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书馆藏书组织、检索 及图书外借流通王益兵 浙江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一.图书馆藏书的组织、 检索l馆藏资源 我馆拥有馆舍主楼群5座,由5个分 馆组成。全校藏书(刊)近百万种,553万册。目 前年进新书10万余册,年订中外文印刷型期刊 近7500种。至2003年底,馆藏中文图书约71万 种、293万册,外文图书约40万种、72.3万册, 中文期刊约2万种、35.5万册(合订本),外文 期刊约2万种、82 万册(合订本),院系资料 室藏书 50余万册,声像资料、缩微制品等非书 资料2万余件。藏书几乎覆盖所有学科,尤以 机械工程及仪表、电力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 化工、医学、农业、生物科学、地方文献、敦 煌学、心理学等的书刊收藏最具特色。 l数字图书馆建设l 我馆数字资源快速增长,目前已引进52类 200多个数据库,覆盖了我校所有学科范围,包含 了10多万种电子图书、8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 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0余万篇学位 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国内外二次文献数据 库配置较为完备。目前,浙江大学图书馆一年新 增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已经超过了印刷型文献 的信息总量,具有使用权的数字信息资源总量处 于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且已接近国际著名高校 图书馆的水平。l读者服务l 图书馆注重读者服务的基础工作,不断改良 读者服务的工作条件。现有持证读者7.13万人, 全馆年图书流通量达240余万册。近年来,图书 馆服务不断深化,数字化服务逐步发展,检索查 新、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定题服务、个性化服 务、用户培训等服务内容发展迅速,每天访问图 书馆网站的用户已超过6000人次。开发了 Horizon系统的一些新功能,如为读者提供新书 书目电子邮件服务、新到期刊即时邮件通知服务 、EMAIL图书催还服务、预约通知服务、新刊目 次推送等服务。l实现了校区间的通借通还 1998年国务院要求将 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 农业大学四所大学进行强强联合成一所全国学 科最齐全、规模最大之一的新浙江大学图书馆 。而当时这四所大学分布在杭州的东南西北, 所使用的系统各不相同,各校区使用的索书号 及条形码也各不相同。1999年我馆经过反复认 证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引进了Horizon系统, 实现了4个校区图书的通借通还资源共享, 读者只要拥有我馆的借书证就可以在任何一个 校区借还书,真正实现了实质性的合并。 l高效的计算机借还及检索系统 流通部门作为读者服务 工作的前台, 每天迎来送往大量读者,它不仅是联系 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同时也是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 务质量的直接体系。实现计算机管理大大加速文献的 传递速度,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更主要的是利用计算 机进行图书流通调查,分析读者阅读倾向,统计图书 利用率等项工作,可起到宏观指导图书流通和更新馆 藏的作用。另一方面读者可根据书名、作者、索书号 等多种检索途径进行书目检索,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图 书。查询图书借还与否?通过机检还可以查询读者信 息,图书归还日期,超期罚款,图书出借与否等信息 。还可以进行网上自助续借、预约等等,真正体现 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和服 务质量,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l 现在许多大学图书馆是开架借阅的, 读者能进书库任其挑选。不少读者对一 排接一排的书架,深感茫然束手无策, 摸不清图书馆的藏书是如何组织排列的 ,不知如何查找。这就需要了解馆藏图 书的组织及其检索方法。l 图书馆的图书都是经过科学的组织和整理, 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图书的分类与编目 就是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 的分编人员对每本书都要进行登记、分类、编 目,给每本图书标上索书号,贴上书标,书库 的图书就是按索书号的顺序排列在书架的。图 书馆的图书经过分编人员的加工,将数量庞大 、形式多样、知识门类广泛的图书分门别类地 、有条理、成系统地组织起来。读者若了解并 熟悉图书分类及排架规则,无论是通过机检, 还是直接在书库挑选图书都将大大提高效率。 l(一)图书的分类l 图书的分类是指根据一定图书分类法类分图 书、组织藏书的一种工作程序和方法。它是将 大量的图书根据图书的内容性质、研究对象、 形式体载、读者用途的异同,按照特定的分类 表标引分类号,以确定一书的类别及其在整个 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分门别类地将相同的图书 集中在一起,相近的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区别 开来,使藏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便读者 从知识门类去查找,利用图书。l 图书分类法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 用知识分类的原理,结合图书的特点,采用 逻辑方法编制出来的。它是一种从总到分, 从一般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 杂,层层划分,逐级展开的分门别类反映人 类全部知识的代码体系。l 一部完整的图书分类法通常由分类体系( 分类表)、标识符号(分类号)、辅助表、 说明和索引等组成。我国大学图书馆通常采 用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其次是中国科学院图书 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和中国l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 。美国图书馆最通用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简称国会法( LC )和杜威 十进分类法,简称杜威法。l 1.中图法的分类体系l 中图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 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l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 个基础部类,列于首位。此外,考虑到图书本 身的特点,对于一些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无 法按某一学科l内容性质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作为一个 基本部类,置于最后。在中图法体系中就形成5大 部类。l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l 哲学l 社会科学l 自然科学l 综合性图书l 在5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 到具体的编排原则进一步展开,组成了22个基本大类: A、B、C、D、E、F、 Z。l 五大部类 22大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 B 哲学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l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l O 数理科学和化学l P 天文学、地球科学l Q 生物科学l R 医学、卫生l S 农业科学l T 工业技术l U 交通运输l 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lTB 一般工业技术 lTD 矿业工程l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lTF 冶金工业l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l 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lTL 原子能技术 lTM 电工技术l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l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二)图书的排架l 1 索书号l 图书分类的结果是使每种图书获得 一个分类号(class number )。但仅有一 个分类号是不够的,因为同一类图书可 能有很多种,所以还有必要进行区分。l 在分类的基础上,要赋予每种图书一 个书次号,共同组成图书的索书号 (call number )。l l 索书号,顾名思义就是可凭此号寻找图书, 索取图书。它反映的是每种、每册图书的具体排 列次序和存放位置。分类号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图书按学科区分开 来,把论述相同学科内容的图书归纳到统一的类 号下,例如把有关计算机的书归到TP3类中。书次号是用来区分每类图书中的各种图书和 每册图书。书次号的取法很多,目前主要采用种 次号和著者号两种。著者号一般利用著者号码表 ;种次号就是按图书到馆后被分入各类号中的先 后次序而给予的号码,如:1,2,3,4,等号 码。l l2 索书号的构成l索书号是由分类号、书次号(著者号种次号)、年代 (或卷、册)三部分组成,下面以我馆为例。l2.1 四校合并前,索书号结构如下:l 中文图书 l 分类号 实例:TU238 O 4l 著者号种次号: L 2 Y 5l l 年代(或卷、册) :1 1990l 外文图书l 分类号 实例:TU238 O6l 语种著者号种次号 YB1 DB1l 语种:Y表示英文; D表示德文;F表示法文; 1表示日文 ; E表示俄文;表示其它语种l l2.2 四校合并后的索书号构成:l索书号由分类号、书次号(语种+著者号+种次号 )年代(或卷、册)三部分组成。结构如下:l分类号 K 827 I 561l语种+著者号+种次号 CY 2 LL 2l年代(或卷、册) :1l语种:C表示中文;L表示西文;P 表示俄文;l JA表示日文;AN表示其他文种。l2.3 书次号中部分常用符号的说明l l2.3.1l “.1”、“.2”表示同一著者所著第二、第三种不 同的著作。l例如: O4 O 4 O 4l L1 L1.1 L1.2l “-2”、“-3”表示该书的第2版或第3版。l例如: O4 O 4 O 4l L1 L1-2 L1-3l注:版本区分号也有按年代取的。l例如: O4 O 4 l L1 L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