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 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 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 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 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 ,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 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 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领导人。 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 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 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 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 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在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 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 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一、赫鲁晓夫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19531964)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1913年年 全俄为全俄为540.2540.2公斤,公斤,19401940年才达年才达429.7429.7公斤,公斤,19551955年也才为年也才为524524公公 斤;肉类统计斤;肉类统计19131913年为年为31.431.4公斤,公斤,19401940年为年为24.224.2公斤,公斤,19551955年年 为为31.831.8公斤。公斤。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1926年到战前的年到战前的1940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 度度21.9%21.9%,轻工业只有,轻工业只有14.1%14.1%,农业则为,农业则为1.5%1.5%。一、赫鲁晓夫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19531964) 农业方面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工业方面1.1.背景:背景:2 2. . 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的主要措施(1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2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 联的最高领导地位。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项项目 内 容农业农业工业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 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 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积极性。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赫鲁晓夫 开展种植玉米运开展种植玉米运 动动种植玉米的面积从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1954 年的年的430430万顷扩大到万顷扩大到19621962年年 的的3700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 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 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积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 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局限性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 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 终导致改革失败。 列昂尼德·伊里奇· 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 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 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 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 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 徒集团”的首脑。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a.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c.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的国防开支: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1955年,是年,是324324亿美元,亿美元, 19791979年则高达年则高达14801480亿美元。亿美元。项目项目年份年份美国美国苏联苏联洲际导弹洲际导弹1968196810541054858858197819781054105414001400潜射导弹潜射导弹196819686566561211211978197865665610151015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1968196854554515515519781978432432135135核弹头核弹头19681968430043001300130019781978110001100045004500现役武装部队现役武装部队1968196835035034034019781978210210440440坦克坦克196819688500850032400324001978197810500105005000050000战术飞机战术飞机196819685100510040004000197819784500450046004600水面战舰水面战舰1968196836036032032019781978172172240240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军费开支。70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20% 。勃列日涅勃列日涅 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40%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2、改革的结果(1 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 力量大为增长,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人民 生活有所改善;生活有所改善; (2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3 3. . 改革失败原因:改革失败原因:(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内容方面,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 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于农业,后者重于工业;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 ,后期停滞不前;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 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 异同?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 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 波尔附近致了冷战的结束, 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 诺贝尔和平奖,但他 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 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 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 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 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 2 )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 2、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内容问问 题题经经济济政政 治治重点: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用经济管理方法 代替行政命令(代替行政命令(实质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作用)1. 1.缺少宏观决策和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2. 2.继续优先发展重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工业作为改革的作为改革的重点重点局势失控,苏联解体局势失控,苏联解体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 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 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背离元化。4、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继续苏联的传统做法(优先发展重 工业),致使经济不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 持续下降。材料材料1 1:198619861988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28% ,19891989年下降到年下降到26.4%26.4%,而,而1990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4%,国民生,国民生 产总值下降产总值下降2%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3%。1991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负8%8%,劳动生产率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负负9%9% ,国民收入增长,国民收入增长负负10%10%。 材料材料2 2:1991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95%缺缺 货;在货;在200200多种食品中,多种食品中,180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 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 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1989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 平下降平下降7%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万人占总人口的1/71/7 ,19901990年达年达1/31/3,失业人口达,失业人口达20002000万人。万人。 5、结果:经济困难;局势失控;最终苏联解体苏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苏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发生倒戈。至发生倒戈。八八··一九事件一九事件材料3: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19911991年月年月1212月月2525日日材料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改革的重点成果(后果)成果(后果)问题问题赫鲁晓夫赫鲁晓夫 农业农业一度促进一度促进 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体对原有经济体 制的修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