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从 2015 年 6 月-2016 年 3 月我院 ICU 监护室收治的 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 者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肺复张率,并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发生率为 17.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半坐及侧卧位机械通气,每 2 h 给予更换体位 1 次;观察组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 2 h,侧卧或者仰卧位通气 2 h,以此轮换,并在俯卧位 时使用呼吸机肺复张。两组患者其余的护理方法均相同。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o 士密切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记录每日体温,尿量等情况,做好每日的口腔清洁工作、翻身、拍背、及时清除痰液,发现问题及时向管 床医师汇报,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1.3.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俯卧位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一般在更 换体位时应该由 5 名护理人员共同完成,一人站在床头保护呼吸机管道、气管套管或气管 插管,防止导管脱落,同时观察患者面色情况,床两边各站 2 名护理人员,合作将患者进 行体位更换,更换卧位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导管在位情况。在俯卧位时,尽量使面 部朝下,通常以有利于引流,又不影响通气为准,俯卧位时,床头可以抬高约 15左右, 面部两侧可以垫以软垫,减少面部水肿和患者的不适感。 在 ICU 内预防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护理主要为:做好医护人员的 手卫生依从性,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交叉感染;进行操作时注意无菌;保证病房内的通风 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室内空气温湿度,做好使用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每月监 测一次 ICU 内的空气菌落,限制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的探视;无反指针危重患者,床头 均抬高 30-45,防止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注意胃排空情况,定时监测胃残余量, 避免胃内容物潴留,防止误吸,降低回心血量,缓解肺淤血,而且能够使膈肌下降,增加 胸腔相对溶剂,有效肺活量增加;洗必泰口腔护理 4 次/d,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病原 体定植。长时间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针对口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 预防性用药干预;气囊上声门下滞留物的清除,防止滞留物下行感染肺部,有研究说明 VAP 患者声门下间隙分泌物和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一致率达到 50%以上;呼吸管路及呼 吸机消毒及维护。此研究建立在以上基础上,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由表 1 可见,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发生率为 17.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两组患者肺复张率比较 由表 2 可见,观察组患者肺复张率为 95.0%,显著高于 对照组患者的 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ICU 中对于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以及术后患者常常使用机械通气。而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是造成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其使得患者病情反复,延长上机时间,甚至导 致机械通气失败。俯卧位可以使得口腔内定植的细菌向外流,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肺炎 的发生率。同时由于床头升高,膈肌下降,经肺压力一致,肺内各部分的通气均匀,改善 V/Q 比值,使得萎缩的肺泡复张,增加功能残气量,提高氧分压,改善呼吸作用,肺部的 抵抗力增强,减少了感染的机会。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17.5%,显著低于对照 组患者的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肺复张率为 95.0%,显著高 于对照组患者的 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综上,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发生率,提高肺复张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