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福州市高中语文中心组 2009.9一、考点解读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说明之“2 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 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 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 动二、试题回放(一)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题1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 理咨询”下定义。(3分)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 教育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 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 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答: 答案: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 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 活动。(或: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 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叫 做心理咨询。)(每项种差各1分)得分点:1定义形式正确得1分。定义的语 言形式是一个单句:(被定义项)是( 种差)的(属概念);(种差)的(属 概念)叫做(被定义项)。2种差完整、正确得2分。正确应 为“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 。评分示例: A.(分例) 例1: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 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 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 活动。例2: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 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叫做心理 咨询。例3:心理咨询是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 信息传播媒介,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和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 动。B.(分例) 例1: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 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 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给咨询对象 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直接抄写材料或材料原句) 例2: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叫做心理咨询。 (种差缺一项)C.(分例) 例1: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 媒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来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 (缺少定义形式)例2:心理咨询是通过言语、文字或其 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 启发和教育的。 (缺少属概念,种差不完整 )例3: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 启发和教育,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 播媒介达到目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和方法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活动。 (抄写材料原句)例4: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 知识和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 育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通过言语、文字或其 他信息传播媒介达到目的的。 (用复句形式表述,扣2分)D.(0分例)例1:心理咨询是一种给咨询对象以帮 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这种活动通过言语 、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达到目的,并且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处理各种心 理问题。 (基本抄写材料原句,且用复句形式 表述)例2:心理咨询是一种能帮助人们了解 自己和解决自身难题的一种良好的活动。 (未依据材料选取信息)第二题: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 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 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 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 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 ,表达哀思。(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5分)(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 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 念。)执行说明: 1给分点: (1)表述出“祭奠(祭祀)活动”或“祭奠( 祭祀)方式”者,给1分; (2)写出表明“变化”、“改变”、“不同”、 “差异”、“差别”、“多样化”等意思的词句者 ,给1分; (3)上述两者都出现的,给2分。2扣分点: (1)有明显语病,影响语意表达的扣1分; (2)超过一句话的(以句号为标志)扣1分 。 评分示例: A.(2分例) 例1:清明祭祀活动多种多样; 例2:人们通过不同渠道来祭奠逝去的亲友; 例3:清明出现了与以前不同的祭奠方法。B.(1分例)例1:清明节祭奠亲友越来越受重视。 (未说明方式的变化)例2:对待清明节,不同人、不同地方的方 式不同。(未点明“祭奠”)例3: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 (未点明“变化”) C.(0分例)例1:人们对清明节的观念加强了。 (概括不当)例2: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文 化有着深刻影响。(答非所问)(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 分)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祀已 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 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 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 可。) 执行说明: 给分点: (1)表明看法或观点,给1分。 观点类型: 赞同材料一; 赞同材料二; 自己另提观点。(2)说出理由,给3分。其中: 能结合材料,给1分; 能将两种现象进行比较: A、言之成理、逻辑性较强,给2分; B、逻辑性较弱,给1分。 (3)语言表达准确,给1分。评分示例: A.(5分例)例1:我认为清明节在线祭祀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是为了表达对逝去亲友的哀思。烧冥 纸、纸人,甚至是汽车、纸别墅是一种迷信、落后的做 法,这不仅是对纸的浪费,也会引起环境问题,甚至引 发火灾。而在线祭祀则更加环保安全,并且能通过图片 、文字的形式,将那份思念保存下来,是对逝去亲友最 好的纪念,因此,我认为应积极推广在线祭祀。例2:我认为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关键是能够表达自 己的情意,不管是传统的带一家人去扫墓,并且适量地 象征性地燃烧纸制纪念物,还是用新出现的在网上传纪 念照片,只要我们能够以尊重、怀念的心情,去悼念他 们,表达我们的感情,都是可以的。B(4分例)例1:我的看法是:我赞同烧纸人、纸电视,上 祭祀网等形式祭祀亲友。清明节祭祀是我国的传统 活动。而科技的发展给这些传统节日注入了活力。 上网祭祀以表哀思,能表现我们的款款真情,从烧 纸人纸马到烧纸别墅等又何尝不是人民生活水平的 体现呢?传统活动需要出新出奇,跟上时代步伐, 只要我们对亲友的哀思是真诚的,各种不妨碍社会 的祭祀形式皆可取。 (个别语句言之不成理)例2:从祭奠方式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 的变革。我赞同在网上祭奠这种方式。随着社会的 不断发展,人们的想法也随着改变。燃烧物的变化 ,表现出社会的一种奢侈浪费的风气且污染环境, 而在网上祭奠,不仅能表达哀思,且环保,营造了 良好的社会风气。(语言表达不够准确)C.(3分例)例:我认为登陆在线祭祀网站上传纪念图 片,发表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这种方式 好。清明节是纪念逝去亲人的节日,人们应重 在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而又不铺张,更没必 要造成环境上的污染。(分析过于简单) D.(2分例)例:我以为以各种方式来祭奠亲友都是很 好的做法。对亲友的逝去表达哀思是令人尊敬 的行为,我们应该(对)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表 以尊重。 (理由分析笼统,缺乏比较)E.(1分例)例: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深受人们关注不 足为奇。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 一个祭奠亲友,寄托哀思。人们借住一些传统祭法 和现代科技方式来表达哀思,是传统节日的一种进 步。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重视它 ,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没有观点,扣1分;未结合材料,扣1分;无比较 ,扣2分。) F.(0分例)例:现代社会发展讯猛,从这清明节就可以表 现出来,但我认为这清明节的变化不是好事,这样 发展下去会破坏我们国家的清明传统文化,使我们 整个民族伟大的清明变得低下。 (观点不明确,理由不充分,表达不准确)三、复习指导 1.分清两则材料的基本类型:A对立型 B补充型 C并列型A对立型例(题干略)材料一:小沈阳春晚一夜走红。有人认为 ,这东北爷们就是好样的,“宁舍一顿饭,不 舍二人转”,总不能因为那几声叫“俗”,就抹 杀了小沈阳的娱乐价值。材料二:有文章认为,俗文化的泛滥让人 担忧。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生计, 已不愿意拿出力气去品味和欣赏高雅文化,使 得小沈阳这种来自民间的俗文化,占据了休闲 娱乐的上风。 (厦门题)(1)答案示例:小沈阳走红引发俗文化价值之争 。(2分) 答“小沈阳走红引发雅俗文化价值之争”或“小沈阳 走红引发争议”均只得1分) (2)(5分)答案示例1:俗文化有其价值和生命力,应大力 提倡。(1分)俗文化不是低俗、媚俗文化,它源自 民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许多高雅文化往往来 源于俗文化,许多俗文化经时间淘洗往往成为高雅 文化。(4分)答案示例2:小沈阳走红是低俗、媚俗文化的泛 滥,不应大力提倡。(1分)低俗、媚俗文化的泛 滥,必然导致人的品位下降,民族审美情趣低下, 高雅文化停滞,传统文化健康发展受冲击,及社会 媚俗倾向。(4分)B补充型例(题干略)材料1: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 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 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 的 人选择了母亲,28.7 的人表示“父母均担 ”,11.4 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13 的人 表示是父亲。材料2: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 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 有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 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 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福州题)答案示例 (1)我国家教中母教偏重、父教缺失的问 题严峻。(2分) (2)示例一:在家教中,父教与母教同样重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早是 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样做男人,从母亲 身上观察和思考怎样做女人,父母别无选择 地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示例二:在家教中,应纠正父教缺失的 不良倾向。父教缺失最大的原因是父亲不知 怎么教育孩子。为人之父要承担家庭责任, 严格律己,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要多跟孩子沟通,关心孩子成长示例三:过多地依赖母教而缺乏父 教,会造成男孩女性化的倾向,从而缺乏 勇敢担当重任的精神。不管男孩女孩,都 不能缺少父教。父亲会让男孩成为一个真 正的男子汉,也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 。C并列型例(题干略)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 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 如学生会副主席、报小记者、市三好学生 、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 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 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 交换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 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 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数的35以上。 (省检题)参考答案:(1)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意思对即可 ) (2)答案示例1: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名片作 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 别人介绍自己。另外,中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 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答案示例2: 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中学生 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无 须通过名片介绍。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 长一些人的虚荣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