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甘薯繁殖特性与育苗一、甘薯繁殖特性1、有性繁殖甘薯种子培植的实生苗后代,具有高度的 性状分离,群体变异大,大多不能保持原 种或其杂交亲本的特性,因此,在大田生 产中难以直接应用。2、无性繁殖(1)薯块育苗繁殖(2)薯块直播繁殖(3)茎蔓繁殖(4)叶片繁殖 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在苗床中育苗 ,然后剪苗直接栽插大田,或剪苗在苗 圃繁殖后于插于大田。 直播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或使小薯浅播 而大半露出土表,使其母薯木质化而控制 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子薯 。用种量大,易感染病菌,生产较少用。 利用春薯田剪取蔓苗栽插秋、冬薯田,或秋 薯田剪蔓尖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 大田。但连年这样做会引起退化减产。 利用带叶柄叶片,或单叶带节栽于大田(称叶插法 )。 这种方法使入土部分发生的不定根膨大成薯块。生 长期较短,薯块较小,生产上少用。二、薯块育苗(一)薯块萌芽特性1.一般有30%40%的芽原基可萌发成薯苗。2.同一个薯块,顶部的芽原基萌发快而多,中部 的次之。3.薯块芽原基的萌发存在着明显的顶端优势。隆 起的“阳面” 的萌芽性优于凹陷的“阴面”。4.不同薯块,薯皮较薄的萌芽性好。5. 生长期较短的夏、秋薯萌芽性优于生长期长的春薯,故生产中一般多以夏、秋薯留种育苗。6.贮藏较好,生活力旺盛的健薯,发芽性能好。7.大薯单位重量萌芽数较少,但单薯产苗多,成苗较壮;小薯单位重量萌芽数较多,但成苗较弱。一般生产上选用100200g重的中等薯块作种较为适宜。1、品种选择大力引进和筛选特色专用型品 种,发展专用薯生产产业化, 提高甘薯生产的效益。如日本 川山紫。(二)品种选择与种薯脱毒2、种薯脱毒脱毒薯生长发育特点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育成的甘薯脱毒试管苗 生产脱毒种薯,能有效控制甘薯病毒危害。脱毒甘薯生长发育快,个体健壮,群体光合 面积大,干物质积累量多,大中薯的比例高 ,一般增产20-40%。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及程序品种筛选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品种性状鉴定与选优脱毒试管苗快繁原原种薯生产原种种薯繁殖 合格种薯繁殖三、薯块育苗方法及管理1、育苗方式(1)塑料薄膜覆盖育苗(2)酿热温床覆盖薄膜育苗(3)露地育苗2、排种(1)种薯选择和消毒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大小 适中、不带病菌的健薯。种薯消毒可杀死附着在薯块上的黑斑 、茎腐等病菌孢子,一般用抗菌剂浸 种,如托布津、多菌灵等。(2)排种量和排种期春薯一亩用种量:75Kg;夏薯一亩用种量 50Kg左右。排种期露地育苗要求土温稳定在15以上排种。南 方春薯加温育苗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排种;夏薯 露地育苗一般在4月初排种。排种量排种密度露地育苗排种较稀,采用斜排或平放,排 种时薯块头部及阳面朝上,尾部及阴面朝 下。大薯放深些,小薯放浅些,做到上齐 下不齐,使盖土深浅一致和出苗整齐。3、苗床管理以高温催芽和防病为中心。床温保持在32-35;床土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膜内相对湿度 95%左右;薄膜覆盖育苗需透气,酿热温床可轻浇温水 。(1)排种至齐苗阶段(2)齐苗至剪苗前阶段以催为主,催中有炼。床温保持在25-28;浇水量适当增加,床土相对湿度保持70-80%左右。(3)炼苗与剪苗阶段苗高20,具有6-7个节时,应转入以炼为主。停止浇水;薯苗要充分见光;3天炼苗后,即可剪薯栽插。第四节 甘薯大田栽培技术一、整地做垄二、施肥三、栽插四、田间管理一、整地做畦1、甘薯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保水保 肥力强、富含有机质。PH 5-7的微酸性土壤最为适宜。耕翻深度以25-30为宜。优点便于排灌,利于防渍抗旱;加厚土层,扩大根系和块根活动范围;增大垄土受光面积,增加垄土的温度。2、做垄垄作方法与规格(3)小垄栽单行:垄距带沟7386cm,垄高2026cm,每垄插1行苗。在土壤贫瘠、土层较浅的山地或坡耕地应用较广。(2)大垄栽双行:垄距带沟11.2m,每垄错穴双行插苗。适用于栽插密度较大、产量较高的薯田。(1)大垄栽单行:垄距带沟1m左右,垄高3340cm,每垄插1行苗。在雨水多或易涝地应用。二、施肥甘薯一生中需钾素最多,其次是氮素,再次 是磷素,且N、P、K比例要协调。硼和镁能显著提高块根的蛋白质含量。一般生产1000kg薯块,需氮3.93kg,磷1.07kg, 钾6.2kg。氮磷钾比例多在1:0.3-0.4:1.5-1.7。1、需肥规律2、施肥技术春薯地区(生长前期温度较低,肥料分 解较慢)夏薯(生长期短,且时有伏旱)要重施基肥(占肥料总量的70-80%)华南薯区生长期长,且多雨高温,肥料分 解快,要适量施用基肥,多次追肥。基肥:一般在垄作时集中进行条施。追肥促苗肥:一般在栽后7-15天进行;壮株肥:在基肥、苗肥不足或土壤肥力低的薯地 ,可在分枝结薯阶段(栽后30天左右)追施壮株肥。前期:促薯肥或夹边肥 促使薯块持续膨大。在薯蔓伸长后至封垄前,结薯数基本定型施用(一般在 栽后50-70天内),用量约占总肥量 的40%。中期:后期裂缝肥:栽后80-90天,垄顶出现裂缝时施用。施后用土盖裂缝。根外追肥:一般在收获前40-45天进行, 共喷2-3次,每次间隔7-15天。三、栽插用顶段苗栽插的发根成活快,产量最高;中 段次之;基段苗发根差,产量低;1、选苗与采苗剪苗时要离床土3以上高剪苗,剪口要平,剪苗 段3个节以上,100根插条重1.5kg以上。剪苗后薯秧存放时间不能太久,应及时栽插。最多存放57天,要存放于阴凉潮湿处,捆把要松,剪头向下,最好接触泥地。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表土地温17-18 时为春薯栽期,夏、秋、冬薯栽插期气温已高,温度不再是限制因素。2、栽插期春薯 夏薯秋薯冬薯长江流域4月中下6月份7月下8月 上华南地区5月份栽完56月间7月中8月 上中10月中11 月上中甘薯栽插密度灵活性较大, 根据品种、土壤、水肥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春夏薯:每666.73000- 4000株左右;冬薯:5000株左右。3、栽插密度将薯苗垂直插入土中2-3个节,其余节露在外。插苗较深,吸收地下水分,养分较多,抗旱 耐瘠,成活率高;但入土节位少,影响产 量,应适当增加密度。4、栽插方法直插斜插将薯苗斜插入土中3-4个节。单株结薯数比直插多,近土表结薯大,下部节位结薯少而 小,较抗旱,成活率高。水平插将薯苗水平插入土中3-5个节,这种插法结薯早而多,薯块大小均匀,产量较高。但用 苗量多,不耐旱,栽插较费工。适合水肥 条件好和生产水平高的薯地。四、大田管理(一)发根还苗期和分枝结薯期的管理主攻目标使薯苗快速发根还苗,茎叶早发快发,全 苗,壮苗,分枝早而多。(1)查苗补苗和灌溉(2)中耕、除草和培土还苗后至封行前,一般进行2-3次中耕,第 1次较深,其后每隔10-15天进行第2次、第 3次中耕,渐浅。(二)薯蔓并长期田间管理对徒长的田块,采用提蔓、摘心、剪枯 枝老叶等措施,或使用生长抑制剂,均 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本田生长期,夏薯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 渍水影响生长;因地制宜追施促薯肥,同时 注意茎蔓管理和控制徒长,但不必翻蔓。翻 蔓一般减产10%20%。(三)薯块盛长期田间管理保护好茎叶,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块根积累量;防止脱肥;水分管理是关键,受旱等原因引起早衰现象。过湿影响块根膨大,造成烂薯。第五节 甘薯的收获与贮藏一、甘薯的收获二、甘薯的贮藏一、甘薯的收获一是根据耕作制度, 收获期安排在后作物播种适期之前;二是根据气温及霜期 ,当气温降至15时,即可开始收获, 12时收获结束。二、甘薯的贮藏(一)薯块安全贮藏的条件3.空气 贮藏前期,注意场所通气,不宜过早封窖。(二)贮藏方式采用窖藏的形式进行贮藏。(三)贮藏期管理1、前期通风降温散温入窖20-30天内,应及时降温通风,待窖 温降至15以下,再行封窖。2、中期保温防寒入冬后,大雪至立春,气温明显下降,是甘薯 贮藏的低温季节,管理中心是保温防寒,严闭 窖门,堵塞漏洞。3、后期稳定窖温及时通风换气立春以后至2、3月间,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寒暖多变。以通风为主,稳定适宜窖温。既要通风散热,又要 防寒保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