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视新闻类节目研究电视新闻类节目研究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整理:2008年5月英文把新闻称作News,有两种解释:一说这是由北(North)、东(East)、 西(West)、南(South)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 一说是由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申出来的。 综合这两种说法,News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1、唯物论者认为: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 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就其广义而言的, 由于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采集新闻的机构,新闻传播活动确切地说, 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这就是最早的新闻现象。 2、“新闻”一词诞生于唐代。 3、唐代新闻媒体的发展原因: 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 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 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 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 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1、电视新闻的播出方式有: 会议式电视新闻 人物式电视新闻 电视口播新闻(包括只有文字的口播新闻、配有资料和照片的口播新闻) 电视新闻纪录片 电视实况转播、电视直播 电视广播大会 电视评论2、电视新闻的体裁分类 消息 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 专题 评论及时 接近:事件发生的地点离读者越近,新闻价值就越大; 显赫:如名人效应 重大 趣味报道新闻:以此满足公众的日常需要,维持新闻传播系统的稳定; 发表时评:新闻媒介担任着公共时事论坛的角色; 近用功能:接近和使用媒介; 影响媒介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 特别是电子媒介)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 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 作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 以来人类广泛参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大众文化有助于社会 生活的民族化进程。1、电视新闻:是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符号, 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作的报道。 2、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 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3、电视新闻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伴随着同时代电视的技术革命浪潮。大众传播理论认为:如果以文化的媒介或载体作为标准,人类文明历史可以 区分为:口头文化时代、手抄文化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在电子时代 ,由于数字技术的运用,对图像或影像的记载突然变得容易起来。影像时代 到来,为直播创造了实现基础。而直播又是影像时代最优势最广泛最直接的 影像制造传播和消费方式。麦克卢汉的两条理论可以提供更为具体的理论基础 “媒介即讯息” 现在我们拥有了先进的电视直播技术,无论我们传播 什么内容,直播本身就是最大最吸引人的讯息,直播就是直播,直播的过程 本身就是海量的信息传递。在直播的状态下,我们可以看到事实在时空中存 在 和变化的过程,看到事实又客观存在变为电视影像。 “媒介是人功能的延伸” 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其目的的就是使人的 功能得到放大,使人的梦想得到实现。电视直播将是人体视听功能最伟大的 延伸,它的出现将使人们看清楚我们所在的世界。SNG车的英文原名 为:Satellite News Gathering,意即卫 星新闻采访。 SNG车它能在第一 时间给观众最新的现场 画面。机动性高,最多甚 至可以五机同时连线。但SNG车造价高 昂,一套卫星上传设备 高达1500多万(不含车 体造价)。数字微波移动直播 车: 它采用数字微波传输 系统,将现场图像实 时传输到微波站或者 电视台,以供随时播 出;还可以利用数字 宽带移动传输技术, 采用流动讯道的方式 实现无线拍摄和传输它可作为SNG车 的补充,造价大大 低于SNG车 ,但 受微波传输局限。意义:电视直播常态化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态产生的舆论力量,既是中国不断 开放的舆论标志,又证明和推动着中国的开放。电视直播常态化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导致的共时知情权,从本质上 造就成熟的公众和社会,也恰恰提升了 大众传媒的社会公信力。直播常态化在不断开放社会的互动中,昭示并推进着有关媒介、公众与 社会在理念层面的新突破 ,并依此开启了 直播常态化的新未来。趋势:在深入跟进与多元互动中进步直播将由时段性直播向频道化直播迈进。相对于时段性直播,频道化直播 可以连续性和对重大事件的持续关注力度更强;频道栏目多样性互补和对 直播事件多侧面多角度解析。直播由程序式直播向动态跟进式直播迈进。动态跟进式直播的前提是把关 人把控能力的提高,即由事前把关向事中把关转化。直播将在强调过程和结果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直播事件前沿的“第一镜头” 于传播者即时跟进的综合分析,即前方的深入和后方的分析。所谓“第一 镜头”就是对现场新闻事件核心悬念、细节和标志的采制传播。直播将由单媒体封闭式直播向多媒介开放式互动与参与迈进。其中的关键 在于,媒体间的互动,媒体与公众的互动。电视新闻类节目研究电视新闻类节目研究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整理:2008年5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