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总复习授课老师:何军芳概 论u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u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u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过程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 组织屏障1第二道防线 固有免疫23第三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固有免疫u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 溶菌酶,细胞因子u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杀伤细胞u固有免疫的识别:PAMP-PRR补体激活三条途径全过程示意图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过程(膜攻击阶段)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分泌细胞因子直接杀伤抗体T 细胞B 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lT、B细胞的发育(来源)lT、B细胞的表面标志lT、B分类及功能T细胞在胸腺中阳性和阴性选择示意图T淋巴细胞亚群l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初始T细胞、效应T 细胞和记忆T细胞 l根据TCR分为:TCRT细胞, TCRT细胞l根据CD分子不同:CD4+T细胞、 CD8+T细 胞l根据功能分为:辅助性T细胞Th (Th1、Th2 ,Th17) 、细胞毒性T细胞(Tc) 、调节性T 细胞(Treg)应答过程三阶段u识别阶段抗原;抗原提呈;T细胞识别的MHC限制性u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双信号;T、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生发中心事件u效应阶段:分泌细胞因子;直接杀伤;抗体抗原l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 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反应的物质。l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指抗原分子表面决定 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 体特异结合的单位。抗原的特性l免疫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应答的能力,即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和效应细胞l免疫反应性:又称反应原性,指能与免疫 应答的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反 应的能力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l抗原自身的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性质、化学结构、物理状 态l机体方面的因素:宿主的遗传背景、宿主的年龄、性别、健 康状况l免疫方法的影响:如途径、剂量、佐剂等抗原呈递细胞(APC)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和提呈过程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和呈递过程MHC-类和类分子及其编码基因结构Ag肽与MHC和MHC类分子结合示意图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lTCR识别Ag特点:TCR识别Ag:MHC复合 物,T细胞识别Ag肽具MHC限制性lAPC向T细胞提呈Ag:外源性/内源性CD4+T细胞活化双信号示意图Th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因子l理化性质和分泌特点 :小分子,分泌型 糖蛋白;以旁分泌和自分泌形式起作用l来源和产生特点:多源性和多向性 l作用:非特异,多效性与重叠性,网络性 ,两面性或双效性。 Th1细胞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细胞因子对Th1和Th2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CTL杀伤靶细胞的过程lIg概念: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l抗体(Antibody, Ab):是B细胞接受Ag刺激后分 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 清等体液中,能结合抗原并产生许多免疫学 效应。抗 体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初次及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Figure 12.3 Rang et al.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过程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l免疫调节:免疫细胞的抑制性信号和受体;AICDl免疫耐受:概念;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生理性免疫应答病理性免疫应答抗 原类 型效 应类 型效 应异己抗原正应答抗感染免疫正应答 过强变态 反应负应答免疫缺陷病自身抗原负应答自身耐受正应答自身免疫(病)肿瘤抗原正应答抗肿瘤免疫负应答肿瘤生长移植抗原正应答排斥移植物负应答移植物存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