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 2011.2必修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民主政治法制时间定位:古代希腊的发展过程 爱琴文明:青铜时代,BC21-BC12世纪(夏商) 荷马时代:铁器时代,BC11-BC9世纪(西周) 古风时代:BC8-BC6世纪,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春秋) 古典时代:BC5-BC4世纪,奴隶制城邦的鼎盛和衰亡(战国) BC338年后,马其顿、罗马、奥斯曼土耳其等相继控制希腊欧洲文明发源于希腊文明,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1.自然:独特的地理环境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3.政治:城邦的形成(小国寡民、独立自主)4.文化:东方文明的影响(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5.奴隶的劳动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根据地缘学说,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成和发展受 地理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反映奴隶制国家的实质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的比较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地形 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 片,河流旁聚集人口 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 、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适合的经 济活动 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 溉,适合从事农业 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 业活动 选择的政 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民主政治的摇篮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黄色文明) 海洋文明(蓝色文明) 希腊拓展练习 (2010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对古希腊“ 城邦”( olis)一词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 的是A城市国家 B公民国家C独立国家 D联邦制国家解析:古希腊城邦体制下,实行民主政治,实质是公 民政治,因此对“城邦”一词的本质特征的解释应该 是B。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 奠基梭伦改革 BC6C 初 确立克利斯提尼 BC6C 末 顶峰伯利克里 BC5C 衰落 BC4C 后半期希腊被马其顿灭p24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 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古代希腊)民主:“人民掌握权力”(人民主权) (今天)民主: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 )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雅典民主 的含义:雅典民主 的范围:少数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隶、妇女、未成年人 被排除在外) 雅典民主的实质:成年男性奴隶主的民主“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公民大会、五百 人议事会和陪审 法庭是民主政体 特征的充分体现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人物改革内容意义影响初步 确立 BC6C 初梭伦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 级;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陪审法庭;废除债奴 制动摇旧氏族贵族世袭 特权,保障公民的民 主权利,为雅典民主 政治奠基 确立 BC6C 末克里 斯提 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 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 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 将军委员会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 的政治特权,公民参 政权空前扩大,雅典 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黄金 时代” BC5C伯利 里克除执政官外,所有官职 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 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 放工资和观剧津贴发展了民主,雅典民 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被称为雅典民主的“ 黄金时代”导学案T2/15/20不同时期 “民主机构职能” 和“公民权 利”的变化体现民主化程度的扩大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参政范围的不断扩大:梭伦时期四百 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议 事会所有公民均可入选,各部落轮流执政;伯利克里时期五 百人议事会职能进一步扩大(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处 理日常事务)。陪审法庭:梭伦时代只是建立;伯利克里时期成为最高司 法和监察机关,法官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 参加立法。公民权利方面:梭伦改革用财产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克利斯提尼改革用部落为单位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伯里克利改革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工 资和“观剧津贴”。雅典民主政治实施的机构表公民 大会陪审 法庭十将军 委员会执政官权力 机关司法 机关军事 机关行政 机关附属机构为五百人会议(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20岁以上男性公民担任。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10个部落各选600人。审理案件、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方式选出,可连选连任。既统率军队,又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管理内政导学案T4/20/23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1、根源:小国寡民的奴隶制城邦,不适应政治、经济、 文化的不断发展; 2、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战乱; 3、直接原因: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四、希腊城邦衰落的原因导学案 T17/18/21/22/23非选择题T3(2)“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法律至上” 公民意识 “公民内部的平等”西方雅典民主政治对政敌采取“陶片放逐法”,被放逐者要 流放国外十年,但不得动其财产,家人不受牵连;且本人也可以 在流放期满后可恢复公民权,可以继续参政。古代中国治罪有“连坐法”,带有对全家斩草除根 性质。如:岳飞全家流放岭南;有的则家族没籍为奴;汉初大将 军韩信被满门抄斩,灭门九族。 西方“陶片放逐法”为什么对政敌相对宽容,且不涉及家庭 ?古代中国治罪为什么如此残酷且涉及家庭? 古代中国实行人治,一则重视皇权,没有任何民主人权可言 。皇权对子民施以严刑酷法,以强制子民守规循矩;二则中 国伦理重视家庭伦理纲常,家庭是皇权的最坚实的社会支柱 与细胞,严格受到血缘礼仪规范的限制。上有皇权,下有家 庭,所以奖赏与治罪往往涉及家庭。 西方实行法治,一则重视人权,人权自由受法律保护;二则 西方伦理推崇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对家庭与乡土观念相对 淡泊。所以政敌制裁相对宽容,不涉及家庭。五、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1.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 了辉煌成就;2.是伟大创举,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 基础。积 极 性局 限 性1.民主范围:少数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未成年 人、奴隶 被排除在外;2.民主性质: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导致国家权力的 滥用和误用。导学案T13/19/21非选择题T1(4)罗马建城前753年 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国家决策机构平民参加的会议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359年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476年1453年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1500年 左右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教材P30-33导学案T7/9/10 罗马法与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罗马法的形成过程起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发展公民法万民法完成民法大全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前3世纪早期:统一意大利半岛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1世纪:30多个海外行省395年:罗马帝国分裂527-565年:查士丁尼在位成文法不 断 发 展走 向 成 熟国 家 发 展疆 域 扩 大公元前6世纪以前早期罗马国家的法制 具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有何局限性?特点: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界限;罗马法本身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局限性: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时间:前449年,罗马成文法诞生。内容: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进步性: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较野蛮的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A.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 B.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 D.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C作用: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范围:限于罗马公民。 内容:(1)十二铜表法;(2)元老院法令;(3)元首命令;(4)大法官告示;(5)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公民法(1)随着版图扩大,不同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 (2)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3)对外战争获得大量奴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迫切需要完善法律制度。万民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材料: 材料一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 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 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二 妻不忠时,夫有权将其杀死。妻的财产不 论婚前或婚后所得,一律归夫所有。未经夫的允许, 妻不得独立为法律行为。1.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实质)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妇女地位低下 。罗马法的局限性罗马法:BC6C末AD7C中叶古罗马奴隶制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起源: 发展: 完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表现形式)从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的变化)民法大全(内容-法律体系完备)罗马 法的 影响对当时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巩固奴隶主统治。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妇女地位低下对后世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很多原则和制度影响近代欧美资产阶级导学案T12/25/29 导学案T8/26/28/30 导学案T29、非选择题T2 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按财产多寡划分 社会等级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否定血缘关系维系 的社会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A. B. C. D.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 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A. B. C. D.BA“母狼育婴” 罗马城的起源 传说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人在意大利中 部一个名叫“拉丁姆”的地方建了一座城市,并成为这里的 国王。 当王位传到努米托尔时发生内讧,他的弟弟阿慕略下令杀死 了努米托尔的儿子,并把他的女儿西尔维娅列为侍奉灶神的 圣女。依据规定,灶神的女祭司是不能结婚的,但是由于天 神的安排,西尔维娅与战神玛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阿 慕略得知此事,下令把这对双胞胎投入台伯河溺死。 出于神意,这兄弟俩被冲上了岸,被一只母狼用奶水养活, 后来,这对双胞胎兄弟被路过的牧羊人收养,分别取名为“ 罗慕路斯”和“雷莫斯”。兄弟俩长大后,二人合力杀死了 叔父,恢复了外祖父的王位,并回到他们幼年成长的地方。 公元前753年在台伯河边建了一座新城。罗慕路斯杀死了弟 弟,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 辨析概念 习惯法 罗马共和国早期,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 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生活法则。 十二铜表法 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继承 与遗嘱等。 公民法 内容:(1)十二铜表法;(2)元老院法令; (3)元首命令;(4)大法官告示;(5)一些具有法律效 力的习惯法。 万民法 内容: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 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公民 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自然人。从其产生来看,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和 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在历史上,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 治,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在这个奴隶制 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出现了“公民”的称呼, 也叫“市民”。古罗马曾经颁布过“市民法”,也就是公民法 ,用以调整罗马市民之间的关系。欧洲封建制时期,奴隶制的 民主共和形式消失了,公民的概念也就不再使用。西方资产阶 级革命胜利以后,公民的概念被重新提出,各国宪法普遍地使 用了公民的概念。 从其性质上来看,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 民的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 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 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 自由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