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 1、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 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 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 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 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 展所做出的努力。 弱国无外交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 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利 益至上 自主、和平、发展、繁荣是人类 永恒的价值追求外交箴言60年代恶化中美关系紧张“两只拳头回击”改善“一大片”70年代突 破 和 转 机关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国合法利的恢复推动建交热潮80年代调 整无敌国外交“不结盟”50年代基础参加两次国际会议同17国建交 一边倒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实力 国家利益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 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 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一.开拓外交新局面-建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亚非拉国家(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最大特点:有利形势:不利形势:国内形势历史: 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 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 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2.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外交政策意义含义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 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 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 与西方国家建交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 义阵营一边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往中独立自主。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 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 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 系的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不致 处于孤立地位4.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17国建交;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提出: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实践: 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1955年在万隆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特点: 包容性和开放性 意义: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 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针的含义义 “同”,一是指与会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沦 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临着发发展民族经经 济济和维护维护 民族独立的任务务。“异”是指与会国家的 社会制度、意识识形态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习俗等存 在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识 形态态的差异,为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团结 和合作。时间时间成就意义义1949.10 - 1950.10与 等17个国 家建交打破美国外交 政策1953年提出 五 项项原则则标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 。1954年参加 会议议新中国 次以世界 五大国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 会议议加强我国同亚亚非各国联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成就苏联孤立和平共处成熟第一万隆日内瓦知识梳理外交档案(一)1.外交环境恶化: 美国搞,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 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美关系在整个20世纪 60年代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1960年,苏联停止对华经济技术援助,中苏关系急 剧恶化,甚至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从北面构成 对中国的威胁 2.外交政策: “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 关系(60年代再加上“两只拳头出击”)。 3.成就:有2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扩大了中国在世 界上影响。二、初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重大发展-70年代的外交1.背景: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想以 中制苏; 苏联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中国想以美制苏和影响台湾;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第三世界的崛起; 2.外交方针: “一条线,一大片” 3.外交成就: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2)恢复 1971年26届联大 3)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力量,有利于打 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中美国家利益共同需求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美国经济衰退,受到西欧、日本的挑战中国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时 间事 件意 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过程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开始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阶段,促进了双 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促使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3)意义4)理性看待当前中美关系 基本态势:合作是主要特征,但也有曲折;影响因素: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差异及经济因素;认识: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把握 合作大趋势,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理、 有利、有节的斗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 力;合则两利,分则两伤;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原因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 呼声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过程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邦交正常化 3)意义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 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 意义材料一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 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 “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4)理性看待当前中日关系当前中日关系的突出特点: 政治“冷”;经济“热”,主流是和谐的。 影响因素: 政治方面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差异;领土、领海 纷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历史问题和日本政要参 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 经济方面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 国在能源、制造等领域竞争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强。 美国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知识梳理外交档案(二)时间时间成就意义义1971恢复在联联合国合 法席位国际际地位提高; 美国 政策失败败1972 访华访华中美关系由 到 , 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 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揭开新篇章1979中美 。中美关系实现实现 正常化,但时时 有波折孤立中国尼克松对抗缓和中日建交四、新时期的外交八十年代后的外交 1.背景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 大决策; 2.外交方针材料一 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 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 牌。” 材料二 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 界一边。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 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 能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两项政策-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两个坚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外交成就:1)四项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a.国际交流与合作2)表现: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伙伴关系” 2)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 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4)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如: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 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 决,发挥大国作用。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 着独特的建 设性作用。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知识梳理外交档案(三)成就意义义自己完成形成全方位外交格 局,国际际地位进进一 步提高,为现为现 代化 建设设争取了良好的国 际环际环 境、发挥发挥 大国 作用,为维护为维护 世界 和平和促进进共同发发 展做出贡贡献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 取得哪些重要的外交成就?取得哪些重要的外交成就?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 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 2005年世界财富论坛; 举办2008年奥运会; 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追踪社会热点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跨越了时时空,经经受住了考验验 ,成为为国际际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则,充分证证明了中 国人民的智慧和胸怀怀,它必将继续发扬继续发扬 下去,为为 世界的和平作出更多更大的贡贡献。和平共处处五项项 原则则是维护维护 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础,它 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为国际际关系史上的伟伟大创举创举 。社会主义现义现 代化建设时设时 期,中国倡导导的和谐谐世界则则是“坚坚持多边边主义义,实现实现 共同安全;坚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实现 共同繁荣;坚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谐世界。”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综卷)阅读图阅读图 表并结结合所学知识识,可以得出符合这这一时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结论 是( )表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简表年 份196 9197 0197 1197 2197 3197 4197 5197 6197 7197 8 建 交 国 家 数495469878895 103 107 110 112中国对对外关系出现现全新局面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扰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缓和中美正式建立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