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探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学校 音乐教师 五篇教案获 得长沙市“新课堂、新理念” 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并全部 被选入新课标湘版音乐实验教 材的教参中。2004年长沙市“新课程、 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竞赛中西风的话一 课获市二等奖。2009年她被特邀参加由湖南省 教科院组织的“中国戏曲经曲原创动画进课堂” 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地方小戏花鼓戏示范课展示,同时 这堂课还在湖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学评比中获得一 等奖。在她参与的课题研究中曾有两项课题获得长 沙市友谊奖三等奖 。所撰写的让学生乐在“期 终”、浅谈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学 会共处、学会做人、换个角度去听戏、在 音乐活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用奥尔夫乐器引导班级合唱教学初探等十余篇论 文曾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 几年来由她辅导的学生和班级,通过参加市、 区“艺术”“艺术展演”“童星大赛”“三独 比赛”等均获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多年来,由 她排练的舞蹈欢腾的草原、举手发言 、时间的脚步、花蝴蝶都曾获得市、 区级一等奖,由她指导 的合唱与演奏也曾获 得市级一等奖。目录一、走近奥尔夫二、课堂问题呈现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卡尔.奥尔夫(1895年1982年)一、走近奥尔夫(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原本性本土化本原本性音乐原本性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唱或演 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原本的音乐是接近 土壤、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 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音乐。(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奥尔夫明确认为: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孩子们在唱歌、律动、演奏、音乐剧表演中 培养品性,促进幻想力,克服交往上的困难。不 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得到健康的成长。“音乐教育一方面是对成长着的人的一种贯穿 始终的教化手段,另一方面对未来音乐家的培养, 在他们学习的所有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本土化本土化奥尔夫曾批评那种拙劣的操作和人工造作地 生产。不求其理而只知模仿的做法。所以他更主 张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与本 土音乐文化相结合,与音乐发展所到达的时代相 结合,教育者要不断地拓展出新的奥尔夫教学内 容,从而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内容音乐语言动作乐器听力很多人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研究中总结出奥 尔夫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由语言、动作、器乐 、听力四个部分组成;当然除了这四个主要的 内容之外还有歌唱教学与音乐戏剧等内容。在 这四个主要内容之间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那就是“节奏”。有节奏的唱、跳、奏,奥尔 夫让我知道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它让音乐 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各类有节奏的音乐 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了解音乐的乐句、 乐段二、课堂问题呈现问题一:课堂运用问题二:资料缺乏问题三:班额较大问题一:课堂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音乐教育也 在最大限度地引入国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 近几年全国各地兴起了奥尔夫培训的热潮。不 少幼儿教师、小学教师都接受过或是正在接受 奥尔夫音乐教学班的培训。培训过后当我们回到课堂中运用奥尔音乐 教学法时,我们遇到了种种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比如说律动教学的课堂操作?律动的动作设计? 课堂乐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的设计二、课堂问题呈现面对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思考问题是如何产 生的,大多是回避问题和依葫芦画瓢将培训时 收集的一些奥尔夫音乐材料在我们常规课堂中 运用。有的老师是将40分钟的课分成两半,一 半用来学习奥尔夫音乐,一半是用来学习书本 上的音乐。这样就能满足既学习奥尔夫音乐又 能赶上音乐教材内容的进度了。问题一:课堂运用 问题二:资料缺乏二、课堂问题呈现在上一个问题中我们了解到教师会在课堂中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材中的部分音乐教学内容进行 教学。但是教师培训当中所接触的奥尔夫音乐也 只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冰山一角,我们在 各类培训所收集的一些音响与音像资料在短时期 内可以满足我们的课堂需求,可是从小学六年的 发展角度来看,由于我们所拥有的资料不全面、 不系统,除了能偶尔调剂我们的音乐课堂气氛, 其实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音乐的审美能力上并 没有太大的作用。问题三:班额较大二、课堂问题呈现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1/5人口的泱泱大国,中 国课堂标准配制是45人,除了个别发达地区在30 以内的班额,目前的班级人数正由45逐步向上攀 升,很多品牌学校的班额甚至超过了60人/班。而 我们在培训中所接受的教学内容都是针对国外小 班额进行的,我们可以想象20个人与60个人用的 同样面积的教室,哪种更舒适?20个人的乐器演奏我们可以做到每人一件乐 器。20个人的律动教学,我们可以设计很多队形 变化,并在教室内容自由走动。可是当60个人的 教室连转个身都成问题的空间,我们怎么去玩交 换位置、交换舞伴?60个人中如果只能有20个人 拥有乐器,其他的40个人怎么安排。当然,我们的教师也是很有的方法的,有的 教师把律动课移到户外上,有的教师采用分批教 学等等,但我们的教学仍然显得非常的被动。问题三:班额较大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1、语言练习让歌词学习变得更有趣2、动作练习让歌曲学习变得更好玩 3、器乐练习让音乐变成自己的 4、听力训练让音乐变成看得见的音乐1、语言练习让歌词学习变得更有趣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理念告诉我们,老 师要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由学生亲自 参与、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能够把这 些融为一体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节奏。 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 一项伟大的贡献。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和很多课例 在很奥尔夫教学书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都知 道儿歌、童谣是语言训练的基本内容。在我们的 教材中有很多歌曲都是由儿歌、童谣改编的,如 伦敦桥、小白船、办家家等,这些 歌曲都很适合按照奥尔夫教学法来进行语言训练。 层次一:用听说法教说儿歌 (主要针对低龄儿童)层次二:用声势动作参与儿歌 (主要针对学习过声势动作的儿童)层次三:加入围着圆圈走拍 (要求手脚动作协调的儿童)层次四:多声部的练习 主要形式以节奏卡农为主1、语言练习让歌词学习变得更有趣2、动作练习让歌曲学习变得更好玩 动声势动作体态律动唱游集体舞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孩子的天性好动,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小孩 子在大庭广众之下会随着音乐跳起来。奥尔夫也 同样发现了孩子的这一天性,所以在他的“原本 性”理念中也强调了动作与音乐的融合。“动” 大致分为了两种,第一种是声势动作,第二种是 体态律动。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歌曲和乐曲是可 以动起来的。如:好朋友、在钟表店里 、火车开了2、动作练习让歌曲学习变得更好玩 声势动作之基本动作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2、动作练习让歌曲学习变得更好玩 拍手拍腿捻指踏脚在与教材相结合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几点:第一,声势动作的参与适合短小的歌曲或是歌曲的 片段。因为声势动作基本上是简单的局部肢体动作, 如果一个简单的动作反复数太多那么就会变得枯燥。第二,律动多适用于节奏感明显、结构清晰、律动 性强、旋律有一定长度的歌曲或者是乐曲。乐曲太 短的话,学生还没走几步音乐就已经结束了,学生 无法充分体验旋律的各种特点。第三,动作的设计要有目的第四,区分四种不同形式的动作参与形式。2、动作练习让歌曲学习变得更好玩 3、器乐练习让音乐变成自己的 器乐分类无音高打击乐器音高乐器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打击乐器的应用第一,不能泛滥,任何声响反复出现的次数过多就会让人产生 听觉疲劳,从而就失去了美感。所以老师们在教材中运用乐器 时一定要有选择性,乐器的选择与歌曲的选择、伴奏型设计等 的多个方面都要考虑。 第二,打击乐运用范围要广,除了为歌曲伴奏,打击乐器还可以 完成教材中很多内容。如节奏接龙,节奏接尾,节奏卡农、即兴 创编,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中一些看得到的内容,还有很多看不 到但一定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把 握。3、器乐练习让音乐变成自己的 音高乐器的应用 1、歌曲教学的自主学习。学生运用竖笛学习教材中的歌曲(以 旋律简单的为主,或者是歌曲中的某个乐句。)2、多声部教材的学习。乐器有着固定音高,是不会出现跑调的 情况,所以学生在吹奏多声部歌曲时能很好的把握本声部的旋律。3、为复杂的歌曲或是欣赏乐曲配以简单的伴奏。4、也可以运用在教材中很多小的音乐练习当中,如乐句接龙、 填写终止音、即兴创编等。3、器乐练习让音乐变成自己的 4、听力训练让音乐变成看得见的音乐图形谱情境角色型的符号型的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初步探索情境角色型的图形谱是由学生自己根据角色特点 发挥想象力绘画出来的图案为主谱多用于表现 乐曲中的角色 境,。 符号型图形谱。主是是一些固定的图形( ),多用于记录乐曲的乐句、乐段等曲式结 构。 4、听力训练让音乐变成看得见的音乐教学案例一:时间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律动在钟表店里时间 唱歌时间 教学目标: 一、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体验与掌握恒拍的律 动;并能初步感受到乐段的变化。 二、能用自然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演唱歌曲时间 。 教学难点: 大跳音级的演唱 教学重点: 律动与唱歌教学过程: 一、听赏与律动在钟表店里 1.听声响,猜物品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响 了几下?(播放钟声音乐) (生自由想象,发言 大钟、钟表响了六下 ) 师:原来啊,是从钟表店里传来的大钟声响,它告 诉人们早晨六点钟到了,新的一天开始了。钟表店里 的小钟表们也开始了它们新一天的工作;同学们全体 起立,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区感受一下小钟表们一 天的生活吧! (此环节将律动与声势运用到了乐曲听赏中,以帮 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2、听赏与律动 播放在钟表店里,学生随乐律动 (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体验恒拍。 ) 学生围成圆圈,随音乐顺时针方向,随音乐律动“恒 拍”的训练是对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的基础,只有 有恒拍节奏感建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感受各类节奏之 间的不同。才有利于歌曲的演唱与演奏等其它教学环 节的参与。所以我在低年级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就不断 她让学生感受恒拍,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同时在音乐 律动中,我还希望学生发现动作的变化与乐段变化的 关系。动作趣味性与形象性能让小钟表努力工作的这 一音乐形象,在音乐游戏中变得更加生动。)二、新课教学 1.听一:随乐律动,熟悉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小钟表每天的生活怎么样啊? 生:很开心,很累 师:是的,小钟表每天都在不停的走着,一刻都不 能停歇;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继续走起来, 再来感受一下小钟表匆匆的脚步吧! 2.听二:随乐律动,熟悉歌词,感受乐句 师:同学们,仔细看,范老师加了一个什么动作来 提醒人们时间到了! (学生继续随音乐律动,教师在乐句最后一小节加 上拍手的动作:XX X,学生跟着教师的动作,继续随 音乐顺时针方向律动)3.听三:师生互动,继续随乐律动。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你们面向我,原地动;范老师 要去提醒其中一个小朋友珍惜时间了哦! (教师随乐与学生互拍节奏:XX X,然后学生随音乐 自由的律动,并在每乐句的最后一小节与另一位学生 互拍。) 4.听四:随乐律动,感受音乐的四个乐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看,范老师随着音乐提醒 了几个小朋友珍惜时间。 (学生原地动,观察出教师随乐与四个小朋友互拍, 接着,让学生自由走,随着音乐分别与四个小朋友互 拍;让学生体验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