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它也不会使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 设备(系统、分系统)因受其电磁发射而 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1.1 电磁兼容定义lIEEE给电磁兼容性下的定义是: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is the ability of a device, equipment or system to function satisfactorily in its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without introducing intolerable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s to anything in that environment. ” 1.1 电磁兼容定义电磁干扰三要素l电磁干扰源l干扰传播途径l敏感设备l电磁干扰三要素示意图电磁干扰三要素示意图电磁干扰源敏感设备传导耦合辐射耦合干扰耦合途径电磁干扰三要素示意图电磁骚扰源l自然电磁骚扰源:宇宙干扰、大气干扰、热噪声和沉积静电干扰l人为电磁骚扰源:工业、科学、医疗设备 高压电力系统 信息技术设备 静电放电无线电发射设备 内燃机与点火系统电磁牵引系统 核电磁脉冲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与电气照明电磁骚扰的性质l频谱宽度l幅度或电平l波形l出现率l辐射骚扰的极化特性l辐射骚扰的方向特性l天线的有效面积1.2 电磁兼容的标准1.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的系 列标准2. IEC于1977年成立了TC77的IEC1000的 系列标准1.2 电磁兼容的标准l我国的EMC标准 基础标准 有20个基础标准,涉及 EMC术语、电磁环境、EMC测量设备规范 和EMC测量方法等。 通用标准有4个。CISPR制定的通用 标准将陆续被我国采用。 产品类(产品族)标准有47个 系统间标准 有14个。系统间的EMC标准主要规定了经协调的不同系统之间 的EMC要求1.3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概述l在干扰问题的长期研究中,使人们从理论 上认识了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明确了干 扰的性质及其数学物理模型。l逐渐完善了干扰传输及耦合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抑制干扰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建立 了电磁兼容的各种组织及电磁兼容系列标 准和规范1.3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概述l80年代以来,电磁兼容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学科领 域,许多国家在电磁兼容标准与规范,分析预 测、设计、测量及管理等方面均达到很高水平 。l高精度的电磁干扰(EMI)及电磁敏感度(EMS) 自动测量系统,可进行各种系统间的EMC试验。l研制出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各种EMC计算机分析程 序,有的程序已经商品化,形成一套较完整的 EMC设计体系。l在电磁干扰的抑制技术方面已研制出许多新材 料、新工艺及规范的设计方法。1.3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概述l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控制电磁干扰的理论 和技术并迅速应用于工程实践。技术延伸到所 有用电的设备和系统,确立了电磁兼容学科的 公共技术基础地位。l电磁兼容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 学科。作为边缘技术,它以电气和无线电技术 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涉及许多新的技术领域 ,如微波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 信和网络技术、以及新材料等等。l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的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现代 化工业领域,如电力、通信、交通、航天、军 工、计算机和医疗等都必须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1.3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概述电磁兼容研究的热点内容:电磁干扰源的特性及其传输特性;电磁干扰的危害效应;电磁干扰的抑制技术;电磁频谱的利用和管理;电磁兼容性标准与规范;电磁兼容性的测量与试验技术;电磁泄漏与静电放电等。 Chapter2 电磁骚扰的耦合与传输理论l1.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l2.传导耦合的基本原理l3 .辐射耦合的基本原理2.1 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2.2 传导耦合的基本原理l传导耦合是指电磁骚扰源(噪声)的 能量在电路中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 通过金属导线或其他元件(如电容器 等)耦合至被干扰设备(电路)。骚扰 源与敏感设备之间存在完整的电路联 结l传导耦合可分为电路性耦合,电容性 耦合,电感性耦合2.2 传导耦合的基本原理一、电路性耦合l当两个电路回路 的电流流经一个 公共阻抗时一 个电路回路的电 流在该公共阻抗 上形成的电压就 会影响到另一个 电路回路一、电路性耦合l1. 共阻抗耦合一、电路性耦合2.串联地阻抗产生的耦合串联地阻抗耦合电路一、电路性耦合3. 公共电源内阻抗产生的耦合公共电源内阻抗产生的耦合一、电路性耦合4. 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耦合电源内阻及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耦合二、电容性耦合l电容性(电)耦合:当干扰源为高电压、小 电流时,它对周围元器件或系统(设备) 的干扰,则主要表现为电容性耦合干扰。耦合模型等效电路二、电容性耦合三、电感性耦合电感性耦合干扰源产生的噪声磁场与被干扰回路 发生磁通交链,以互感的形式产生传导干扰两电路之间的电感性耦合2.3 辐射耦合的基本原理l时变电磁波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能够脱 场源在空间传播。电磁场能量向远处传播 而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称电磁辐射l按电磁波与波源的关系分:在波源附近的 束缚电磁波(近场,感应场);能量完全 辐射的自由电磁波(远场,辐射场)近区场远区场2.3 辐射耦合的基本原理辐射耦合方式l天线与天线间的辐射耦合l电磁场对导线的感应耦合l电磁场对闭合回路的耦合l电磁场通过孔缝的耦合Chapter4 电磁兼容性控制1. 分析和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一般方 法2. 抑制电磁骚扰的策略3 电磁兼容实验任何使用公共电网和具有电子线路的 产品都必须满足EMC要求,这些要求 可分为四大类测试:辐射发射测试、 传导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和传 导抗扰度测试。3.1 EMC测试简介l传导发射测试 考察再交直流电源 线上存在的、由被测设备产生的干扰 信号,测试频率范围25Hz30MHzl辐射发射测试 考察被测设备经空 间发射的信号,测试的典型频率范围 10kHz1GHz,但对磁场测量要求低 至25Hz,对工作在微波频段的设备 高端应测至40GHz3.1 EMC测试简介l辐射抗扰度测试 测量一个装置或产 品的防范辐射电磁场的能力l传导抗扰度测试 测量一个装置或产 品的防范来自电源线或数据线上电磁干扰 的能力l抗干扰度所涉及的干扰类型可能是连续波 ,也可能是几种规定波形的脉冲信号3.1 EMC测试简介l四种测试之间的关系3.2 电磁兼容性测量电磁兼容性测量对测量场地、仪器和测量结果要 求很高,由于任一电设备既是干扰源又可能是敏 感设备,因而电磁兼容实验分为EMI,EMS两大类 :干扰发射测量 电子电器元器件和设备在各 种电磁环境中的传导,辐射发射量的测量;各种 信号传输方式下干扰传递特性的测量。敏感度测量 对电磁场辐射干扰敏感度测量 ;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注入干扰的敏感度测 量等。3.2 电磁兼容性测量电磁兼容性测量的仪器:(1)电子计算机(2)测量接收机 EMI测量: (3)各式天线(4)电流电压探头,各式滤波器 等(1)电子计算机 EMS测量: (2)测量接收机(3)各式天线(4)信号发生器,功放等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IEC-61000系列标准包括EMC设计、 EMC环境和EMC测量的所有方面。l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lIEC61000-4-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lIEC61000-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 验lIEC61000-4-1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 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本标准定义 设备的静电放 电抗扰度为操 作者和邻近的 设备引起。 规定了三种测试方法:接触放电法、空气放 电法和间接放电法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静电放电发生器输出的电流波形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静电放电等级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IEC61000-4-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雷击和输电线路的开关动作产生高能量脉 冲,通过输电线路耦合到用电器,导致用 电器的性能下降或功能丧失。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浪涌波形参数正负极性的干扰至少要加5次,每次浪 涌的最大重复频率为1次/分,干扰波同步 在电 源波形零点和 正、负峰点上 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浪涌抗扰度试验等级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IEC61000-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 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模拟切合电抗性负载产 生的干扰,对电气电子设备在抗电快速瞬 变脉冲群性能方面进行考核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群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试验等级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IEC61000-4-1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 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l原因:供电电网或变电设备故障或负荷突 变引起的典型电压跌落和短时中断波形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试验等级3.3 IEC-61000抗扰度标准l电压变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