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5页 / 共82页
第6页 / 共82页
第7页 / 共82页
第8页 / 共82页
第9页 / 共82页
第1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王树声王树声我的成长历程及我与青年教师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启蒙 、学校教师的培养、同学之间的影响、工 作中学校环境的要求、领导同事的帮助、 学生的期待与支持等,当然需要自己的努 力。机遇也是很重要的,可能有顺境,也 会有逆境,一个人不能只能行时,不能倒 霉。困境时我常思考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 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命运曾企图摧毁我 ,使我掉队,但是我说:决不投降,因为 我坚信必能得胜”。我的大学生活(19451949)充满憧憬的年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19471948在大一时画的星图在大三时写的读书笔记风华正茂 如歌岁月19571956 带学生野外观察(1956 北京西山)照片中的学生今天都已退休,但还在继续工作班主任工作日记1978年后自己绘制的部分教学幻灯片电化教育杂志封面文革中教数学时的教案(1988)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所刊载的图片 (P.334)(1985)我的“触电”活动1983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 少年儿童节目“聪明人的游戏”1989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国 情知识竞赛”后同工作人员及参 赛学校教师合影1983年7月的“广播节目报”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电 视专栏节目优秀主持人”奖体验主持人活动在全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教学改革实验年 会上发言(1987年成都)1988年退休前的最后一课1989年摄于师大附中图书馆退休后仍在“成长”发展1998年在香港参加“国际地 理学术讨论会”,并宣读论 文“明日中学的地理教师及 其培养途径”2000年应澳门教青局邀请 进行培训教师活动1997年 2007年半生忙里过,难评苦乐多。以情参世事,将寿补蹉跎。 履健思能静,心安气自和。晚霞仍似火,徐步也如歌。自题小像部分著作2005年12月师大附中举办王树声先生从教55周年教育教学研 讨会到会有全国政协、教育部、市、区教委、北师大及各校教 师、附中校友等共约500人。上午大会发言,下午座谈及听课评 课。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均有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人的题词北京师大、原北京市委副书 记等领导人与王树声老师会 见部分展板我与青年教师和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合影青年教师拜师会评课会上发言全国地理教师骨干班上 指导学员撰写毕业论文和华南师大的研究生 在天山一号冰川与参加全国第二次信 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研 讨会的北京代表合影一、当前基础教育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 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1、从理念普及到实践操作,从点上实验到 面上推广。2 、关注教学,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3、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保护已有资源,开 发新资源。4、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能截然对立,应 试教育不是只讲考试,素质教育不回避考 试,应试能力也是素质能力的一部分。5、教学中注意培养为全面发展需要的各种 素质,和终身有用的能力(有知识、有文 化、有品位、有生活)。6、重视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7、新信息、新技术,传统思维解决不了, 要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它将 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课改关键在于改进课堂教学新课程新 教材新课标 新教材新高考 新评价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二、抓住课改机遇,促进自身发展二、抓住课改机遇,促进自身发展1.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成功的机遇(1)新课改背景是当前教师发展的机 遇(2)对新事物要满怀热情与信心,作 为自己提高的阶梯。(3)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要用新理念实践新教材。2.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得到成长发展的 过程(1)课堂教学要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教 学运行体系,师生都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和进步的喜悦。 (2)教师要不断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 克服因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负向发展”。 (3)要克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 象”(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高原期”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 构。3.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付出与奉 献,学生潜能积累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 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在付出与 奉献,也在获取和发展;三尺讲台是实现自 己生命价值的“舞台”,也是自己成长提高的 “背景”。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实施正为教师的 进步、成功提供了机遇。三、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专业成长三、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专业成长1.目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1)教师队伍出现了结构性不协调(地区结构的不 协调、学科结构的不协调、体制结构的不协调) (2)教师队伍现状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 改革不适应(专业理念的不适应、专业知识的不适 应、专业能力的不适应、专业情意的不适应) (3)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困惑(理念与实践 的不和谐、继承与创新的不和谐、规范与自主的不 和谐)2.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的着力点,必然要落实到 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3. 全球许多国家都在提出“提高教育质 量”,制定相关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是时代的要求。4、新世纪将会蕴育出新一代教师,新教育为 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机遇(1)教师不但要“育人”,也应该“育己”。这是教师 对完美职业角色的探究、实践、与行动。教育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使 师生共同成长的事业。(2)教育改革的形势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课程教 材的改革、考试评估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都 直接联系着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师的提高和发展提 供了空间。(3) 没有教师观念的更新,就很难有学生思想的解 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教 学 质量。(4)新课标体现新理念,新教材呼唤新教法,新评 价蕴育新要求四、明确努力方向,自觉持续发展四、明确努力方向,自觉持续发展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因为它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早在 世纪年代就指出:加快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一般有个标准:专门知识;有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专门的职业道德;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有组织,如行业组织、学会组织等,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要终身学习。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国在年成立京师大学堂(即北京 师范大学的前身)成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机 构,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情意。1. 教师的专业知识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 学教授舒尔曼提出七类教师知识的观点: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这七类教师知识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未 (1)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一层面是 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以及工具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 能。“从静态的维度看,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 经验的系统;从动态的维度看,知识是认识的过 程,是求知的方法;而从人类对知识的探索的心 路历程看,从主客观相统一的维度看,知识则是 一种态度,是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对万事万物的态 度。知识在本质上并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 更新或扩展的过程”。 教育新理念 知识全面,专业知识精湛 熟悉本学科不同知识的教学方法 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能开展校本 课程和课外讲座 掌握本科教学的各年级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实验) 能够独立编制试题、分析试卷的命题意图 、解题思路 能够教会学生整理加工知识和学习方法 掌握本学科的历史、发展方向、学科思想(2)具备12门其它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 技能,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层面;(3)教育学科类知识属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的第三层面,它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的知识构 成。2. 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归根结底在于发现、研 究和解决学生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 解决问题的,不是教育。陶行知(1)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 钻研教材的能力(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 ) 设计教法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文字(书面)和教学语言(口头)的表达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 掌握板书、板图、板画等教学基本功的能力 命题与分析试题的能力 指导实验和学习方法、整理加工知识(体系、结构 、规律、联系)的能力 进行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并作示范的能力(2)交往能力与学生、与家长能实现 有效的双向沟通,能与同事愉快地合作的 能力。学校教育系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作系 统,是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工作,表现为精神的 沟通、情感的交流、个体人格的影响力。首先 是与学生的交往,还要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 家长的沟通。教师的工作是为人、通过人与人 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活动,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 影响的工作,故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是最基本的能力。(3)组织管理的能力包括对班级的管理 能力和课堂上的协调组织能力。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承担着组织者和管理 者的责任。要把管理本身作为一种教育力量,把 管理工作,变成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 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让学生在为集体贡献 过程中展现才能、发挥优势的舞台。教师不要把 学生仅仅作为管理对象,而是把学生组织起来,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每个人都得到生动活 泼发展的集体。(4)教育科研能力同时强调教师应熟 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对象展 开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教育和自身不 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具有科研意识、知识和 能力,具有反思能力,要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 题,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工 作并形成理性认识。这是教师在工作中自觉性 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不断对新问题的 探索和创造,会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 内在魅力。3. 教师的专业情意“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 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 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 教师的专业情意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 (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1)专业情意的内涵:从情绪、意志、认知、 态度四方面思考: 性格平和、有自控情绪的能力、不乱发脾气、 遇事能冷静思考; 意志坚强,不怕困难、不断进取、肯于钻研探 究; 从认知角度,可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别人 考虑,增进了解,就会包容、理解、谅解,豁 达宽容,能与人和谐相处、; 态度积极乐观,追求成功,使事物努力向好的 方面发展,抱怨易导致沉沦,要积极面对,努 力改造环境,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2)专业情意的基础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 心态稳定,乐观积极,豁达宽容;心态稳定,乐观积极,豁达宽容; 工作主动,具有独创性;工作主动,具有独创性; 具有自控和应变能力;具有自控和应变能力; 具有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对教育环境进行适应与改造;能对教育环境进行适应与改造; 能承受暂时的挫折,也能承担较重的压力。能承受暂时的挫折,也能承担较重的压力。(3)高尚的师德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水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包含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 美德。 高尚的师德是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静下心来教书,心平气和。不倦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