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里产生 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1923年Lumsden实验:横切部位 呼吸运动形式 切断迷走神经 后呼吸运动形 式 脑桥与中脑之间 基本正常 变深变慢脑桥与延髓之间 不规则呼吸 喘式呼吸延髓与脊髓之间 呼吸停止 呼吸停止小结脑桥上部呼吸调整中枢 延髓基本呼吸中枢 脊髓初级呼吸中枢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呼吸运动可因机体受到各种刺激而发生反射性的加强加速或抑制 。(一)肺牵张反射l由肺的扩张或缩小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运动变化,叫肺牵张反射。l牵张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里。l l肺牵张反射的意义:肺牵张反射的意义:使吸气不致过长、过深,促使吸气及时向呼气转化。l吸气肺扩张刺激牵张感受器 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切断吸 气,促使吸气转化为呼气。l呼气肺缩小牵张感受器刺激减 弱冲动减少对吸气中枢的抑制 解除吸气中枢再次兴奋开始新 的吸气过程。(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l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引起 的呼吸运动变化叫呼吸肌本体感受 器反射。l呼吸肌在收缩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时 ,感受器会将冲动传至脊髓,使呼 吸肌收缩加强以克服阻力。(三)防御性呼吸反射l 呼吸道粘膜受到有害刺激,如在上呼吸道炎症、吸入异物或特殊气体等情况下,可出现咳嗽或喷嚏反射,叫做防御性呼吸反射。(四)化学感觉器呼吸反射l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表浅部位, 能感受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H+浓度的变化, 并通过神经联系影响延髓呼吸中枢的活动。l外周化学感受器: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能 感受动脉血CO2分压、O2分压及H+浓度的变化, 冲动分别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影响呼吸 中枢活动。(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化学感受器(1)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 动脉体:感受血液中PCO2增多、PO2 下降、H+升高浓度变化的刺激而兴奋 。颈动脉体对呼吸的刺激作用约为主动 脉体的7倍。(2)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腹外侧浅 表部位感受脑脊液中H+变化的刺激。特点:a. 不感受缺O2的刺激。b. 血中H+对其无影响,因为H+难于通过血脑屏障。c. 对CO2的敏感性却比外周化学感受 器高,但它对动脉血中PCO2的突 然改变所引起的反应的潜伏期却比 外周感受器的长。 d. 有效刺激物不是CO2本身,而是 CO2引起的H+升高。中枢化学感受器三个区域:a. (R)L1区710对脑神经根内侧区域内, 有化学感受性; b. (C)L2区12对神经根内侧,有化学感受 性; c. (I)S区位于L1L2之间,无化感性, 是突触转换点。2. CO2、H+和O2对呼吸运动的 调节(1) CO2对呼吸的影响a. 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途 径)动脉血中PCO2升高3mmHg就可反射 性引起反应。b. 直接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动脉血中PCO2升高10mmHg才能引起 反应。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约为外周 化学感受器的25倍。(2)O2对呼吸的影响1)特点a. 缺氧刺激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起 作用的。若切断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 入,其刺激作用完全消失。b. 缺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表现为轻微 抑制。c. 轻度缺氧(PO280mmHg)对呼 吸无明显影响。2)缺氧调节呼吸运动的途径主要是直接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 ,其传入冲动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3)H+对呼吸的影响 1)H+增多或PH下降可使呼吸运动加快,它 是化 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 2)H+调节呼吸运动的途径 a. 血中H+增多主要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 b. 脑脊液H+增多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4)PCO2、H+和PO2影响呼吸的相互关 系1)在正常呼吸调节中PCO2起主导作用 。2)三个因素中任一改变,可引起其它两 个因素的继发性改变,并可影响第一因素 改变的呼吸效应。3)缺O2和H+浓度增高可加强CO2分压 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作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