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追求历史科高考备考的有效性高要市第一中学 钟伟强 Email:zwq2005126.com一、揣摩07年历史科高考新动向,确立 备考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一)从06年历史科高考试题看07年高考趋势 1、核心变化趋势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第一,从考查历查历 史知识识的广度向考查历查历 史知 识识的深度转变转变 。 第二,从考查历查历 史教科书书的知识识向考查历查历 史 课课程的知识转变识转变 。 第三,从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结论向重视考查 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转变。2、现代化范式、整体范式与文明史范式 是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3、评分方式变化 4、问答题和材料题的界限被逐渐淡化(一)从06年历史科高考试题看07年高考趋势1、核心变化趋势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二)解读读考试说试说 明,把握07年高考新动向 1、考查查重点的变变化考查考生初步的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 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2、考试范围与内容、题题目难难度设设置以教育部考试大纲的必考内容和选考一、洛克为考试范围。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各占50%。内容比例为:古代25%、近代 30%、现代35%。(注:必修和选修内容比例初步意见是 3:3:3:1,即选修一约占10%。)题目难度:难中易比例为1:5:4(注:难度系数为:难:0.4 以下;中:0.4-0.7;易:0.7以上) 3、题型变化二、高考备备考及教学建议议(一)更新高考备备考及教学观观念1、结合历史课程标准进行备考2、备考与教学贯彻“一步到位”原则3、适应以现代化范式、整体范式与文明史 范式的主要观点为试题价值取向的新趋势 4、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二)采用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要求的 教学手段1、善用“问题探究”方式开展教学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3、巧用历史问题分析的公式化,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4、灵活运用其他一些技术术性与非技术层面 的方式、方法在课内、课外引导学生(三)要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第一轮:夯实基础,把握主干,挖掘课程资 源,培养学科能力。第二轮:多管齐下,构建立体复习网,提高 学科综合能力。第三,从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结论向重视考查 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转变。引入学术研究方法,摒弃硬性记忆从多角度对历史现象的审视与判定对材料的解读分析与概括总结1、结合历史课程标准进行备考深入了解、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 点的考查方向,以把握准确新高考命题方向 。 从历史课程标准中25个专题的角度备 考,应对出大题的可能性。注重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模块结构功能第一轮:夯实基础,把握主干,挖掘课程资 源,培养学科能力。指导思想:贯彻“一步到位”原则。 内容安排方面:按必修I、II、III为序来展开 复习,把选修的相应知识打入到对应的必修模 块的知识体系中。 具体操作:紧扣课程标准,落实考点,夯实 基础,把握主干。 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科能力。近几年来, “能力立意”已逐渐成为高考的主旋律。 课后适度进行训练,提升探究问题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多管齐下,构建立体复习网,提高 学科综合能力。 指导思想:仍然是贯彻“一步到位”原则 。复习内容方面:中外相关知识,社会热点。渗透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思路,掌握回答各种类 型问题的技巧与规范。继续巩固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具体操作:利用测试手段平衡与牵引全局性到 局部性的历史知识。 最后阶段:回归课本,但仍保持“曲不离口, 拳不离手”。 10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 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15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 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D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231943年北非战场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是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在西西里岛登陆 C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进行柏林战役31。(8分)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 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 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 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起要点 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请回答:(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 的是什么?(5分)(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在哪些措施?(3分)岳麓版必修I的第四单元课程标准要求。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 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3、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4、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