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考点二,战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沙市明德中学 邹伟光,改革/非军/美扶/政策/科教/素质.,快速发展-以德为例,改革/非军/美扶/外向/教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事和谋常,经济起飞谋求政治,日本,内推外压/目标发展/过程四步/影响.,走向一体-欧共体,西欧,降税/减少干预/信息技术,增长繁荣(80-90),危机/欧日/石油/争霸泥潭-动摇,滞胀,出现衰退(70年代),市场/科技/调控/资输,快速发展(45-70),美国,科技革命/宏观调控/社会稳定/剥削/不平衡/美欧日竞争/,快速发展趋于多元,总体,成 因,发展特征,国家,1(2007海南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2(2007广东文科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2007全国文综二)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C,A,B,4(2007天津文综)1970年的一个冬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跪下了。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A曾经占领波兰B深刻反省历史C实行非军事化D奉行和平外交5(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B,D,6. (08广东文科基础)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对付苏联威胁 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抵消美国优势 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 B. C. D.7、(08江苏单科)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B,D,(07高考北京卷) 日本、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角度。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史实加以概括。(8分),书上是怎样讲的?,先挑出原因,再分出政治经济,2008-1-31,8,补充课本信息,可知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社会改革缓和矛盾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同点。,学生答法:,学生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美国扶植,政府设立合理政策。 史实:美国对西欧马歇尔计划,美采购日本产品。西欧、日本去除经济发展不合理部分。政策适当干预经济,采取对外开放型经济战略。 学生2: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西欧国家进行战略扶植,并通过马歇尔计划使日本、西欧等国迅速发展。雅尔塔体系,把世界划分为两极格局,美国通过扶持西欧,日本发展,来对抗苏联,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是联邦德国与日本的原因,不是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史实不是欧、日相同点。美国扶植3分。,主语定位错误,应该是西欧和日本,结果定位为美国;史实错误,马歇尔计划是对谁的:是扶植西欧国家的。美国扶植得3分,角度1:经济因素,角度2:政治因素,总汇上面信息,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找出西欧与日本的相同点,它们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3分) 采用最新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 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2分),都进行了社会改革,缓和矛盾;(3分) 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3分) 都得到美国扶持,全力进行经济建设。(2分),由此得出解题方法:,遇到新情境的题,一要看懂总题干、材料所叙述的角度;二要找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三要找出材料提示的信息及其逻辑关系,结合已有知识(主要是教材知识)答题。,重点探究一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结合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领域有哪些变化?,材料一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在西欧也和其他帝国主义中心一样,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经济进行干预。西欧各国普遍将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部门和宇航等现代科技部门收归国有。,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 从摇篮到坟墓,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变化二:现代福利国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三 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新技术革命的开展使工农业产品大量增加,可以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不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如商业、金融、服务行业等。当前,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都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总和。 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材料四 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变化三:新技术革命带来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材料五 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变化四: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领域的哪些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福利国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变化)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实行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繁荣,被称作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失效,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主张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 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重点探究二:关于市场与计划,伟人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又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 我们现在要讲两手,“看不见的手”也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对此要进行适当的调控,绝不能自由放任。当然,调控到多少合适,这需要对分寸和程度的科学把握。市场经济不能只要市场不要计划,也不能只要计划不要市场。 主题发言: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组为单位写一篇主题发言稿,(2008江苏历史23)(14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谢谢指导!,联系方式:122zou163.co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