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8 年年 xxxx 县民政局上半年工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作总结2018 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支 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县委、县 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突出保障和改善民 生、强化公共服务和夯实基层基础,充分 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作用,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一、2017 年上半年总结(一)社会救助及脱贫攻坚推进有力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从 2018 年元月份 起对我县农村低保对象提高补差水平,A 类 人员月人均补差由目前的 230 元提高到 280 元、B 类人员月人均补差由目前的 200 元提 高到 260 元、C 类人员月人均补差由目前的 170 元提高到 240 元。目前我县农村低保对象 8450 户,18146 人。16 月份累计救助 102705 人次,发放低保金及补贴 2895.21 万元,月人均补助 282 元。城市低保累计 35070 人次,发放低保金 1143.04 万元,电 费补贴 59.44 万元。生活无着人员救助依法依规。孤儿实行城 乡一体化救助,统一保障标准,从 2018 年 4 月份起,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由每人每 月 60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 900 元,集中供 养孤儿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 1000 元提高到 每人每月 1300 元。2018 年 6 月份,我县符 合基本生活费发放条件并签订协议的孤儿 206 人,2018 年 1-6 月份累计发放孤儿基 本生活费 94.82 万元,春节普惠制慰问 6.27 万元。严格按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规 程开展救助工作,将救助人员信息及时录 入全国救助管理系统,实现录入全国救助 管理系统完成率、滞留人员寻亲发布率和 DNA 采集率三个 100%。实行多渠道分类救 助,截止 6 月 25 日,共救助 68 人次, 1288 人天次,支出 55.88 万元。通过今日头条寻亲、采集 DNA 和人脸识别等多种寻 亲方式开展寻亲,对核实信息的及时接送 返乡。2018 年以来接送返乡 39 人,其中通 过今日头条成功寻亲 14 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政策有效落实。实现 “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8 年 1- 6 月累计发放 29241 人次,1137.86 万元。 6 月农村特困供养人员 4809 人,发放各类 补贴 229.57 万元。其他各项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医疗救 助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一站式累计 救助 5657 人次,435 万元。手工审批累计 115 人次,47.11 万元。临时救助救助 436 人次,发放金额 133.99 万元。为方便困难 群众及时享受临时生活救助,我县向全县 各镇(园区)拨付小额临时生活救助资金 共 15.8 万元。及时发放冬春救助资金 350 万元,救灾物资棉被 500 床、大衣 300 件, 全县共救助 17563 人。完成对刘桥镇周 XX 村、百善镇柳孜村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申 报工作。实施专项精准扶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的通知、关于办理困难重度残疾人低 保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和关于将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的通知, 进一步放宽重度残疾人和因病支出型贫困 人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帮助部 分贫困户实现政策性脱贫。5 月份,我局与 县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将建档立卡贫困 户等符合农村低保条件人员纳入低保的通 知(濉民发201834 号),要求各镇 切实做好贫困人口和边缘户纳入低保工作。 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 兜底 6932 人。对我县因病、因突发事故导 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临时困难的开展临时 救助,共救助 37 人次,发放金额 8.27 万 元。我局及时按程序拨付 3316 名扶贫健康 脱贫兜底资金 99.72 万元和 5159 名扶贫对 象医疗救助资金 224.73 万元。为全县新增 符合条件的 4105 名老年扶贫对象购买意外 保险,支出保费 16.42 万元。(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创新发展做好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 民自治工作。全我县 213 村委会正如火如 荼推进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党群连心站” 工作,保证村民能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在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充分表达意愿、 开展民主协商议事、参与监督管理等自治 活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新 时代“四个 XX” 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提供 有力保障。完成村(居)社区协商挂牌。全县 213 个 村 26 个社区(濉河社区未运行)成立了社 区协商委员会,并挂牌运行。认真做好村(居)换届选举前调查摸底工 作。全县 213 个村 27 个居委会,摸排出 14 个重点难点村(居)。制定村(居)“两 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开展村(居) “两委”换届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对各 镇(园区)民政办主任进行换届业务培训。(三)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双拥共建力度不断加大。首创获得“全省 双拥模范县”称号,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 表彰。开展两节走访慰问活动,送去慰问 物品合计 120.52 万元,发放年画 9000 张, 春联 3000 副。优抚抚恤安置政策执行有力。2018 年上半 年我县共有各类优抚对象 7279 人次,45 种 类别,发放各类优抚定恤定补款 1758.2 万 元。上半年通过“一站式”救助优抚对 象 469 人次,发放救助金 21.23 万元。及 时更新优抚信息系统数据,新增 60 岁退伍 军人 260 人, 核减优抚对象 158 人。入户 核查优抚对象 1969 人,提前完成了上级规 定的任务。接收报到退役士兵 432 人。发 放 2017 年入伍大学生奖励补助,计 201 人, 金额 12.4 万元。联合市民政局协同市人社 局于 2018 年 3 月 17 日在市人才市场举办 2018 年度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士 兵搭建谋取岗位的有力平台。此次招聘会 提供岗位 3225 个,近 800 人参加,现场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有 121 人,效果明 显,有力推动了退役士兵就业工作。(四)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新突破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拨付社区服务站 运营补贴 13.86 万元。为 132 名百岁老人 每人每月发放 400 元长寿保健费,共发放 29.68 万元。为 2441 名低收入高龄人发放 高龄津贴和养老补贴 58.10 万元。为 23574 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278.57 万元。完 成第三届全省“敬老文明号”申报推荐工 作。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 2018 年 6 月全 县有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条件的残疾 人 6297 人,视残疾人等级,分别按每人每 月 66.66 元和 33.33 元标准,2018 年 1 月 至 6 月共申请发放资金 216.15 万元。;符 合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的残疾人 12671 人,2018 年 1 月至 6 月申请拨付重 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451.01 万元。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机制。今年以来,我县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了关爱保护儿童 常规管理的首项工作,开展了农村留守儿 童委托监护确认、受委托监护人能力评估、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帮扶、干预等工作,构 建了家庭监护监督的长效机制。按上级要 求完成了留守儿童信息录入完善工作、汇 总和上报工作,目前我县共有留守儿童 4887 人,困境儿童 120 人,其中父或母无 监护能力的有 2 人,未登记户籍的 29 人。加快福利慈善事业发展。中福在线销售 “安全运行、健康发展”,一季度共销售 195 万元,为我县福利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做好 2018 年“慈善暖万家”慰问活动。为 528 户特困家庭发放 500 元慈善救助金和价 值 200 元的慰问品;为 100 户患重大疾病 人员发放 1000 元慰问金。(五)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优质开展婚姻登记服务。截止目前共办理 婚姻登记 9721 对,其中结婚登记 6640 对, 离婚登记 1586 对,补办(补领)结婚证 1431 对,补领离婚证 64 对,合格率100%。全力配合县妇儿工委、人口与计划 生育部门按“两纲”的要求,做好婚前医 学检查,婚姻登记信息反馈等工作,数据 准确率 100%。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今年以来,我县 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 坚持依法登记,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督管理, 社会组织得到稳步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 有社会组织 248 个,其中 2018 年登记注册 社会组织 11 个,其中社会团体 6 个,民办 非企业单位 5 个。启动了县级社会组织 2017 年度年度检查工作。撤销登记社会组 织 15 家(社会团体 11 个,民办非企业单 位 4 个)。深化惠民殡葬改革。加大宣传力度,弘扬 优秀殡葬文化理念,提高入馆火化率。截 至目前入馆火化遗体 2796 具,殡葬救助 502 人,发放救助金 27.13 万元。扎实推进区划地名服务。向社会公开征集 南部次中心道路命名工作已完成并已上报 县政府;完成了“美丽中国.地名寻梦”地名文化短视频拍摄工作,共拍摄临涣和柳 孜两部视频;完成了国家地名志词目条和 释文的撰写工作;完成了安徽省区划地名 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填报工作;皖豫线第四 轮联检工作已经展开,召开了省级启动会 和市县推进会。二、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有效推进扶贫和救助工作开展。将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未脱贫扶贫对象按程 序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对新调整的 安徽省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操作规程进 行专题培训。继续开展社保兜底脱贫清理 整顿工作,争取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将第 三方纳入低保核查。提升特困供养人员供 养服务水平。出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 全县敬老院进行星级评定调整。选定三家 敬老院对失能老人进行跨区域集中供养。 加继续开展对特困人员进行失能、半失能 评估认定工作。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生活 标准适度调整,提高生活标准。推动解决 长期滞留人员中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继续开展“寒冬送温暖” 、“夏季送清凉”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 工作。修改XX 县城乡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二)统筹养老事业产业发展。继续开展 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切实解决 影响养老院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 推进 “银龄安康行动”,着力提高老年人参保 率,全县老年人参保率力争达 50%以上。继 续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重点 优抚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 50-90 周岁 生活困难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加 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年内完成 98 个老 年协会建设任务。筹备成立 XX 县慈善协会。(三)持续推动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开展。 梳理总结双拥模范城创建经验做法,推进 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会同县人社、公安等 部门做好退役士兵安置与权益保障遗留问 题的相关工作。筹备第五个 9.30 烈士纪念 日活动。对各镇(园区)优抚对象“解三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进一步做好 为全县烈军属挂光荣牌和发放年画工作, 增强军属的荣誉感。完成对全县双拥成员 单位的 2017 年度双拥目标考核工作。(四)着力优化专项事务管理。精心组织, 做好我县第十届村(居)委会同步换届选 举各项工作。以市为单位委托第三方落实 收养家庭能力评估相关工作。规范地名管 理,继续开展皖豫线第四轮界线联检工作; 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换和资料 归档工作,向县政府报告尽快完成相关部 门的移交工作。2018 年 6 月 26 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