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尿剂降压治疗 的循证思维临床医生最佳证据病人求新寻证就医科学决策最佳诊疗效果循证医学的科学实践循证医学实践“ 五步曲”1. 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准确找出临床存在而 需解决的疑难问题;2. 检索有关医学文献:从文献中寻找相关资料, 分析评价;3. 严格评价文献:应用EBM质量评价标准,从证 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其适用性作 出具体评价;4. 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5. 后效评价、与时俱进: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 量和临床学术水平。一、问题的提出对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的新认识?不同类型和剂量利尿剂的降压作 用和副作用之差异?个体化抗高血压治疗中利尿剂的 地位?二、证据的收集与评价 1.利尿剂抗高血压的早期临床试验 (VA-I 1967,VA-II 1970,HDFP 1979, Oslo 1980,ATTMH 1980,MRFIT 1982,MRC 1985)7项随机化、安慰剂对照,n=45895,平均随访 4.6y 治疗组平均DBP较对照组11mmHg(p0.05) 总病死率11.4% (p0.05) 脑卒中病死率40(p0.05) 非致命性脑卒中发生率43(p0.05) 致命性CHD病死率5.9% 非致命性MI发生率7.7% 2.利尿剂与-阻滞剂降压临床试验汇总分析 :72项研究,16164例 2/3病人单服用利尿剂血压恢复正常 单服-阻滞剂血压降至正常仅1/3总死亡率:利尿剂下降14%, -阻滞剂(- ) 脑卒中:利尿剂降低39%, -阻滞剂降 低26% 心肌梗死:利尿剂下降26%, -阻滞剂( -)大剂量噻嗪类双氢克尿噻 50200mg/d可导致代谢紊乱、低钾血 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胰岛素 抗性、血清胆固醇升高、性功能障碍 。使医生担心利尿剂的副作用,考虑 减小剂量,转向其他新药研究、改革 剂型和利尿剂间差别的研究。 3. SHEP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计划)(1994)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氯噻酮12.5mg/d),n=4736例,平均随访4.5年. 高TC患者CHD并发症和死亡率下降程度与TC较低者相同;与安慰剂组相比,CHD事件下降24% 。. 治疗组TC下降0.054mmol/L,安慰剂组下降0.14mmol/L。结论:小剂量利尿剂对血脂水平影响极小。4. HDFP (Hypertension Detection and Follow-up Program, 高血压检测及随访计划)( 1992)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氯噻酮和/或氨苯喋啶、安体舒通)n=10940, 随访512年。结果:血脂水平正常与异常组脑血管及冠心病事件的减少等同,无差异。5.SHEP研究(1994)利尿剂组血糖水平增高0.51mmol/L,安慰剂组增高0.31mmol/L;利尿剂组糖尿病新病例无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CHD并发症和死亡率下降程度明显大于非糖尿病患者(54%比23%);结论:小剂量利尿剂对糖代谢影响较轻,而糖尿病患者以利尿剂为基础的治疗获益更多。 7.开搏通预防研究(CAPPP,Lancet 1999)n=10985例,随访6.1y,开搏通组与利尿剂/+ -阻滞剂组之总CVD事件发生率近似(11.1/1000 -y vs10.2/1000-y,p=0.52);开搏通组脑卒中 较高(p=0.044), 但MI较低(p=0.092)。 8.德国HANE试验(BMJ 1997),n=868,依那普利 、尼群地平、双克(12.5mg/d)、氨酰心安四组四组降压作用及副作用无明显差别;双克和尼群地平用于老人优于年轻人;没有一种药物用于所有的病人效果均好,个体 化原则。9.STOP-Hypertension-2研究 (Swedish Trial in Ol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ancet 1999;354:1751目的:传统降压药物与新的降压药物在老年高血压 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发生率的比较 方法:前瞻、随机、开放,n=6614,70-84岁,SBP180mmHg和/或DBP105mmHg 传统降压药物治疗: 阿替洛尔 50mg,美托洛尔 100mg,吲哚洛尔 5mg,HCTZ 25mg + 氨氯吡咪 2.5mg 新的降压药物治疗: 依那普利 10mg,赖诺普利10mg ,非洛地平 2.5mg,伊拉地平 2.5-5 mg6628例患者入选6614例患者随机分配治疗2205例患者接受 ACE-I治疗 2213例患者接受 传统降压药治疗2196例患者接受 钙拮抗剂治疗14例退出研究设计和方法The STOP-Hypertension-2 study group, The Lancet, Vol 354,1751-1756, Nov.20,1999STOP II 试验结果药物组之间 无显著性差异The STOP-Hypertension-2 study group, The Lancet, Vol 354,1751-1756, Nov.20,1999n=6628例患者药物组之间 无显著性差异The STOP-Hypertension-2 study group, The Lancet, Vol 354, 1751-1756,Nov.20,1999n=6628例患者STOP II 试验结果总 结“ 在本组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当中 ,我们不能证实某类降压药物的降压 疗效更优于其它类降压药物。”L. Hanssonprincipal investigator10. ALLHAT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 Low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JAMA 2002;288:2981-2997)目的:比较CCB、ACEI、 -受体阻滞剂等新药与 利尿剂治疗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心病发病 率的差异 设计:随机、双盲、多中心(n=623)、大样本( n=42418),平均随访4.9年)历时8年。氨氯地平(2.5-10mg/d)、赖诺普利(10- 40mg/d)、 氯噻酮(12.5-25mg/d),n=33357多沙唑嗪(1-8mg/d)女性(15658)、糖尿病(12063)、黑人(10702)主要结果-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1-8mg/d)组心血管事件 (主要是心衰)较其他组多,2000年提前终止研 究。主要终点三组间无显著差异,在性别、糖尿病 和种族亚组间高度一致。次要终点(总死亡率、致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 、联合的冠脉事件、联合的心血管事件)在氯 噻酮和氨氯地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总死亡率和联合的冠脉事件的减少在氯噻酮和 赖诺普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减少致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和联合的心血管 事件氯噻酮优于赖诺普利;心力衰竭发生率与氯噻酮组相比,氨氯地平 、赖诺普利组分别增加38和19。尽管利尿剂在血钾、血糖和新发糖尿病方面不 利影响均有所增多,但在所有有关预后的主要 和次要终点上均不差于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赖诺普利组血压控制差于氯噻酮组(2-4mmHg ),尤其对黑人和老年人。因此不合并应用利 尿剂时,部分预后改善的程度,尤其是脑卒中 ,疗效不及氯噻酮组。血压降至140/90mmHg,63需要联合使用2 种或更多不同类的抗高血压药。结果支持最近WHO推荐的“ 鸡尾酒”策略,小 剂量利尿剂是必不可少的。三、各类利尿剂作用的差异碳酸酐酶抑制剂襻利尿剂噻嗪类保钾利尿剂近端远端集合管亨利氏襻利尿剂的选择(可用于高血压治疗的利尿剂) 作用于远曲小管的利尿剂,如果能满足下列 要求,可用作降压药:- 作用维持时间长- 低钾效应很小- 对糖耐量的影响很小- 对脂类代谢的影响很小 作用于集合管的利尿剂几乎没有利尿效应,因此一般被视作保钾制剂。只有非常少的几种利尿剂可满足以下要求: 噻嗪类:作用时间短,可引起低钾血症,低 钠血症,糖耐量异常和脂质代谢失调(尤其大剂量 时) 氯噻酮:作用时间长,可引起低血钾和上述 其它的副作用 吲哒帕胺(寿比山):作用时间长,对血 钾的影响很小, 对糖耐量和脂质代谢无不良 影响。 吲达帕胺1.化学结构:C16H16O3N3SCL(带有吲哚 环,区别于噻嗪类)CH3NHCOClSO2NH2N吲哒帕胺2.作用特点: (1)抑制肾脏远曲小管近端对钠的再吸收利尿 (作用部位与噻嗪类相同)(2)血管扩张钙拮抗作用,血管升压反应下降3.临床作用特点:(1) 有效的高血压治疗药物疗效与ACE-I、CCB相当;无咳嗽 优于ACE-I;无潮红、下肢浮肿、不影响心率,不抑制心 肌收缩力 优于CCB。寿比山(2)独特的利尿扩血管降压药无血糖、脂质代谢紊乱,不减少肾血流量血钾相对较少;临床效果优于一般利尿剂。 (3)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左心室肥厚;控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减少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微白蛋白尿。 (4)协同性好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吲哒帕胺降压机制活性成分的消 除(5%)尿钠排泄动脉壁钠盐的超 负荷得以纠正肾 性 促 尿 钠 排 泄 作 用高度亲脂性 使其大量结 合于血管壁增加PGI1和 PGE2的合 成直接的血 管作用舒张血管和降 低血压的效应双重作用:肾性和血管与血浆 蛋白结 合( 79%)寿比山1.Abbou CB等(1985) 多中心开放试验, 981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吲哒帕胺2.5mg qd; 治疗前血压179/103mmHg,6周后下降至 150/90mmHg,16周后下降至150/86mmHg; 80%的患者血压达正常水平; 治疗的前6周血钾轻度下降,继续治疗则恢 复稳定; 89%患者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 2.Leonetti G等(1990)意大利多中心关于吲哒帕胺长期降压作用的应用研究:2年随访,中轻度高血压248例,吲 哒帕胺2.5mg qd 治疗前平均血压165/105mmHg,2月后下降至 143/88mmHg,24月后为140/85mmHg;耐受性好 ; 总胆固醇、HDL、TG无变化; 尿酸明显增加(292.06.53至77.756.5umol/L) ; 6个月治疗后血钾轻度下降 -0.360.03mmol/L ; 糖耐量无变化。4. Carey PA等(1996)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作用 的汇总分析治疗6个月,n=197例结果:左室质量减少13.3%,其作用 使肥厚的左室壁变薄,而心室腔无明 显变化。5.Madkour H等(1996)吲哒帕胺对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肾脏保护作用吲哒帕胺: 2.5mg/d 肌酐清除率28.54.4%双氢克尿噻:50mg/d 肌酐清除率17.43.0%6.Athanassiadis DI,等(1990)吲哒帕胺单用或与-阻滞剂或ACEI联合应用的临床疗 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4个中心,DBP 95115mmHgI组: 未治疗者40人 安慰剂 吲哒帕 胺II组:服卡托普利4月以上血压未控制者40人 +吲哒帕 胺2周III组:服普萘洛尔4月以上血压未控制者40人 +吲哒帕 胺血压控制率82%2月后 血压控制率67%血压控制率82%I组生活质量提高77.1%4月后 II组生活质量提高60.6%III组生活质量提高71.4% v各项生化指标:钠、钾、血糖、Cr、TC、TG均 保持平衡,仅尿酸各组均有轻度升高; v利尿剂与ACEI合用可明显增加降压疗效和心脏 保护作用; v与钙拮抗剂合用可减少其水肿等副作用; v与-阻滞剂合用可减少其剂量而获得良好的降 压效果; v加用利尿剂,将有助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 v为缓和医疗费用,宜重新考虑使用便宜的利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