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培训暨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贾治邦这次会议是继 2009 年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后,局党组决定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既是一次技术培训会,也是一次动员部署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及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分析当前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培训,安排部署 2010 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刚才,举行了国家网络森林医院开通仪式,过一会儿,4 位专家还将从不同方面对我们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培训。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一、认真总结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局于去年 4 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了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与各有关省区市签订了防治责任书。一年来,各有关省区市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松材线虫病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普查结果显示,2009 年全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 94.75 万亩,较 2008 年减少 4 万多亩;病死树 74.94 万株,较 2008年减少 31 万多株;全国疫情发生县中,有 40 个未出现松材线虫病死树;四川、云南等地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其中四川省已连续 3 年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在以往实现发生面积及病死树数量双下降的基础上,2009 年首次实现疫情发生县级单位较上年减少。总结各地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一)坚持加强组织领导。黄山会议结束后,各有关省区市进一步加强了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浙江、江西、贵州等13 个省区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专门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或发表重要讲话。19 个省区市召开了防治工作专题会议。二是加强防治指挥机构建设。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市调整充实了防治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其中湖南省增设了以省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的防治工作协调组。广东省也正在积极筹备成立防治指挥机构。三是落实防治责任和任务。浙江、福建等 9 个省级政府与各市区县政府签订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或预防责任书。江苏、山东等 6 个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受政府委托,与各地市政府签订了防治或预防责任书。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山东、湖北、重庆等省市通过建立和完善分片包干责任制,派人深入工作第一线,对防治工作实行全过程指导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各地坚持将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搞好防治的基础工作来抓,积极完善出台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09 年 7 月,浙江省人大颁布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是我国首部针对单一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出台的地方法规。2009 年 12 月,江西省政府出台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江苏省政府已将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管理办法列入立法计划,争取今年颁发实施。安徽、河南等 7 个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三)坚持加强防治措施。一是强化检疫执法。组织开展了联合检疫执法行动,共查处 10 多件跨省跨区域的违规调运松木制品案件。重庆市为全市森防检疫机构及检疫检查站办理了公路检查证,解决了检疫执法人员无权上路执法的问题。二是加强监测工作。各地通过整合资源、落实责任等途径,切实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工作。贵州省将松材线虫病监测与天保工程管护相结合,把监测任务纳入天保工程护林员的工作范围,充实扩大了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队伍。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09 年各省松材线虫病防治经费投入达 2.2 亿元以上,较上年增加 20%多。其中,浙江、安徽、江西、河南、重庆等省市防治经费大幅增加,仅重庆市就增加 1400 多万元。有了经费保障,各地共清除和除害处理疫木、衰弱木 500 多万株,云南等省全面完成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林更新改造任务。(四)坚持加强技术创新。各地在防治技术和防治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一是新型药剂开发和应用取得新进展。江西省赣州市应用新型仿植物源药剂噻虫啉开展松褐天牛防治,虫口密度大幅下降,枯树情况明显好转。湖南省对松材线虫病疫点周围的近 20 万亩松林采用噻虫啉防治,秋季普查时没有发现松树枯树情况。二是生物防治工作取得新突破。国家林业局分别在安徽省和湖南省启动了利用川硬皮肿腿蜂、花绒寄甲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试点示范工作,并于去年 8 月在安徽省九华山举行了松材线虫天敌释放仪式。各省也积极利用天敌防治松材线虫病,生物措施的比重和防治成效明显提高。三是防治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松材线虫病防治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防治工作的开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重庆等省市推行的绩效承包防治机制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只要落实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双线责任,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加强监测,科学防治,松材线虫病完全是可防可治的。二、切实增强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充分肯定 2009 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防治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疫情扩散现象严重。虽然去年疫情发生县级单位总体有所减少,但新增 2 个省级行政区和 11 个县级行政区,有些地方的疫情还出现了反弹和反复。二是检疫执法不严格。不少地方执法软弱,不敢碰硬、不敢执法,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疫木监管工作严重缺位,有的地方存在疫木流失现象。三是疫情监测不到位。一些地方的预防和监测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现不及时,甚至出现了疫情还是由毗邻省或县发现的情况。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对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实现林业发展目标,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到 2020 年,我国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既是胡锦涛总书记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的最新目标。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加强森林保护和经营。松树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树种,目前有 5 亿多亩,且很大一部分松林作为先锋树种生长在土壤贫瘠、难以更新的困难立地上,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几十年的绿化成果将毁于一旦,不仅影响林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还会影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局。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权威专家温奈尔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2000 年以来,加拿大因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森林碳排放是森林火灾和森林采伐总量的 35 倍。据统计,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累计致死松树 5 亿多株,毁灭松林 500 多万亩,不仅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其造成的碳排放也是惊人的。专家研究表明,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适生区可能会因为气候变暖而扩大,导致松材线虫发生区北移。今天的会议特意请山西省和甘肃省的同志参加,就是希望这两个省未雨绸缪,加强防范。(二)物流持续增加,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是松科植物的毁灭性疫病,寄主植物感染该病后 23 月即可死亡,35 年即可摧毁整片松林,其危害性极强。我国自 1982 年在南京首次发现该病以来,疫情扩散迅速,目前已呈现出疫情多点发生、范围向西向北扩散之势。该病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破坏性的生物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贸易不断增加,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里程已由 90 万公里提高到近 200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 6.5 万公里,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10 万公里。同时,我国铁路里程、港口泊位数量及吞吐量、客货运量及周转量、出入境旅客量呈迅猛增长之势。持续增长的物流以及松木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都为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给林业检疫执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将越来越艰巨。(三)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使命。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针对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一些国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应对措施,对我国外贸设置各种贸易壁垒政策,其中利用林业有害生物设置贸易壁垒成为他们常用的手段之一。去年,北美植保组织制订并发布了区域标准植物检疫措施,即来自亚洲舞毒蛾疫区的船舶及船上货物运行管理指南 。据初步分析,采取这项措施,将影响我国部分港口的业务开展,降低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有关部门估测,受此影响,我国每年将至少有 1/5 输往北美的货船可能在其口岸遭遇拒绝入港、锚地待检、港口滞留等形式的通关障碍,有 500 亿美元的货物受影响。最近,韩国方面又针对香蕉穿孔线虫,禁止进口我国部分地区寄主植物,对当地苗木花卉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松材线虫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如果一些国家对此采取措施,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才是我国最好的应对措施。(四)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农民成为林地的主人,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发家致富的创业平台,具备了脱贫致富的资本和条件,为我国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重要途径。但是,近 20 多年来,松材线虫病造成我国大量松树死亡,给广大林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估算一下,松材线虫病入侵我国 28 年来,共造成 500 多万亩松林死亡,其中约有250 多万亩为集体林。若按每亩材积量 4 立方米、每立方米 500 元计算,每年集体林松木损失的总价值约为 1.8 亿元。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马尾松在江西、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和福建 6 省的分布面积占全国的 2/3,这 6 省区是我国南方主要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如果不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势必给林农带来严重损失,严重影响农民就业增收。总之,必须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这一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三、全面夺取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新胜利2010 年,是顺利完成“十一五”防治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兑现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预防责任的关键一年。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的部署,全力做好2010 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一要兑现防治责任。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地要按照国办文件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相关责任。造林司要认真准备组织,做好责任兑现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兑现落实奖惩制度,对领导到位、责任落实、防治目标完成好的,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失职、渎职或组织领导不力,责任制不落实的,发现一个通报一个;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各地要加快部署,从紧安排,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全力以赴完成第一阶段的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和任务。二要制定防治方案。国办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除治方案和预防方案。各有关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办文件要求,在秋季普查结束之后,立即着手制定下一年度防治实施方案或预防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报我局批复实施。年度防治实施方案或预防方案必须任务目标具体,责任制度明确,防治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防治措施得力。三要加强疫情监测。实践表明,早发现、早治理是成功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最有效途径。各地要在落实监测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彻底扭转重治理、轻预防的被动局面。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必须做到当年发生、当年发现。凡经证实发生两年以后才发现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四要强化执法监管。不仅要严格执行各项检疫执法规定,规范检疫执法程序,而且要建立检疫责任追溯制度。认真做好检疫登记工作,对辖区内的涉木单位进行全面登记管理。加强登记企业的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