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是人类 在历史发展中 创造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什么是“ 文化”?第一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民族文化博大精深1、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共 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2、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福泽世界的科技工艺精釆纷呈的文学艺术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文字始祖”甲骨 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 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26个民族 现在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创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学维吾尔族壮族蒙古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瓷器艺术独领风骚故宫珍藏珐琅器皿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 列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 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李约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时间时间公元前6- 公元前1 世纪纪( 春秋到西 汉汉)公元1-400 年(东汉东汉 到东东晋)公元401- 1000 (南北朝 到北宋初 年)公元1001- 1500 (北宋到 明中期)比例50%62%71%58%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长期处在世界的前 列,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题问:图表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的什么情况?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钟嵘的诗品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沈括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水经注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关汉卿的窦娥冤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吴承恩的西游记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第一部编年体史诗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左传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国语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晏子春秋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汉书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曹丕的典论典论论文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 规模之大,存 留之丰,为世 界所仅有!返返 回回文学艺术丰富绚丽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园林艺术无与伦比:苏州园林二、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二、民族文化源远流长(1)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 难,却能五千年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成 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表现出顽 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的民 族有广泛影响,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继 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古巴比伦遗址古巴比伦遗址摩亨佐一达罗的大浴池遗址摩亨佐一达罗的大浴池遗址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它们都曾经创造它们都曾经创造 了自己独特的文了自己独特的文 化化, ,但都因历史的但都因历史的 中断而没能延续中断而没能延续 至今至今, ,成为世界古成为世界古 代文明发展史中代文明发展史中 的遗憾的遗憾!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发发展 时时期殷商 时时期春秋 战战国秦汉汉隋唐宋元 明明清文化 思想在中 华华文 化发发 展史 上的 影响 作用天命 神权“敬德 保民” 思想诸子蜂 起、百 家争鸣促进统 一的民 族文化 发展独 尊 儒 术古代 中华 文化 高度 发展产生 宋明 理学近代 西方 文化 传入对早 期中 华文 化产 生深 刻影 响形成古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具 有 划 时 代 意 义儒家 思想 成为 正统 思想进入 气度 恢弘 的全 盛时 代宋明理 学对后 期封建 社会影 响较大中国 传统 文化 面临 冲击中华文化在历史上还遇到那些 挫折?为什么中华文化能自强 不息,绵延不断三、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于中三、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于中 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 中。中。2 2、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 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 1、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维系民、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维系民 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心系灾区春第一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于中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于中 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力之中。中华民 族文化 的特点民族文化源远流长2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前百年来,黄帝陵 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2005年6日 上午,台湾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前往黄帝陵祭拜。 这表明了( )A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C 各具特色的名组文化已同化于中华文化D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 B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