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 业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 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血症而去世。背景资料1.把握全文内容。2.梳理本文的结构层次。朗读全文,完成下面任务:1.内容概括:2.层次划分: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接受美国人赠送一克镭的经过,赞美了她对人类、对科学无私奉献、淡泊名 利的高贵品质。全文分三个部分:一、在麦隆尔夫人的推动下,居里夫人决定到 美国接受一克镭赠送。二、居里夫人到美国接受赠送的活动。三、补写居里夫人修正赠与文件。写法借鉴1.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课文在写居里夫人时,多处运用了外貌描 写,表现其兀兀穷年、呕心沥血的科学工作态度,塑造了一个为科学工作而忽略生活,忽略 梳妆打扮的人物形象。2.运用烘托手法突出人物个性品质。3.运用细致的对话,表现细微的人物心理 。课文小结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美国政府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巨额 财产毫不动心,体现了她不慕名利,潜心科 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 ,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 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 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 居里夫妇有一个用储藏室改造成的小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没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热,屋子里只 有一个坏了烟囱的火炉子、四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 一块破旧的黑板。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开始了艰苦 的工作。 发现“镭”的故事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的 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这 种工作艰苦、单调。一年、两年、三年,镭还是没有 出现。因为太艰苦,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 人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他们想像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他们 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而兴 奋。终于有一天,玛丽和彼埃尔日思夜想的镭出现了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入睡。居里夫人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急 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夫妇两人沿着街道,走过工厂、空地,走过一片住宅区,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小小的实验室。门被打开后,玛丽轻轻地说:“亲爱的,别点灯 !我们不是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吗?”彼埃尔点点头, 说:“那好,让我们来看看。”屋子里一片黑暗,在黑暗中若有若无地闪烁着一种荧火似的蓝光,它在黑暗中跳跃着,像是夜晚的一只萤火虫。玛丽望着这美丽的蓝光,激动得握 紧彼埃尔的手。她知道他们成功了,这种美丽的光 就是神秘元素镭发出的光。经过四年的时间,居里夫妇战胜了艰难困苦,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很多科学家原本不相信镭的 存在,现在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了。他们对居里 夫妇表示敬佩。返回本课目录单击页面即可演示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 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 。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 新纪元。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 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也是一位进步的科学家, 他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 感,人民永远纪念他。认识爱因斯坦内容研读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爱因斯坦的形象的?第一方面:是普通的平凡的人,并不是在一切关键问题上,都有先见之明。 第二方面: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似乎是多余的忧虑,恰恰是历史的洞察力。 第三个方面:是他从容的、优雅的、含蓄的、然而又是通俗的文风。他写给罗斯福 的信,明明是要促使他下决心制造原子弹, 但是,在文字上却没有一处直接提到这一点 。 第四个方面:是他的忧虑变成了事实,在德国法西斯已经毁灭,日本法西斯已经穷途日暮之 时,两颗原子弹没有必要爆炸了。数以十万计的 无辜百姓死于非命。这对爱因斯坦的科学良知已 经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了,文章又强调他偏偏被称 为“原子弹之父”。这时的爱因斯坦肯定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文章没有直接写他的内心是如何的痛苦 ,甚至连痛苦两个字都没有涉及。 文章用了两种方法来描写这一点。一是内心痛苦 的外部效果;二是他内心的幻觉和想象。 重点语句理解1.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我们有权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杀人吗?2.这一千个太阳,没有给人世间带来 温暖和光明,却在世界上投下了一千个阴 影。西拉德提出了“自卫”的理由,并没有减轻爱因斯坦的不安。他担忧如果原子弹制成以后,德国法 西斯“完蛋”了,原子弹仍然有可能用来杀害无辜的 百姓。西拉德提出可以“永不使用”,这充分说明他的天真。与之相对照的是,爱因斯坦的老练和深沉 :“能保证做到这一点吗?”他缓慢地、低沉地说。 在西拉德信心十足地回答说“能”以后,爱因斯坦仍 然警告他不要“过分聪明”了。后来的事实证明,爱 因斯坦的确比他的学生更有历史远见。 比较探究这篇文章和居里夫人和一克镭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的核心是:爱因斯坦在决定人类命运关头的思想斗争。这和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不同,居里夫人所涉及的是她的信念和美国公 众的炒作之间的矛盾,而爱因斯坦面临的却是科 学家的历史选择和良知之间的矛盾。1879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的乌尔姆。爱因斯 坦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他拥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 的工厂。在孩童时,爱因斯坦很沉静,他常常独 自一人来消磨时间。他语言表达迟缓,在阅读方 面也有困难。但是,他对事物的原理却特别感兴 趣,并经常提出许多问题。 在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一个罗 盘。他惊异地发现罗盘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他 非常好奇,于是问父亲和叔叔是什么原因使指针 移动的。然而,他们关于磁性和引力的回答对孩 子来说确实太难了,但是,爱因斯坦还是花了很 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一问题。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不喜欢上学,因为当时德国的学校不 准许学生提问题。爱因斯坦说他有一种在监狱中的 感觉。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叔叔雅各布说他很讨厌数 学,尤其讨厌代数和几何。但是,他的叔叔雅各布 给了他很生动的启发,这给他的功课带来了很大的 变化。爱因斯坦完成了代数书上所有的习题。当其 他的同学还在学习初等数学时,他已经学习微积分 了。爱因斯坦决定要当一名数学和物理教师。 爱因斯坦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并以优 异的成绩毕业。但是,他却无法找到教师的工作, 后来,他在瑞士政府的专利局里就职。专利局的工 作很轻松,于是,他把好多时间用在了创立自己的 学说上。其中有一些就是关于相对论的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虽然只 有35页,但却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这 就是狭义相对论。我们只有明白了解释这一理论 的所有数学知识,才能把相对论完全理解,而这 些数学知识又是非常高深的。相对论的一些理论 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实验却表明它们是完全 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一些 基本理论,是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运动和引 力的学说。 在他发表了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10年后, 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广义相对论 ,提出了有关引力、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新 论点。 爱因斯坦提出了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并且他还 给出了能够衡量物质能量的表达式E=mc2。E代表 了物质的能量;m代表了物质的质量;c 是光的速度 。此表达式说明了极小的物质可以产生极大的能量。 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太阳可以数百万年地发光发热。这 个公式还导致了原子能的发现。 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的获奖 并不是由于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 。这一发现推动了现代电子学的发展,其中包括广播 和电视。爱因斯坦成了名人后,他却感到很寂寞,他 几乎没有亲密的朋友。他写到:奇怪的是,被这么多 人知道,却又这么寂寞。我在自然中看到的东西博大 精深,我们的理解仅其一二而已。1933年,爱因斯坦在希特勒掌握了大权时离 开了德国。他要住在一个拥有政治自由、宽容和 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国家。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继 续他的研究工作。 爱因斯坦把他的一生中最后的25年用在了“ 统一场论”的研究中。他希望找到一个通用的数 学公式,把所有的物理学领域联系到一起。这件 工作爱因斯坦一直没有完成。1955年爱因斯坦与 世长辞了,享年76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