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 (CTCS)1主要内容nCTCS与ETCSnCTCS体系结构n既有线200KM/H区段CTCS-2级 系统n临时限速命令的设置流程2CTCS与ETCS3ERTMS/ETCS历史nERTMS/ETCS出现之前欧洲列控设备有六大供 应商提供的13种型号的系统,互不兼容n为解决这一问题,1990年国际铁路联盟开始组 织专题研究与信号和列车控制有关的问题 。n历时15年(2004年),形成ERTMS/ETCS 体 系nERTMS /ETCS体系是关于运输管理和列车控制 的一系列最新标准规范4ERTMS/ETCS特点及优势n实现了互联互通 n最高适用于500 公里/小时高速铁路n具备超速防护功能 (ATP) n可实现更小的运行间隔 n可最终实现移动闭塞n更高的安全保证n更低的成本5CTCS体系的建立n目前国内系统虽大大降低了铁路行车重大、大事故 发生率和险性事故发生率,但尚不能满足铁路跨越 式发展的需求。n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迫切需要装备 性能先进、安全可靠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n铁道部战略决策:研究ERTMS/ETCS体系,结合中国 特点,创立CTCS体系n开发策略:引进和自主研发并举、在消化吸收国外先 进技术的同时,对引进设备国产化,研究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新一代列车超速防护系统6CTCS体系结构7铁路运输管理层网络传输层地面设备层车载设备层8CTCS根据系统配置按功能划分为5 级 设备等级CTCS0CTCS1CTCS2CTCS3CTCS4通用机车信号XXXX主体机车信号XXXX运行监控记录装置XXX模式曲线速度控制XX轨道电路信息传输主体信息传输主体信息传输主体XGPS定位XXXX点式设备X列控中心XX无线闭塞中心(RBC)XXX无线通信(GSM-R)XXX地面信号(X)(X)X()X适用范围既有线现状面向160km/h以下的 区段面向提速干线和高 速新线面向提速干线、高 速新线或特殊线路面向高速新线或特 殊线路9CTCS总体结构相邻列控中心车载设备机车乘务员轨道 电路列控中心联锁设备点式 设备无线通信模 块人机界面 jiemian 口输出模块列车输入模块点式信息接收 模块测速模块入模 块地面设备连续信息接收 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调度集中系统维护管理中心GSM-R设备维护 记录单元运行管理 记录单元车载安全计算机10既有线200KM/H区段 CTCS-2级系统11CTCS-2 总体描述CTCS-2是基于点式应答器、轨道电路传输列车运行控制信息的点-连式系统。地面设备由轨道电路、车站电码化传输连续列控信息,由点式应答器、车站列控中心传输点式列控信息。动车组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动态信息、线路静态参数、临时限速信息及有关动车组数据,生成控制速度和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列车运行。同时,记录单元对列控系统有关数据及操作状态信息实时动态记录。 适用于ZPW-2000(UM)系列自动闭塞,车站计算机联锁,行车指挥CTC或TDCS调度区段。12动车组同时装备ATP车载设备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在CTCS2级以上区段,由ATP车载设备控车。在CTCS0级、1级区段或在2级区段ATP车载设备特定故障下,LKJ结合ATP车 载设备提供的机车信号或主体机车信号功能,控制列车运行,最高速度不 超过160km/h。正常情况下,两种控车模式通过CTCS级间转换应答器自动转换(无需停车 转换);故障情况下,停车手动转换。两种控车模式的转换通过ATP车载设备实现,LKJ通过ATP车载设备接收或 记录有关列控状态数据及其对应的操作状态信息。CTCS-2 控车方 式13CTCS-2级间转换原则CTCS级间转换原则上在区间自动转换,并给司机提供相应的声光警示,由司机 按压确认按钮,解除警示。自动转换失效时,司机根据ATP车载设备或LKJ的相 应警示信息,手动转换。CTCS级间转换应分别设置具有预告、执行功能的固定信息应答器。各应答器内 应同时提供前方一定距离内的线路数据,且各应答器位置信息应提供给列车运 行监控记录装置。级间转换执行点应答器可与区间应答器合用。在级间转换时,应保证控车权可靠平稳交接。控车权的交接以ATP车载设备为主 。级间转换时若已触发制动,则应保持制动作用完成,停车或发出缓解指令后, 由手动转换。 14(1) 原则上在车站离去区段自动转换(不应在进站信号机处 转换),司机应确认。保留手动转换功能。 (2) 预告点、执行点。 (3) 控车权的交接以ATP车载设备为主。 (4) 级间转换时若已触发制动,则应保持制动作用完成。UU码CTCS-2级(ATP)CTCS-0级(LKJ)正向预告点执行点反向预告点15CTCS-2地面设备1617点式应答器18LEU19车站列控中心结构20212223242526与地面电子单元(LEU)联接(S口) LEU实时将来自STCC报文向有源应答器传送; 未办理进路或LEU与应答器通信中断时,应答器应有保证行车安全的缺省 报文; 报文按应答器编码规则编制,各报文均固化在STCC中,内容包括编号、 链接关系、临时限速(至限速始点距离、限速区长度、限速速度)、进路 长度、电码化及线路载频、线路固定信息等。27二、点式应答器282930313233三、轨道电路(ZPW2000A)相当总长 7.5km相当总长 7.5km调 谐 单 元调 谐 单 元空 芯 线 圈接 收匹配变压器电缆模拟网络ZCO3 电 缆发 送室内室外调谐区 主轨道电路 调谐区 100m补偿电容 GJ匹配变压器电缆模拟网络ZCO3 电 缆调 谐 单 元调 谐 单 元空 芯 线 圈3435CTCS-2车载设备36轨道电路信息接收STM应答器信息接收BTM动车组ATP车 载设备人机界面(DMI)37控制方式目标距离(Distance to go)控制曲线,也称一次制动模 式速度控制曲线。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通过对列车行车许可、线 路参数、列车信息的综合处理,生成目标距离模式曲线,监控 列车安全运行。 监控曲线45 驾驶曲线20038显示与操作界面举例(完全监控模式)39显示与操作界面(机车信号)40ATP车载设备主要技术条件1.CTCS级别:满足CTCS-2级,预留CTCS3级。 2.速度目标值:满足250km/h,预留300km/h及以上扩展条件。 3.控制模式:目标距离模式。 4.驾驶模式:司机制动优先和设备制动优先两种模式。 5.信息传输媒介:控车信息由轨道电路及应答器设备提供。 6.兼容性:针对不同速度等级线路,满足动车组跨线运行要求。 7.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接口:记录信息,切换控车。 8.机车信号功能:主体机车信号功能,通用式机车信号功能。41主要技术要求 (1)在任何情况下防止列车无行车许可的运行。 (2)防止列车超速运行。n防止列车超过进路允许速度。n防止列车超过线路结构规定的速度。n防止列车超过动车组构造速度。n防止列车超过临时限速。 (3)防止列车溜逸。 (4)制动与缓解。 (5)故障后可隔离。ATP车载设备主要技术条件42ATP工作模式n完全监控模式n部分监控模式(应答器丢失,侧线、引导 )n目视行车模式n调车模式n隔离模式n机车信号模式43关于“人控”、“机控”优先的驾车模式 nATP车载设备具备设备制动优先(机控优先)与司机制 动优先(人控优先)两种模式。n两者主要区别:设备制动优先由ATP车载设备控制列车 自动减速和缓解(常用制动),但停车仍需司机对位。n当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采用设备制动优先工作模式时, 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满足旅客舒适度的前提下,对列 车制动与缓解的控制均由设备自动完成。根据需要司机 可追加或实施更加强烈的制动控制。 44距离速度紧急强常用弱常用制动紧急制动曲线强常用制动级弱常用制动级列车运行曲线设备制动优先模式ATP动作设备自 动缓解45n当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采用司机制动优先工作模 式时,设备应在不干扰司机正常驾驶的前提下, 实时监控列车安全运行。4647距离速度紧急ATP动作紧急制动曲线常用制动曲线列车运行曲线司机制动优先下的ATP动作原理制动司机动作报警曲线常用缓解48临时限速命令的设置流程49生成和校核n生成:综合维护调度员(CTC),列车调 度员(TDCS)n校核:列车调度员50下达与签收n选站下达:区间选两站,站内选三站n核查和签收:车站值班员/综合维护调度 员n监督并报警:列车调度员51临时限速命令的管理n分解存储:分解成单列车限速并存入数据 库集中管理n下载获取:车站或其他终端52发送执行n车站值班员选择时机下达执行n区间限速,站内限速和前方站内限速: 相关列车接发车或通过进路前发送。n直接限速:车站值班员53显示n有效后,显示黄色方框,移动鼠标显示详 细内容n尚未设置的命令定时提醒n显示列控中心状态信息54取消n直接生成取消命令n通过调度命令方式:流程和设置相同5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