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一、概念两个概念的长期混淆。宪法形式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和宪法的结构 形式,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来源 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宪法产生原因或途径 ;而宪法的形式则主要是指宪法的结构形式包括 宪法体系和成文宪法典的结构形式。 二、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分类 (一)宪法渊源 1、制宪和修宪活动; 2、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和阐释; 3、违宪审查机关的判决和解释; 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 5、政治贯例; 6、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 7、政治学说与宪法学说; 8、国际法与外国宪法。n(二)宪法的形式n 宪法的形式是指宪法基于不同效力来源所形 成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观世界各国宪法、宪法的 形式主要有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宪法解释和 权威性宪法著作等等。 n(一)成文宪法典 n 成文宪法典是指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由一种有逻辑、 有系统的法律文书加以明确规定而形成的宪法。n特 点: 内容系统而明确, 结构严谨,相对稳定并且便于适用。 n(二)宪法性法律 n 宪法性法律是指一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一部法 律文书之中,而是由多部关联的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具体 分为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前者是指一国的根本制度由多部 单行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一般由普通立法机关制定,其地 位和效力与普通法一样。其特点是内容单一、结构简单、制定方 便、使用灵活。多为不成文宪法国家采用。后者是指由普通立法 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宪法性法律,具体包括组织法、选举法 、代表法、议会法、立法法等。其效力低于宪法,但属于宪法范 畴。无论成文宪法国家,还是不成文宪法国家,均有宪法关联法 。n(三)宪法惯例 n 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 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默认、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n 一般为国家领导人开创,并为后人效法而逐渐形成。它 属于政治性规范,不适用于普通案件的审理。如英国“首相 自行组阁”的惯例即上从1834年英国首相罗伯特庇尔为保 持内阁稳定,自行组阁并获得英王默许而逐渐形成的。 n(四)宪法判例 n 宪法判别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由司法机关在审 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拓展资料】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宪政第一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801年3月2日,即将卸任的总统亚当斯任命了42名 治安法官,一些人的任命状则因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而 未及发出。1801年3月4日,民主共和党领袖杰弗逊 (Jefferson)正式出任美国第3任总统。当他得知有17份 治安法官的任命状仍滞留在国务院的抽屉时,便授意他 的国务卿麦迪逊(Madison)不要发送这些已经签署并经封印的任命状,而将其“如同办公室的废纸、垃圾一样处理了。”麦迪逊之拒发任命状,自然引起了已获任命但却未接到任命状的人的不满。 其中,马伯里与另外三个同样情形的人便以1789年的司 法法第13条的规定为依据,直接诉至最高法院,请求对国务卿 麦迪逊发出职务执行命令书(writofmandamus),强制其交付那些 任命状。首席大法官马歇尔执笔的判决认为,所有制定成文宪法 的人们都想要制定国家的根本的、最高的法律,因此所有有限政 府理论的逻辑结论必定是“与宪法相抵触的立法机关的法案均是 无效的”,而作为具体适用各种法规范的法院,理所当然地拥有 对法律的违宪审查权。在这个案子中,马歇尔通过三步推理,将一个普通的行政诉 讼导出第一个宪法案例:宪法是法,具备法律效力;宪法是更高 的法,抵触宪法的法律无效;法院有权解释宪法。思考:(1)违宪审查权的理论来源是什么?(2)我国相关的宪法审查制度与美国有何不同?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n(五)宪法解释 n 宪法解释就是对宪法条文含义进行的释义和说 明。宪法解释分为立宪解释、行宪解释、违宪司法 审查解释和监督解释等四种类型。(李步云)教材 认为主要是立宪解释。宪法解释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变更宪法原文的字 句形式, 而是对宪法条文含义进行的释义和说明。 有权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因 而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 n(六)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惯例) n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 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而国际习惯则指各国在相互 交往中形成的一种有法律的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国际条约和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能 否成为国办法的渊源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参与和 认可。 如美国1787年宪法第6条规定,合众国已经缔 结和即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合众国的最高法 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n(七)权威性宪法著作 n 权威性宪法著作作为宪法的一种渊源形式, 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适用于少数不成文宪 法国家。 n三、我国宪法的渊源与形式 我国宪法的渊源(略) 我国宪法的形式 主要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n(一)宪法典 n(二)宪法性法律 n 立法法、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 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 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 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 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人民代表法、国籍法以及多种保障法。n(三)宪法惯例 n 每届全国人大开会时,全国政协会议也同时 进行,并且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体列席全国人 大的有关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惯 上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任。 n(四)宪法解释 n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67条的规定,解释宪法的权 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n(五)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n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国际条约和习惯的效力。n目前,认可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两个著名 的人权公约。 第二节 成文宪法结构n一、宪法结构概述 n 从宪法表现形式的角度理解,宪法结构是指宪法体系;从成文宪法典的角度理解,宪法结构 是指一国宪法典各组成部分的外部排列和内部组 合,包括形式和内容结构两个方面。 n(一)宪法体系 n 宪法体系是指一国宪法由不同渊源形式的宪法规范所 组成的有逻辑、有系统的结构形态。 n(二)宪法典的形式结构 n 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是宪法典各个要素的外部组合形式 ,即其体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宪法典体例,归纳起来有 三种类型: n 篇章节条款项目1791年法国宪法首创 n 章节条款项目 大多数国家宪法采用 n 条款项目 1787年美国宪法 n(三)宪法典的内容结构 主要指宪法内容的编排,如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 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国 家的标志等。n(四)宪法结构与宪法形式的区别 n 宪法形式是指宪法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而宪法结构 则指构筑宪法的各要素的组合和排列。二者的内涵和外延 、 作用和功能不同。n二、宪法的序言宪法序言是指独立于宪法正文之外的一部分叙述性文字 。 n(一)宪法序言的分类 以是否有“序言”的标示为标准,分为有明示序言和非 明示序言两种。 以繁简程度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则性序言、 目的性序言、纲领性序言、综合性序言等。n1、目的性序言陈述制宪的目的 n 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65个字,其表述为“我们 美国人民,为着建立一个更完善的合众国,树立正义、保证 国内治安、筹设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并谋吾人及子孙永享自 由和幸福起见,特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n2、原则性序言宪法的基本原则这类序言主要表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如,法国1958年 宪法。 n3、纲领性序言。采用这类序言的多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宪法 ,如中国、越南、蒙古、阿尔巴尼亚等等。如,我国82宪法在序言部分,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规 定了我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和对外政策等。n4、综合性序言。为数很少,但篇幅最长。其中最典型的是 南斯拉夫1974年宪法的序言,长达2万余字。 n(二)宪法序言产生的原因 n 宪法序言的产生,是由制宪者的需要和宪法的规范性特点 决定的。n (三)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n问题:序言有无法律效力? n 有三种观点: n 1.有效力说:宪法是一个整体,序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材观点) n 2.无效力说:序言所宣布的原则过于抽象,序言内容是对 事实的陈述,不能作为具体行为准则,不具备法律效力。 n 3.有无效力需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范性条 款(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基本国策等) 具有规范效力,而非 规范性条款(如,目的性条款、史实条款等)则不具有规范性 作用和效果。n(四)宪法序言的功能 n 1、它是国家的宣言书,宣告该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宣布该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和精神。 n 2、它是国家的总纲领,明确规定该国家在一定历史 时期的根本任务,有利于组织动员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 标前进。我国82宪法序言及第12条修正案规定:国家的根 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 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n 3、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具体宪法规范、普通 法律原则和规范的制定、实施具有指引作用。 n三、宪法的正文 n 从结构上说,宪法正文一般由总则、分则、附则三大 部分组成。 n(一)宪法正文的总则n内容主要是根本制度;形式上则不一样,有的称“总纲” 、“基本原则”等 n(二)宪法正文的分则主体内容 n(三)宪法正文的附则生效时间、生效条件、最高法 律效力等,有的称“补则”、“最后规定”等。n四、我国宪法的结构 n 首先,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系属于成文 宪法体系,构筑这一体系的宪法渊源形式有宪法典、宪法 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等 。 n 其次,从宪法典的体例上看,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均以 “章”开篇,兼有节、条、款等设置。 n 最后,从宪法的内容结构上看,按照调整对象的性质 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国 家的标志等等。思考:1、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2、宪法形式包括哪些内容?3、宪法序言有无效力? 作业1:试述宪法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在我 国宪法中的表现。要求:1.内容准确,思路清晰。2.书写工整,字数2000以上。3.不得互相抄袭,独立完成。4.11月19/23日(11周星期一/五 )统一上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