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地描写事物,养成自主观察和表达习惯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有关“成长”为主体的资料,课堂上教师注意点示和运用。2、分层整体导读法、讨论法、诵读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到大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精神,并在学习正确分析和认识私塾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体味文中的情感。2、领会并把握对比的写法。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部分:一是内容难理解,二是词句理解,三是读书生活及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难理解。教学方法 品读,讲授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1、欣赏童年 ,同学们回忆小时候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2、大家能否说说从小到大经历了哪些成长阶段?(教师注意引导点示)3、有学生的回答中顺势导入课文(介绍作者)二、以速度的方法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默读完课文,板书课题。2、在课题下方加注符号,要求学生读,引入课后习题一。1、学生先集体自说(营造说的气氛) ,再单个学生说。 (重于“趣” )2、学生发言(先群体后单人)3、对作者童年趣事进行猜想并与自己进行比照。1、集中精力默读课文。由自己的切身经历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从标题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从标题可知文章写了那两方面的事?写了百草园内哪些事?这些事在作者笔下都有何共同点?能否用文中语句加以证实?(要求勾画、朗读)教师听学生朗读并鼓励、表扬学生的朗读。教师板书学生所概括的内容。4、“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有那些事?孩童们读书时还干了哪些事?(要求学生先勾画后回答)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并适时提示,且要求学生读。6、明确本文所学内容。三、梳理内容,理清思路。1、同学们知道了文章所写的内容,能不能试着理清作者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并酌情修改2、同学们,能不能理解“百草园”中的事与“三味书屋”中的事的关系?(教师联系成长主题点示)3、同学们能不能将文章分成两部分?感受内容,自由择文朗读。1、教师限时 5 分钟,要求学生自由择读。 (教师听并观察学生所读文段及感情)2、同学们,你觉得读百草园中2、读标题,看课后习题一,并思考回答。3、学生回答并点注“从-到” 。学生参照文章勾画旁批,概括。学生发言。学生总结。朗读概括性的文句。学生读教师板书的内容,并补录笔记。4、找文章勾画语句并回答。5、读板书内容。6、默读板书内容,闭目回忆,浏览全文。1、根据内容,试画结构图。2、学生思考并主动发言。3、学生划分并发言。1、在 5 分钟内自由择文而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结构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之事该以什么样的朗读方法来读?(提示朗读技巧)四、理解内容,以朗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语段研读。1、作者把百草园看作是乐园,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教师结合教学用书明确知识点)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用朗读的方法来表现这些景物的特点吗?教师板书提示性词语。2、现在你对百草园的印象如何?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写的有声有色?(教师提示点拨)3、自由朗读 5 分钟。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教师略作提示)2、学生试读,揣摩朗读技巧。1、学生在默读中勾画词语句。学生圈点词语并旁批发言。学生反复朗读,在表现特点的词语上着重体现朗读技巧。诵读或试背体现乐趣的地方。2、概括回答,体会儿童玩之乐;学生讨论交流,在老师指导下明确;作者对百草园的景物做过细致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倾注了自己的热爱之情。3、选句朗读,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并在教师点拨下明确: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是儿时的一种乐趣,也是百草园是“乐园”的一个原因。精读课文,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教学反思作 业 设 计课 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类 别 具 体 内 容 设计思路课前预习作业1、回忆小时候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2、预习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在书上标上注音。学生上台来说,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联系生活型作业。课 中 练 习 作 业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2、现在你对百草园的印象如何?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写的有声有色?3、从标题可知文章写了那两方面的事?4、写了百草园内哪些事?这些事在作者笔下都有何共同点?能否用文中语句加以证实? 5、“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有那些事?孩童们读书时还干了哪些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课 后 布 置 作 业1、用上课学到的研究第一部分方法研读第二部分2、巩固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将这些生字写在作业本上,并练会默写。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基础知识型作业。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好生字反 思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 回忆文章结构,导入第二部分内容学习。1、百草园充满乐趣是乐园。同学们在读文时感受到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是枯燥乏味还是也有乐趣?文中是怎样过度的?2、朗读细节并回答问题。三味书屋的布局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先生的肖像描写给人的印象如何?(学生能说对意思便可表扬鼓励,勿拘泥于教师自己的词语。)讨论话题,理解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1、私塾先生在你的眼中是一个什么1、回忆百草园中的乐事,猜想并发言,勾画并朗读语段。2、朗读,讨论交流。勾画语句,讨论明确“严” 。勾画词语,思考明确:和蔼博学。1、从文中找到写私塾先生的有关文字,并勾画重要语句,然后自主讨论交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朗读能力的培养。精读第二部分。理解第二部分。样的形象,你怎样认识他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切合材料自圆其说即可。)2、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习题一中的第 3小题,教师勿下结论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找到其中的合理成分。 )4、本文写“百草园” 和“ 三味书屋 ”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抓住契机,收束全文。1、在讨论上一环节第 4 个话题时教师可顺势结束全文。2、总结全篇内容及主题。3、选读或背部分文句文段,加以升华,收束全文。4、让学生自读文段,揣摩朗读技巧。5、留给学生时间提问,鼓励质疑。流,最后明确。2、学生切合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可相互质疑交流。3、学生比较几种方法,为其中合理性在文中找到具体的内容材料。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教师的补充材料概括文中“我”的成长历程。结合现实,谈自己的成长。学生自设话题。1、领会教师的深意。2、回忆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主旨。3、读文,领会教师之意。4、自由读文。5、提问,相互讨论交流解疑。把握全篇文章的主题。质疑问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比:1.百草园:自由丰富有趣热爱 三味书屋:束缚单调乏味不满2.玩耍时:静悄悄读书时:人声鼎沸教学反思 作 业 设 计 课 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类 别 具 体 内 容 设计思路课前预习作业1、探究第二部分的内容2、巩固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将这些生字写在作业本上,并练会默写。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课 中 练 习 作 业1、私塾先生在你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你怎样认识他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切合材料自圆其说即可。)2、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习题一中的第 3 小题,教师勿下结论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找到其中的合理成分。 )4、本文写“百草园 ”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课 后 布 置 作 业口语表达:作者写了他小时候的生活,你的童年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试着整理一下,下节课在班上讲一下你的童年生活。联系生活型作业。并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反 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