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吸科医生应具备的4项基本功n胸片、CTn血气分析、肺功能n纤维支气管镜n呼吸机肺功能测定适应症n呼吸功能的评价 1.呼吸功能是否减退 2.肺功能损害的程度 3.肺功能异常的类型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肺功能测定适应症n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反应 和预后的判断 1.COPD: 诊断: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0/FVC40%;弥散下降 早期诊断:小气道功能指标不能确定COPD, 但动态随访有一定价值。 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治疗反应。阻塞性肺气肿的评估COPD临床严重度分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 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判断2.支气管哮喘: 诊断:气道高反应性。 评估严重程度。 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 判断治疗效果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 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判断3.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1978年Epler对44例呼吸困难、胸 片无异常、肺活检IPF患者,76%DLCO ,57%VC,16%TLC.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疗效观察:服用激素后,FVC和DLCO增 加10%-20%,提示治疗有效。 判断预后:动态观察弥散和其它指标。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 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判断4.肺血管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轻度限制,DLCO ;心肺运动试验:最大摄氧量、氧脉搏 、PAO2均,无氧阈提前出现。 慢性心功能不全:与上类似,需结合临 床 心功能分级:MET7,级;5-6,级 ;3-4,级;2,级。更客观。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 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判断5.职业病的评估 6.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7.机械通气参数调整及监护;顺应性、气 道阻力、压力容积曲线等。 8.其他:运动试验在运动医学、高原病等 反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肺功能检查内容n肺容量测定n通气功能测定n小气道功能测定n通气分布测验n弥散功能测定n通气/血流不均测定肺容量测定(共8项)nVT 潮气量nIRV 补吸气量nERV 补呼气量nRV 残气容积nIC深吸气量nVC 肺活量nFRC 功能残气量nTLC 肺总量基础容积复合容积肺容量及其组成IRVERVRVICFRCVCTLC功能残气量及残气容积n不能直接用肺量计来测量,只能用间接 方法:n密闭式氦稀释法n密闭式氮稀释法功能残气量残气容积临床意义nFRC与RV:随年龄而n考核标准:RV/TLC% 无肺气肿:56 %n增加:胸廓和肺弹力减退或气道阻力增加,如 肺气肿、哮喘。n减少:限制性肺疾病,如IPF、肺切除后。肺总量的临床意义n增加:肺气肿、老年肺。n减少:限制性疾病,如IPF、肺占位、肺 组织受压、充血性心脏病等。肺容量测定的临床意义nIC:约占VC的2/3,反映肺及胸廓的顺应性和 参与吸气的肌肉力量。nERV:约占VC的1/3,反映气道的通畅度和呼吸 肌力量。nVC:正常人吸气VC 、呼气VC和分次VC均相等 。阻塞性肺部疾病,气道易于陷闭,ERV受影 响,吸气VC大于呼气VC,分次VC大于一次VC 。 VC见于胸廓、肺扩张受限、气道阻塞、肺 组织损害。通气功能测定n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V):VT*RRn最大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以最 大幅度最快速度进行呼吸的最大气量。n用力肺活量(FVC):以最快速度所作的呼 气肺活量。n呼气高峰流量(PEFR):在TLC位,猛力快 速之最高呼气流速。通气功能临床意义nMVV:用以衡量组织 的弹性、气道阻力、 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 的力量。可作为能否 进行胸科手术的指标 。MVV意义70%无手术禁 忌 69-50%严格考虑49-30%尽量保守 或避免 93%,1.0 为限制性 MVV-MVMVV*100MVV的实测/预计值%VC的实测/预计值%用力肺活量:时间容量曲线用力肺活量:时间容量曲线0 1 2 3 4 5abcMMEF = bc / ab时间(秒)容量(升)FEV1 FVCRVTLC通气功能临床意义nFVC:反映较大气道呼气期的阻力。正常: FEV1 /FVC70%有气道阻塞:FEV1 /FVC20%为异常,哮喘(缓解期、发作 期)波动率均大于20%。小气道通气功能测定n肺内支气管在吸气状态下内径2mm称大气道(叶、 段支气管);内径35”吸气吸气呼气呼气容量流速TLCRV用力程度对流速容量曲线的影响用力程度对流速容量曲线的影响MEFV曲线的临床应用n主要用于检测小气道阻塞性病变和COPD 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1.同一肺容积水平PEF低于正常人。 2.由于曲线降支凹向容积轴,曲线降支坡 度变小。 3.严重时PEF提前出现(或左移),PEF降 低。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MEFV曲线的临床应用1.吸烟 2.在环境卫生研究中的应用 3.职业病中的应用 4.支气管哮喘 5.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FV曲線 的 图形曲线n 正常01234LL/s0246810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気管支炎01234LL/s0246810012LL/s02401234LL/s02468MEFV曲线的临床应用6.上呼吸道感染:MMEF、FEF75-85、 FEF75会下降。 7.肺结核: MMEF、FEF50下降。 8.肺癌:与慢支相似。 9.肺水肿: FEF75、 FEF50下降。 10.高原环境影响: MMEF、 FEF75、 FEF50、 FEF25下降。MEFV曲线的临床应用11.间质性肺部疾病:MMEF、 FEF75、 FEF50、 FEF25下降。 12.限制性肺病:FVC变小,PEF显著下降 ,曲线降支呈直线甚或向外突出,斜度 变大, FEF75、 FEF50下降不明显,或 可正常。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MEFV曲线的临床应用13.上气道阻塞(UAO):F-V曲线特点是呼气相和/ 或吸气相流量显著受限,呈现特征性平台状。 取决以下因素: 气道阻塞性质:僵硬:固定型UAO(见于气管 狭窄、双侧声带麻痹、胸骨后甲状腺肿等);柔软:可变型UAO(如单侧声带麻痹)。 阻塞部位:胸腔内:呼气相流量受限; 胸腔外:吸气相流量受限。 与阻塞程度密切相关。典型胸内型上气道阻塞典型胸内型上气道阻塞流速容量典型胸外型上气道阻塞典型胸外型上气道阻塞流速容量典型固定型上气道阻塞典型固定型上气道阻塞流速容量单侧主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单侧主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 典型双蝶型改变典型双蝶型改变流速容量肺功能评价肺功能评价(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塞或狭窄而引起的气体流量下降。 FEV1,FEV1/FVC、MMEF、MVV均下降,TLC和 RV可增高 原因:1.气管支气管疾患:气管肿瘤、狭窄等;支气管哮 喘;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 炎 2. 肺气肿、肺大泡 3.其他原因不明的如纤毛运动障碍肺功能评价肺功能评价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体积受限引起的肺容量减少 VC(FVC)、TLC、RV等均下降.原因:1.肺脏变小: 手术切除后,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肿瘤,矽肺等 2 .胸腔受压: 腹水,妊娠,肥胖等 3.单侧主支气管完全性阻塞 4.胸廓活动受限: 胸膜积液,增厚,粘连,胸廓畸形 5.呼吸肌无力: 膈肌疲劳,肌无力,肌萎缩,营养不 良等肺功能评价肺功能评价(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兼有阻塞和限制性因素的存在 VC下降,FEV1/FVC、流量、MVV均下降; TLC和RV无增高。原因: 1. 慢性肉芽肿疾患:结节病、肺结核 2. 肺囊性纤维变和支气管扩张 3. 矽肺、煤尘肺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流速容量正常 阻塞 限制限制 混合不同类型通气功能障碍的流速容量曲线不同类型通气功能障碍的流速容量曲线RVTLC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测定n肺弥散量的测定是以肺泡膜两侧末气体 分压差为1mmHg时,在单位时间内(1 分钟)所能通过的气体量。弥散量=1分钟内通过肺泡膜的气量肺泡内气体分压-肺毛细血管血气体分压正常:70%, 轻度:60-69% 中度:41-59%, 重度:40%弥散功能测定临床应用n减低: 1.弥散面积减少:肺气肿、肺切除、肺部 感染、肺水肿、慢性肺阻塞性充血、气 胸、脊柱侧弯等。 2.肺泡毛细血管阻滞(肺泡膜增厚):IPF 、结节病、石棉肺、硬皮病等。 3.其他:贫血、碳氧血红蛋白血症。弥散功能测定临床应用n增加:红细胞增多症、心内左至右分流 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n 美国saydain等发现,肺弥散量升高通常 与肺容量大、肥胖、哮喘有关,当具上 述特点的病人肺弥散量在正常范围时, 应警惕假性正常的可能。 谢 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