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电子政务 建设的情况汇报黑龙江省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一、我省电子政务的建设历程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0年5月 。主要内容是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 政务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这一阶段 是所谓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电子政 务。第二阶段,从2000年5月到2001年6月。2000 年5月国务院下发国办发200036号文件国务 院办公厅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 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之后,大力推进我省政务 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2001年4月国务院下发国办 发20012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 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 要的通知的要求,编制了2001-2005年黑龙江 省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 用3-5年时间,在全省政府系统建成以“三网一 库”为基本构架的政务信息网络。这一阶段已演 进为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 第三阶段,从2001年6月到2002年8月。 2001年6月8日第77次省长办公会议审查通过了 2001-2005年黑龙江省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 实施方案,确定了全省政务信息化建设“一个 网络、一个平台、一个管理服务中心”的模式 。我省利用中国网通公司的网络资源,建设全 省政务信息化骨干网络。顺利联通省级领导机 关、中省直属单位和地市与省中心平台,启动 了全省电子公文、政务信息、政务值班信息、 会议通知等多项无纸化传输应用。第四阶段,从2002年8月至今。按照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 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电 子政务建设。调整规划,完善网络,改造中心平 台,基本实现骨干网络互联互通,开始整合统一 的电子政务网络,从2002年10月开始,电子政务 工作重点转为应用开发推广。2003年开始进入网 络全面接入和双向在线实时的政务处理发展阶段 。政务单位全面接入政务网络,目前正处在整合 多种政务应用系统基础上的在线政务阶段,即面 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电子政务。 二、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按照中办发办发 200217号文件精神 ,构建在省电电信网络络体系之上,黑龙龙江 省建成了一个覆盖面广、带宽带宽 高、稳稳定 性强、安全可靠的电电子政务务网络络体系。 政务务外网覆盖省市县县三级级网络络,与互联联 网逻辑逻辑 隔离。 图1:电子政务网示意图省电子政务网构架在电信基础网络之上 通过黑龙江省政务信息网中心平台实现省、地(市)、县三级厅局办公厅( 室)的纵向联网,实现全省各厅局委办系 统纵向信息传输,满足各厅局委办系统联 网需求;同时各厅局委办系统可以通过省 、地市、县三级政务中心平台横向连接省 内其他各部门及相关单位,根据自身需求 实现不同行业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在 各地市和部门都有一定的基础,如:哈尔 滨市完成了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 与建设,由信息产业局牵头,组织工商、 国税、地税、技术监督局等5个部门搭建 了网络平台,中心服务器设在信息中心, 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大 兴安岭地区行署已实现全区数据信息资源 共享; 省测绘局正在建设全省的基础地理 信息数据库,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城市数据库、遥感历史影像数据库;省统 计局、发改委、公安厅、农委、工商局、 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地税局、商务厅、 经委、教育厅、物价局、国资委和审计厅 等都有各自的信息资源库。根据国家精神和黑龙江省确定的关 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要求,在电子 政务外网省级平台上建设综合政务数据库 。同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对综 合政务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在 建设时要采用领先的技术及成熟的产品, 保证建成后的综合数据库平台在技术上领 先、维护方便、安全可靠,为政务外网用 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针对政务信息的非结构化特性,采用大 型中文数据库系统,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建 立综合政务数据库的中心平台,实现综合 政务数据库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 、发布和检索,为省级领导和全省相关政 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共享及综合 查询。实现各厅局数据库资源的整合,对各厅 局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NOTES数据库及 中文数据库中的各种信息,通过数据接口 转入中心平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利用数据 库技术及动态发布技术实现数据库信息的 动态自动发布功能,将整合后的各厅局信 息资源,在政务外网上进行发布,实现信 息的统一检索和集中利用。 在系统后期的数据更新及维护中,针对 每个厅局不同的数据库应用设置数据接口 ,实现定期的数据同步。四、承载的重点应用系统情况1、公文、通知、政务信息和值班信息传输系统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会议通 知、明传电报、内部情况通报三个文种的非涉密公文纸 介质已经取消。从2005年5月1日起,省政府党组会议纪 要、常务会议纪要、省长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 、协调会议纪要、省长情况通报会议纪要、省长现场办 公会议纪要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的纸质文件予以取消 。通知传输系统2004年10月结合电子身份认证技术进 行了软件升级,全省164家省直、中直单位,市地安装了 系统安全加密电子证书,省政府常务会议通知、省长办 公会议通知、省长工作情况通报会通知、专题会议通知 及会议活动通知通过该系统进行传输。值班信息传输系统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已成为全 省值班系统传输突发事件信息的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 的应用效果。 2、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督办系统该系统是省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地市政府、各 委办厅局的网上联合办公,在网上实现人大建议、政协 提案的传输和办理。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工作流程 3、省政府社会、经济类业务平台 省政府社会、经济类业务平台是电子政务网省级城域和 省市之间的重要应用,以办公厅内部办公为核心,办理 过程涉及各委办厅局,内部网上办公和审批工作试运行 ,正在推进办公厅电子公文审批系统与全省电子公文传 输系统整合及广域网联合办文扩展的开发工作。4、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由省财政厅负责建设,涵盖全省各级政府采购业 务全部流程和采购单位,具备决策支持功能。2004年8月 项目开始启动。建设完成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网站( www.hljcg.gov.cn)。 5、网上纪检监察及审计系统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 监督检查及履行监督责任的精神,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及 手段,进行了网上纪检监察及审计系统的完善和建设。 省纪检委(监察厅)的全国纪检办公自动化系统已运转 多年,根据国家纪检委的统一部署,又增加了公文传输 及电子邮件等功能。 黑龙江省网上审计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应用成 果显著(黑龙江省是国家“金审工程”建设的试点省份 )。到目前为止,全省所有地市级审计机关和60个县级 审计局已依托省电子政务网与省厅联通了广域网络。 6、黑龙江省投资服务网黑龙江省投资服务网原由省商务厅负责建设,现由新成 立的省招商局接管,是黑龙江省与外来投资者经贸合作 的主要媒介和载体。目前,域名申请、解析等已经完成 ,并完成对两个并联审批单位省工商局和省计委的并 联审批调试。2004年完成建立繁体中文、阿拉伯文及俄 文网站,完成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并联审批,完善信息 检索和内容管理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提供选址分 析、竞争分析等。7、政务呼叫中心政务呼叫中心是在黑龙江呼叫中心基础上建设的,统一 接入号码,以人工与IVR(互动语音应答)两种方式为公 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采用数据集中、接入分散模式,由省中心和13个地市接 入系统。黑龙江政务呼叫中心已经建设并开通了非典热 线、覆盖全省13个地市的国税12366热线。齐齐哈尔、鹤 岗、双鸭山、哈尔滨等地市政务呼叫中心也相继开通。 大庆市政务呼叫中心开通了春蕾助学热线和产品质量咨 询热线。绥化市政务呼叫中心开通了妇女求助热线。齐 齐哈尔还开通了水务热线和农业热线。哈尔滨市地税纳 税服务热线也于2004年10月份开始启动。 8、黑龙江省统计信息系统省统计局牵头建设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统计信 息平台和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统计信息平台 是在全省电子政务网上的重要应用,对推动黑龙江省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种植业畜牧业主辅换位的经济结 构调整等工作会起到很大作用。两个平台建成以来,为 党政领导提供了跟踪和超前服务,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信 息和技术服务,受到了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公 众的普遍关注。 9、金保工程金保工程是一项工程浩大、管理复杂的系统工程。省级 网络中心联接辖区内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中心;市级网 络中心设在市级劳动保障部门,网络末端延伸到辖区内 的全部经办机构或业务代办点。 10、“红盾”信息网“一网式”审批基础平台“一网式”审批是一种新的行政审批方式,利用电子政 务网、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将与企业登记有 关的前置行政审批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整合为同一 网络成员,把与企业注册登记相关的行政审批工作,在 互联网上连为一体、同步进行。11、黑龙江省信用体系搭建整个黑龙江省信用信息网络平台,联接省工商、国 税、地税、海关、人行、公安、技术监督部门、法院及 互联网营运商,联接各地市数据中心,实现全省信用信 息互联互通,最终建成全省完整的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 统。2004年下半年开通“龙江信用网”;完成制定统一 征信标准工作;完善黑龙江省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统工 作;开展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准备工作。12、煤矿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实现省、市、县 (区)矿“三级四层”联网,信息共享,使各级安全生 产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联网煤矿的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变 化数据。该系统利用省电子政务网承载全省煤矿安全信 息化监控系统省级和市级的数据、语音、视频的传输。 五、网络覆盖范围 黑龙江省政务外网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 政务部门,利用一个专用、公共的网络平台 ,采用ATM + IP技术、MPLS VPN技术,实现 纵向网及三级横向网的信息交互,既保证了 业务部门内部纵向通讯的相对封闭(允许纵 向网间的IP地址重复),又实现了横向的信 息互访,从而达到每个单位只需建设一个局 域网、通过一条物理线路联接实现纵向及横 向的全部通信需求。全省三级电子政务外网 黑龙江省政务外网实现了省委、省人大 、省政府、省政协、省纪检委、省法院和93 家省级委办厅局的互联互通;地市平台已实 现与省级中心平台、13地市政府及地市192家 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县级平台实现了65个 县政府及174家县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六、网络拓扑结构和地址情况 每个厅局委办一个VPN构成各自专用网络即纵向网;一个公共VPN,构成统一的政务网络即横向网络,IP 地址规划:横向为统一规划的IP地址:192.X.Y.0其中: X:按各委办局顺序号Y:按各市(地)县顺序纵向为内部规划的IP地址(保留原有):10.23.Y.0 、 123.x.x.0 、 172.x.x.0 。 图8 互联互通VPN某部门VPN某部门VPN某部门VPN某部门VPNIP 192.1IP 1922IP192.65IP 192.66IP 10/172IP 10/172IP 10/172IP 10/172七、网络利用情况 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安全系统 、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构成的省级中心平台 是整个电子政务外网的核心,承载着数据交 互、子网划分、安全体系、IP电话、视频会 议、信息发布、应用系统等各项重要功能。 八、网络运维情况 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外网省级中心平台及 省、市(地)、县PE路由器由省政务信息化 管理服务中心管理与维护,ATM线路和百兆光 纤由中国网通负责维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