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6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1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参考书目(中文)n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n刘复兴著: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n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n美大卫帕顿等著: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华夏出版社n美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n美邓恩著: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英文)n1. Gregory J. Cizek,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olicy , Academic Press,San Diego. 1999.n2. Mark G. Yud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Law, St. Paul, Minn. 1992.n3. Sandra Tayl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Ruo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997.n4. Thomas R. 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0E),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n5. Jay M. Shafritz,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4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学习和研究教育政策的背景学习和研究教育政策的背景n n1 1、2020世纪末期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兴起世纪末期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兴起n n作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政策学作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政策学 )产生与)产生与2020世纪的世纪的9090年代年代n n成立专业学会:成立专业学会: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n n组建研究机构:组建研究机构: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等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等n n创建专业网站:创建专业网站:中国教育政策法规信息网中国教育政策法规信息网n n出版学术著作:出版学术著作:中国教育法制评论中国教育法制评论、中国教育中国教育 n n政策评论政策评论、教育政策学教育政策学、教教 n n育政策的价值分析育政策的价值分析等等等等n n开展制度化的学术研讨: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开展制度化的学术研讨:专业委员会的年会n n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2、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教育活动日益复杂,决策者仅仅依靠经验难以应付新的问题,必须依靠政策 研究的支持。 3、教育改革的年代,教育政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 教育政策活动就是制度输出的过程政策的不良与缺失将产生严重影响教育政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的抓手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是执政能力的集中表现 4、当代我国的教育政策活动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 5、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需要一个中介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政策分析n(一)教育政策的外延n政策:政府、政党、社会团体(组织)、个人所制定的 行为准则n公共政策:特指政府官员、政府机构所制定的政策n教育政策: (1)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n (2)更广泛的理解:影响两个学校以上的政策决策教育政策与教育法(二)如何理解教育政策的内涵n1、理解政策含义的三类不同观点n 一是认为政策是某种行为准则、计划、文件、谋 略,方案或措施,是需要执行或遵守的“文本”。n 二是认为政策是某种有目的地进行价值分配,处 理问题或实现既定目标的复杂过程,大部分是把政策 理解成为一个动态的线性过程,一条从目标到结果的 直线。n 三是认为不仅仅是某个特殊的文本,也不是一个简 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既有过程又有结果的众多因 素相互作用的前后相继的复杂“周期”(policy circle) 。n 2、教育政策的内涵n 政治措施 价值选择n n 利益分配 合法性n教育政策n 动态过程 有效性n n 特殊性质 政治因素决定教育政策几个实例n教育方针成为教育目的n20世纪70年代推荐上大学制度n治理乱收费政策n教师身份的确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问题)n台湾的“教育”输入要求支持政 治系 统决策和行动输 出环境环境环境环境政治(政策)过程(戴维 伊斯顿)教育政策的过程一个政策周期(The Policy Cycle): 研究者的作用议程建立(agenda setting) 提出问题 政策形成(policy formulation) 预测与建议 政策实施(policy implementation) 监控政策评价(policy evaluation) 评价政策改变(policy change) 提出改进建议政策终结(policy termination) 开始新政策周期教育政策的特殊性n教育政策活动的复杂性(柯伯思)n 教育政策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利益错综复杂n 公众对教育系统比其他社会系统更熟悉,更具有发言权n 教育领域的权力比其他社会领域更为复杂和分散n 教育过程目标具有多样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n 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n教育政策利益分配的特殊性n 资源配置以实现公益性为最基本的目标 n 利益分配的主要内容是个人身心发展机会、条件和资格的认定(发展权利分配、发展机会分配、发展条件分配、资格认定) (三)教育政策的分类n从层次或空间来看,教育政策可分为三个大的层次n n 一是全国性的、宏观的教育政策(包括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n n 二是区域性的教育政策(如地方的教育发展规划)n n 三是学区性的教育政策(如学校发展战略)从教育政策的功能来看,可以区分为两大类n一是纵向规划教育发展的政策 二是横向激励教育发展的政策n 学前与特殊教育政策 课程政策 n 基础教育政策 财政政策n 职业教育政策 教师政策n 高等教育政策 科研政策n 本科后人才教育政策 民办教育政策n 终身教育政策 教育行政管理政策教育政策涉及的主要问题领域n四个领域:国家宏观政策问题、区域教育发展问题、学校发展战略问 题 、国际教育问题n三维结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本科后教育终身教育等国家宏观区域发展学校战略国际教育等学校设置教育财政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校、政府与社会 关系科学研究等(三)教育政策分析n广义上:政策分析等同于政策科学n狭义上:研究政策方案的选择与评估n中观层面: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教育研 究领域,它采用各种研究和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 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 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政策分析所涉及的是整个政策 过程,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定、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估等环节。在政策分析中方法论站主导地位。政策分析的三类主体n研究者:关注政策活动的全过程,关心与政策活动相n 关的所有的因素,进行研究性分析n决策者:识别政策问题,作出选择,解决问题,只能进行初步分析n中间人:进行技术性、中立性分析、对各种可能的被选政策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种备选 方案的建议 研究者、中间人、决策者的不同视野两种文化的交流:决策型的研究者和研究型的决策者两种文化的交流:决策型的研究者和研究型的决策者(四)政策分析的三种类型n批评性的政策分析(studies against policy)n支持性的政策分析(studies for policy)n解释性的政策分析(studies of policy)二、我国教育政策的范式二、我国教育政策的范式 (一)(一)社会变革对教育政策提出挑战社会变革对教育政策提出挑战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公共教育权力转移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公共教育权力转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转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转移政府的公共教育权力向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转移政府的公共教育权力向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转移 权力转移产生新的教育政策问题权力转移产生新的教育政策问题政府选择与非政府选择(市场、公民社会)政府选择与非政府选择(市场、公民社会) 关系关系公益与私益的关系公益与私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解制与规制的关系解制与规制的关系 权力转移对教育政策提出挑战:必须要改革教育政策活动的范式权力转移对教育政策提出挑战:必须要改革教育政策活动的范式三个领域与及其选择类型n政府政府选择 集体选择n 市场选择(个人选择)n社会非政府选择 n n 公民社会选择 n学校非政府选择(二)不同的教育政策范式关于范式(paradigm):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的概念。认为范式是科学 发展或科学实践活动的图式或一般模式。n案例:“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中的政策n 两种不同的政策范式n A:政府选择(单一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n B:社会参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不同的教育政策范式n单一政府选择n非政府选择有限参与政府社会学校 学校社会政府学校社会政府学校社会政府政府社会学校理想的政策范式:互动与博弈(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政策活动范式单向度的政府选择模式关于范式(paradigm):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 提出的概念。认为范式是科学发展或科学实践活动的 图式或一般模式。1、政策话语模式的特征是国家中心和行政机关中心 2、教育政策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比较狭窄 3、教育政策的首要价值目标是效率优先 4、教育政策活动往往处于“受益人缺席”的状态 5、一些重要的政策环节缺失 6、教育政策往往习惯于作出外在的制度安排理解体现教育公益性的行为的三个维度理解体现教育公益性的行为的三个维度n n一是从行动者或制度意义上理解公益行为。只有政府机构或一是从行动者或制度意义上理解公益行为。只有政府机构或 公共机构才能实施公共行为,实现公共利益。私人机构则不能实公共机构才能实施公共行为,实现公共利益。私人机构则不能实 现公共利益。现公共利益。n nn n二是从行为的目标上理解公益行为。不论是否是政府机构、二是从行为的目标上理解公益行为。不论是否是政府机构、 公共机构或私人机构,只要其追求和实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公共机构或私人机构,只要其追求和实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 是公益行为。是公益行为。n nn n三是从组织特征的意义上理解公益行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