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诗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 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 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 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 ,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 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 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 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 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作者简介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 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个人发愤抒情。 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 厌恶和否定。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 咏物等其他题材。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 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 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 漫气息 。关于马诗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 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 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 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 特有意味。李贺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李贺轶事 李贺的写作状态却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赞叹的。他 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 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 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 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 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 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 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 看来我这宝贝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 马 诗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解释 注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北方原野上的沙 像冬天的雪一样,燕山上的月亮像一个银钩。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的借马来抒情: 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 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解析:这是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 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叹。马诗(其二十三) 李贺 武帝爱神仙, 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 不解上青天。 这是一首耐人玩味的讽刺小品。诗人借古喻今, 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 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 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怎样 呢?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 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 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 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 ,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 困难,怎么可以骑着它上天呢!这两句寓意颇深,除 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 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 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赏 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