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州“一县一业” 工作推进情况报告资料汇编黔南州黔南州农业农业委委员员会会 2018 年年 4 月月2目 录全州“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3都匀市“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9福泉市“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12瓮安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14贵定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17龙里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22惠水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25长顺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28独山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31三都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33荔波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35平塘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38罗甸县“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413全州“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根据工作要求,现将我州“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推进情况(一)全州(一)全州总总体推体推进进情况情况截止目前,全州发展“一县一业”产业共计 15 个,其中:茶叶种植 125.056 万亩;火龙果种植 6.45 万亩;桑园发展面积3.35 万亩;蜜柚种植 6.7 万亩;刺梨种植 45.85 万亩;食用菌完成 735 万棒菌棒上架和 490 万棒菌棒生产;葡萄种植 16.86 万亩;中药材种植 6.52 万亩;果树种植 7.93 万亩,投产果园面积4.2 万亩;苹果种植 5.5 万亩;蔬菜种植 30 万亩;梨园建设面积达 12.5 万亩,投产梨园 4.5 万亩;绿壳蛋鸡存栏 606.5 万羽,出栏 252 万羽;家禽存栏 162.2 万羽,出栏 154.4 万羽;生猪存栏 74.58 万头,出栏 38.44 万头。(二)各(二)各县县(市)主(市)主导产业导产业及完成情况及完成情况1.都匀市都匀市:主导产业为茶叶、刺梨、生猪、家禽,目前茶叶总面积达 36.73 万亩,茶园投产面积 16.75 万亩,注册茶企业172 家,茶叶加工企业 172 家。2017 年全县茶叶产量 5820 吨,产值 16.08 亿元。刺梨种植面积达 3.35 万亩。生猪存栏 37.8万头,出栏 23.2 万头。家禽存栏 162.2 万羽,出栏 154.4 万羽,禽蛋产量 0.1887 万吨。2.福泉市:福泉市:主导产业为生猪、梨子,目前生猪存栏 36.7834万头,出栏 15.235 万头,产值 3.6198 亿元。梨园建设面积达12.5 万亩,投产梨园 4.5 万亩,2017 年梨子总产量达 5.63 万吨,总产值达 1.68 亿元。3.瓮安瓮安县县: :主导产业为茶叶、蔬菜,目前茶叶总面积达20.162 万亩,茶园投产面积 15.1 万亩,注册茶企业 52 家,茶叶加工企业 52 家。2017 年全县茶叶产量 10866 吨,产值 9.12亿元。完成蔬菜种植 30 万亩。4.贵贵定定县县: :主导产业为茶叶、刺梨、食用菌,目前茶叶总面积达 22.614 万亩,茶园投产面积 15 万亩,注册茶企业 90 家,茶叶加工企业 90 家。2017 年全县茶叶产量 5230 吨,产值 9.6亿元。刺梨总面积 18 万亩,投产 5.2 万亩。食用菌产业完成735 万棒菌棒上架和 490 万棒菌棒生产。5.龙龙里里县县: :主导产业为刺梨,2018 年计划新增种植刺梨面积 3.5 万亩,目前全县总种植面积达 24.5 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投产面积 9 万余亩,年产刺梨鲜果 4 万余吨,年产值 4 亿元。6.惠水惠水县县: :主导产业为茶叶、果树,目前茶叶总面积达15.56 万亩,茶园投产面积 5.38 万亩,注册茶企业 14 家,茶叶加工企业 14 家。2017 年全县茶叶产量 1030 吨,产值 2.045 亿元。果树种植面积达 7.93 万亩,投产果园面积 4.2 万亩。7.长顺县长顺县: :主导产业为绿壳蛋鸡、高钙苹果、葡萄,目前完成绿壳蛋鸡存栏 606.5 万羽,出栏 252 万羽,今年新增 157.5万羽。完成新种植苹果 500 亩,苹果种植面积累计达 5.5 万亩。完成葡萄种植面积 3.26 万亩。58.独山独山县县: :主导产业为茶叶、中药材,目前茶叶总面积达12.47 万亩,茶园投产面积 7.5 万亩,注册茶企业 34 家,茶叶加工企业 14 家。2017 年全县茶叶产量 2165 吨,产值 4.31 亿元。新增种植板蓝根 1 万亩、无患籽 3 万亩、铁皮石斛 0.5 万亩、灵芝 0.4 万亩、刺梨 1.22 万亩、生姜 0.4 万亩。9.三都三都县县: :主导产业为葡萄,目前完成葡萄种植面积 13.6万亩、产量 10 万吨以上,总产值达 2.6 亿元以上。10.荔波荔波县县: :主导产业为桑蚕、蜜柚,目前桑园面积累积达3.35 万亩。蜜柚面积达 6.7 万亩,挂果面积 5 万亩;2017 年总产量 5.283 万吨,总产值 1.3207 亿元。11.平塘平塘县县: :主导产业为茶叶,目前茶叶总面积达 17.52 万亩,茶园投产面积 12.44 万亩,注册茶企业 22 家,茶叶加工企业 20 家。2017 年全县茶叶产量 2865 吨,产值 5.36 亿元。12.罗罗甸甸县县: :主导产业为火龙果,2017 年种植火龙果面积6.45 万亩,投产面积 3 万亩,产量 1.9 万吨,产值 1.9 亿元。二、存在的问题(一)技(一)技术术人人员员缺乏,缺乏,业务业务能力不能力不强强。一是。一是农技人员不足,技术指导服务不到位。全州除惠水县满编满员外,其余县市空编较多,如都匀市缺编率超过百分之四十。二是二是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更新不够。特别是缺少茶叶、精品水果等方面的农技、林技干部,加之群众管护水平低下,农村年轻劳动力占比小,综合素质不高,知识、技能接受能力不强,茶园、果园管护方式粗放,农户栽植管理技术不规范、不科学。(二)冷(二)冷链链配套配套设设施不施不够够。 。农产品不同程度上存在储藏保存要求高、货架期短等特点,基本上以鲜蔬销售为主,鲜蔬销6售市场面窄、集中上市期价格较低。深加工企业少,加上发展品种同质化,农产品销售压力较大。如:三都县葡萄种植量大,成熟期由于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保存时间短,市场竞争力低,卖不出好价钱。(三)(三)农业农业主体培育不主体培育不够够。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抗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标准化生产程度低,我州目前现有或引进的龙头企业大多数都表现为从事单一的生产环节企业,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经营主体弱、小、乱,龙头企业带动不够。(四)基(四)基层层技技术术力量不足。力量不足。县级缺乏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特色技术人才,并且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安排做其它中心工作,造成基层农技干部“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导致没有专人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五)(五)农产农产品市品市场场开拓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大。开拓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大。主要是农产品市场开拓难、品牌创建投入大、周期长,存在资金困难,其次是我州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晚,品牌影响力还仅停留在局部地域,比如荔波蜜柚品牌影响力仅限于州内,品牌附加值低,加上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缺乏包装,产品卖不出价。(六六)农业产业农业产业缺乏缺乏规规范化范化标标准。准。我州的农业产业大部分都没有制定规范的种植标准、外观包装标准、加工标准,与其他地区已经规范化种植、包装好的农产品相比,竞争力弱。如:龙里县刺梨规范化种植水平较低,效益不高。虽然制定了刺梨种植的规范标准,但仅仅是满足标准而制定标准,由于面大覆盖农户多,标准执行不到位,刺梨单产较低,产出效益不高,产业带动效果不佳。7(七七)农产农产品品质质量安全量安全监测监测体系不完善。体系不完善。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尚处于初创阶段,未形成一个广域覆盖的成熟可追溯模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无公害的“关键一招”变成了影响产业发展的“致命一招”。如:罗甸火龙果龙头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种植出来的绿色火龙果成本较高,与散户种植的火龙果相比,优质火龙果竞争不过低价取胜的低品质火龙果。三、建议( (一一) )充充实实培培训训农农技技人人员员, ,提提升升服服务务水水平平。 。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多渠道充实农技人员,尽量用足编制,产业规模大的县可适当增加事业编制,多渠道做好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推进茶园、果园标准化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确保施肥、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每一个环节规范操作,提质增效。(二)抓政策(二)抓政策抢抢机遇,建机遇,建设设冷冷链链配套配套设设施。施。根据贵州省发展冷链物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 年)和省发改委关于支持绿色农产品冷链建设的通知,在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集中连片生产地建设一批生产端产地型冷库,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一批销售市场型冷库,在运输环节增加一批运输型冷库车。(三)培育引(三)培育引进龙头进龙头企企业业,加大政策和,加大政策和资资金扶持力度。金扶持力度。结合产业发展现状,着力培育、引进和扶持一批有条件、有能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同时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管理,积极组建农业合作联社,通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8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通过投放产业基金、农业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四)延(四)延长产业链长产业链条,提升条,提升产产品附加品附加值值。 。加大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哺育,有效解决农业发展技术和市场两大短板,降低农户产业发展风险,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五)加(五)加强强市市场场开拓,拓展开拓,拓展销销售渠道。售渠道。打破特色农产品营销力量不足、营销渠道狭窄的局面,培育营销团队,搭建产销联合、多元化的营销渠道网络,迅速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做好生产与销售链的连接与培育,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公布市场供需信息,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和经营,实行统一制定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产-供-销”有机连接,拓宽销售渠道,防止产能过剩。(六)制定(六)制定农业产业规农业产业规范化范化标标准。准。从种植标准、外观包装标准、加工标准等方面对我州农特产品分类制定具有黔南特色的产品标准体系,确保优质农特产品按照产品标准检验后一个口径出,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七)健全(七)健全农产农产品品质质量安全量安全监测监测体系。体系。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为契机,不断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全程质量监控,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规范监测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三是加强宣传,强化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四是完善生产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9都匀市“一县一业”工作推进情况报告一、推进情况(一)茶(一)茶产业产业。 。重点在都匀毛尖镇、绿荫湖办事处、小围寨办事处建设名优茶产业示范带;在南部平浪镇、墨冲镇等乡镇以及在东南部归兰乡等老茶区发展优质茶园。全市目标任务到2020 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 40 万亩。截止目前,新增茶叶面积0.3 万亩,占目标任务的 100%,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37.83 万亩,占年度计划的 99.55%,同比增长 0.8%,茶叶总产量 1100 吨,总产值 13.2 亿元,共涉及八个乡镇、办事处,其中极度贫困乡镇一个(归兰水族乡),102 个行政村。30 个深度贫困村茶园种植面积达 11.35 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 30.2%。在企业的带动下,通过新建茶园补助、茶青销售、茶园管护劳务费等增收渠道,促使全市 2779 户茶叶种植贫困户 10006 人人均增收 542.6 元。(二)刺梨(二)刺梨产业产业。 。重点在都匀平浪镇、墨冲镇、毛尖镇和归兰水族乡等 4 个产业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