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渴望和平冀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萨拉热窝事件 1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萨 拉热窝事件成为直接导火线。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干扩 张的主要障碍。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 年月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 这一消息,已于当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 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 ,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月,黑手党7名成员分头潜入萨拉热窝,为暗杀活动进行 了周密的准备。月日上午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 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 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司机见此情景,加足马力,汽车冲向前方,炸弹落 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查卜林诺维奇被捕。斐迪南故作镇静,挥 手示意“继续前进”。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 。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17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 后人为悼念普林西波的爱国行为,在他行刺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 的两只脚印,在路旁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写上:“年月日,加普林西波 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历史不会忘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 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第二年日军进攻上 海(一二八事变 ),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 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 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 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 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 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 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 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n n日本军阀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日本军阀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 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之一中队,在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之一中队,在 整队回防时,突被驻卢沟桥二十九整队回防时,突被驻卢沟桥二十九 军部队军部队 射击,因而走失士兵一名,指被二十九军射击,因而走失士兵一名,指被二十九军 官兵劫持进入卢沟桥城,要求率队入城检官兵劫持进入卢沟桥城,要求率队入城检 查。经我方峻拒后,至翌日拂晓前日方调查。经我方峻拒后,至翌日拂晓前日方调 集其丰台驻军,向我卢沟桥城进犯;我方集其丰台驻军,向我卢沟桥城进犯;我方 为维护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遂奋起应战,为维护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遂奋起应战, 掀起中日全面战争之序幕。掀起中日全面战争之序幕。 卢沟桥事件卢沟桥事件抗日战争图片著名战役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 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在当时日军长驱直 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八路军首战 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 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 心、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 在。 地道战 1941年,河北平原 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当 时还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 便于我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 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初期的地道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 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 洞。虽然这种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敌人发 觉,没法躲避。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 ,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 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从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 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 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 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 使其更加完善。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 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为使敌人不 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 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 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 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人民抗战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 地势最高的永康台。永康台土名四方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城内。清军统帅奕 山等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 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 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 共图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三元里民众料到英军必会报复,所 以在三元古庙集合,相约以庙中“三星旗”作为指挥战斗的令旗,会后,他们分头联络附 近103乡的群众,准备共同战斗。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 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英军司令卧乌古(又译作“郭富”)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 ,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印度雇佣兵,英方 给他们装备的是比较落后的隧发枪,一遇雨淋便不能使用),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 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追击过程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60人)被义军截 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佣兵被刀砍毙伤。英军派出两个水兵连,带着“雷管枪”(不 怕雨天)前来增援。被围困两小时之后,英军撤退至四方炮台。 据郭富报告,英军战 死5人,受伤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另一说法死7人,伤42人)。31日清 晨,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增城、从化等地团练也陆续赶来,围台民 众增至数万,相约饿死英军。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 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 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 为国欢呼 这个自1840年以来的屈辱了近100年的中华民 族,终于用全国人民的英勇战斗赢得了胜利,赢得了 国际尊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没有 哪一次战争,像抗日战争这样让中华民族付出如此重 大的代价: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为5000万,中国 牺牲人数是2100万,中国受伤人数是1800万,牺牲 的中国军人是200万,牺牲的高级将领是252人。 是这些生命把日本鬼子的百万大军打垮了,整个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被改写。让我们为这个伟大的国家 ,有这样伟大的人民而感到骄傲吧! 今日世界并不太平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 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伊拉克战 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和反 对的战争。这场战争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 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许多方面。研究这 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 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战争威 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不无 意义。再见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