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侵略、反抗、探索复习题答案51.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 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 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 以图所示刊物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 的思想解放运动,鲁迅在该刊物上发表文 章说:这历史没有年代,我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写出上述材料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2)一批知识分子在上图所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 章,向封建主义发起猛烈攻击。请任意列举两个代表人 物。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52. 材料如图所示: 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自强”“求富”(3)材料中反映出这场运动的内容有哪些?(3 分)(4)你认为该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 的积极作用?(2分)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送留学生。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 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3. 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 制确立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 中艰难起步,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各阶级先后进 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 请回答: (1)封建地主阶级开展的探索活动是什么?其目的是 什么?(3分)(2)民族资阶级开展了哪两次重大探索活动?这两次 活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6 分)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 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方式 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主张采取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都失败,说明了资产阶 级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54.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等。材料二 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 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 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是在哪场战争中签订的?( 2分) (2)材料二所示内容反映的是哪场列强侵华战争?这场 战争中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3)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1分)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5.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 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 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 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 转机。 -材料选自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请举出“近代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后出 现警悟的先觉者”(2分) (2)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又是指什么?(2分 )魏源、林则徐等开始关注世界,探求新知,向西 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康 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主权和利益进一步受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3)“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有哪些?(3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给中华民族造成 严重的危机。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 因此而开始。公车上书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有 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派 建立革命团体,进行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进行了新文化 运动,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5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 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 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 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 得到什么启示?经济:洋务运动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 左宗棠、 张之洞; 中央:奕昕 政治: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辛亥革命孙中山;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 启示:制定革命道路必须符合本国国情,资本主义道 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57. 材料一: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 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 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三个目标。 材料一反应的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1分)简要回答其 性质和影响。(2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实现材料二中的三大目标, 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3分)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 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8. 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 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材料二: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 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一中的“甲午”是哪一年?“孝钦皇太后”是谁?(2分 )材料二中反映了哪三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4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1分)1894年。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庆祝大寿,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 马关条约,割让辽台澎。愤怒声讨慈禧、李鸿章等 人的卖国行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